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子嗣幾乎是所有歷朝皇帝的任務,爲的不是別的,傳言皇帝的子嗣越多,代表這個朝代存活的時間可以更加長久。於是,皇帝們紛紛加入了這個隊伍,然而,並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如此好的運氣,不但有足夠多的子嗣,還能任職更久的時間,這未免過於奢侈。

  比如宋徽宗,原本在他膝下並沒有兒子,以至於所有的百姓和大臣都覺得惶恐不安,要是沒有了皇家命脈,皇位不就要拱手讓人?但後來,事情有了轉折,經過一個道士的指點,最後他的膝下居然有六十多個皇子及公主,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還要從宋徽宗的喜好說起,大多數人在說到他時,第一印象一定是迂腐。因爲在他們看來,宋徽宗在當皇帝時,並沒有做出多大的貢獻,而是自顧自的頹廢,以及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奇石怪木上,這樣一個皇帝怎麼管理的好一個國家呢?

  但是,但凡宋徽宗的身邊有一個能說的上話的大臣,他也不至於落得這個地步。當時很多朝中官員知曉了宋徽宗的喜好之後,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搜尋珍稀的巨石,以此來討得皇帝的歡心。一時間,全國開始流行起花石綱這一活動,但這當中最受欺凌的,應該就是百姓了。在運送這些巨石怪樹時,百姓確實是最痛苦的地勞動力,但是宋徽宗卻沒有把他們的危難放在眼裏,繼續收集這些石木。

  當時,東南地區的一些官員爲了討好皇帝,就在當地找了很多奇怪的石頭,並且通過水路把這些怪石運到京城。等到宋徽宗見到這些石頭之後,居然把這些小官全部任命爲朝廷重臣,這讓很多想要加官晉爵的地方小官們都開始蠢蠢欲動,搜索所有奇怪好玩的巨石,敬獻給皇帝,爲的就是能夠爲自己的仕途做一點所謂的努力。

  而還有一個地方小官,在過去的太湖附近找到一塊巨石,但由於體積過於龐大,普通的小船根本不能承載下它,於是小官便花了重金租了一條大船,這才歷盡艱辛運到了京城。

  但問題又隨之而來,這塊巨石體積大到沒有辦法通過城門,正當小官無奈之時,宋徽宗竟下令把城門敲了,直到能夠運進這塊巨石爲止。宋徽宗這樣的舉動,給很多想要諂媚皇帝的人提供了線索和機會。而他除了收集各種巨石之外,還非常喜歡古樹。雖然大臣們並不知他爲何如此愛好這些玩意,但只要皇帝喜歡,就沒有理由放過這個機會。

  當然,並不是所有想要討好皇帝的人都能有好的歸宿,當上重臣的,這當中還是有很多意外發生。比如有一個在沿海地區任命的地方官,因爲得知皇帝在蒐集古樹,就專門命人找這些巨大且古老的樹,功夫不負有心人,倒是被他找着了,這是一棵年代久遠的大松樹,不但樹幹異常粗壯,連樹枝都是曲折蜿蜒的,好不壯觀。

  這個小官在看到這棵松樹時,對它非常滿意,並且認定宋徽宗一定會喜歡,所以就連着松樹的泥土和假山一起鏟了起來,但是由於整個體積過於龐大,小官只好把它放在海船上來運輸。

  但沒有想到的是,因爲海上發生了意外,最後樹連着船全部沉到了海底。而這個地方官不但失去了討好皇帝的機會,最後還倒貼了好多銀兩,實在讓人覺得欷歔。

  原本大臣們在見識了宋徽宗如此癡迷巨石古樹時,滿心以爲這定是個昏庸無用的皇帝,浪費那麼多時間在這些無用的事情上,但是宋徽宗再有這樣的喜好,其實也不至於瘋狂到如此地步,他那麼愛好收集它們的原因,其實是和他沒有子嗣有關係的。

  在他登基之後,身邊的嬪妃倒是不少,可是過了兩三年依舊沒有生下一個兒子。雖然沒有過多表現出來,但宋徽宗的心裏是慌張的。因古代比較信奉道士,所以爲了解決斷子絕孫的現狀,宋徽宗專門去民間找了很多道士來幫忙尋找解決辦法。

  其中一個方士給了他建議,讓皇帝把皇宮當中的東北角填高,之後必能得子嗣。在聽了這個建議之後,宋徽宗纔開始瘋狂收集巨石和古樹的,爲的就是要填平這個角落。沒有想到,這個東北角剛剛填平,皇后就懷上了孩子,還沒等她的子嗣出生,其他的嬪妃也紛紛有了身孕。直到他退位之前,身下就有六十多個兒女。

  在經過了這次事件之後,道士在宋徽宗的心中便佔了很重的份量,在他看來,能夠有如此人丁興旺的盛況,都是因爲有了他們的指點。所以,後來越來越多的皇帝開始重用道士,以此來鞏固自己的統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