外國人吃飯,對不知原料的食物是非常拒絕的,所以外國的菜名一般都很長。盡取些奇葩名字讓他們馬上知道是什麼原料做的,他們纔會購買品嚐。那麼關於中國菜,他們是怎麼翻譯的?老外給中國小吃取“洋名”,翻譯笑出鵝叫:雙螺旋結構油炸棍!

  網友:我見過最牛的油條翻譯是叫雙螺旋結構油炸棍,老外常常排隊買着吃。每次聽着他們說出這麼長的名字時,都笑出鵝叫。

  其實外國人對菜名的執着,還不止一點,畢竟在國外名字越長越有深意,如果你在國外遇見一個名字有很多單詞組成的人,他很有可能是個大貴族成員。所以,一系列是食物名稱來了。

  煎餅果子叫“特製甜辣醬汁油焗麪餅配香薄綠豆粉面皮”,包子叫“吮指珍翠蛋香可麗餅”,腸粉叫做天然糯米粉制蛋香濃郁口味偏鹹卷式蒸麪皮,就差東北大米改名叫“東北部長白山泉水灌溉大米”了。

  當然,中國廚師翻譯就是另外一種樣子了,比如說菜包子(steamed bun with vegetable stuffing)是怎麼被翻譯成白癡(idiot)的呢?

  菜包子=菜包=白癡=idiot

  就問,你還見過更秀的翻譯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