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統計了關於11月產品的相關數據,雖然來遲了,但是還是希望能給大家具備一些參考意見。

這次呢,我們會從三方面簡單分析通過備案的產品情況。具體與10月份的對比,就不比較了,畢竟10月份整整少了7個工作日。產品備案通過情況,具體如下圖:

不同類型管理人發行的

產品數量對比

可以看到,其他類的產品穩定不變,基本處於10的上下,也主要是因為目前協會對於其他類產品的限制,能備案的類型本來也就不多,例如應收賬款、紅酒藝術品、影視以及「不良資產」

當然,在11月備案的其他類產品中,應該也看到了一個導致目前協會對於不良資產備案十分審慎的因素!東方成安!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讓所有參與不良的管理人都非常非常不爽!

關於證券投資基金數量這邊就不分析了,股權創業投資具體細節,直接看下面的數據對比!

股權類不同類型

通過的數量對比

可以看到,契約型的私募基金產品僅僅只佔到合夥型的1/5,雖然契約型在以外都不是股權類產品的主要選擇,但是如今這麼低的原因,也是因為託管方非常非常非常不喜歡契約型的產品

更多時候是希望管理人能夠以合夥型的方式進行備案,以及自然人的數量不超過10個!

11月份銀行託管

具體情況匯總

這個數據希望能夠幫助管理人,儘早找到合適的託管。

由於圖片過長,將分成兩部分展示。

首先是前半部分:

後半部分:

可以看到第一名空白為199個,這個是只監管不託管。通過的數量是最高的,相關的只監管不託管如何備案,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小編可以給您帶來解答。

除去只監管,託管機構數量在1-5名分別為:中信銀行、上海浦東、興業銀行、平安銀行以及招商證券。

不出意外,中信銀行依舊在所有託管機構中數量最多,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原先的暴雷銀行上海浦東、平安銀行竟然分列第二和第四,不禁令人遐想,是否關於託管確認函這兩家銀行已經解決,或者是其他原因。

總結

相關產品數據的簡單分析,已經整理完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聲明:本文僅供公眾閱讀,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想了解更多內容;

獲取更多企業方面服務;

隨時交流溝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