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是曹植當了皇帝,會不會像李煜和宋徽宗一樣


沒有一毛錢的相似點。

曹植如果沒有曹丕,他只會做曹丕做的事,因為漢朝本就名存實亡。

如果是末世的皇帝,曹植便是曹髦,他會做曹髦做過的事而不是跟李煜宋徽宗一樣作到亡國,然後為虜為囚。

人性不一樣。

我很喜歡一個文獻《高貴之死與曹魏風流》,分析曹操曹丕曹植以及曹髦的人性本質,雖然曹操幹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但不妨礙他的另一面是一個非常注重家教的好父親,連孫子曹睿都思念曹操而不是曹丕,當老爸曹操比曹丕合格。

在這種本心式的教養下,曹氏子孫大多都有自愛乃至自負的品格,他們不會因為偏愛文學而妨礙治國,相反,還會遇強則強,文學治國兼修。

不過像曹丕曹睿有點飄了,但那是在國家還比較穩定的時候,也犯不著什麼大錯,畢竟曹睿後期諸葛死後國家外患很少了,不像李煜宋徽宗。

出則無法家拂士,入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曹魏亡於失去了外患,但是後繼者曹髦始終還是以一腔熱血渴求中興。如果曹植站在他的位置上,所做的選擇絕對是一樣的。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但是當曹魏有外患的時候,曹植一定會奮發圖強,他的文筆因為有治國的強烈願望而千古流傳,而並非因為文筆而喪失了治國之心,這就是建安風骨的魅力所在。


對李煜和宋徽宗不是很瞭解,但慣有印象是文藝才能遠高於政治才能,可能基於這點提問的朋友覺得曹植和他倆相似。

我個人看法是:曹植其實是個極具政治熱情的人,雖然喜好文學多才多藝,但本質上始終把建功立業放在首位,一生壯志未酬才被後世定義成文人,如果他當皇帝,可能因為激進或任性的舉措導致政治失誤甚至失敗,但應該不會因偏重文藝而怠政誤國。

大概做一個閑賦在家詩情畫意的王侯對李煜趙佶來說是件幸運的樂事,而對曹植來說則非常痛苦。

不過我對李煜趙佶確實不瞭解,所以上述回答非常主觀片面,算是強答了,慚愧


曹植不是皇帝,那倆是皇帝。

曹植活著時曹魏沒亡國,後面那倆活著時就看著自己國家亡了!

當然→_→曹植死後沒過幾年,曹魏就大權旁落,近似亡國。

今晚上看殷桃的楊貴妃祕史,突然想起唐玄宗也是藝術家,還做過臨淄王,可能曹植做皇帝會和玄宗差不多[飆淚笑][飆淚笑][飆淚笑]早年勵精圖治,晚年沉迷美色加藝術。根據歷史記載還有曹植本人的作品反應,曹植的行政能力相當強,曹植放浪形骸但不代表他完全沒有理性,看他在曹丕稱帝後的作為就知道他很善於自保,如《聖經》所說:靈巧得像蛇,馴良的像鴿子。


謝邀。當然不會!曹丕也是詩人,會寫詩不等於會亡國。如果曹丕因為宿疾不幸死於司馬門事件之前,曹植理所當然地成為魏王曹操的繼承人,那麼他大概率會成為加強版曹丕,甚至很可能沒有司馬傢什麼事兒了?

首先曹植也會篡漢,當漢賊與人品無關,畢竟漢室已經藥石不治了。

其次,曹植作為一個競爭者,沒有像曹丕那樣感受到過兄弟相爭的巨大威脅,所以他對待曹魏宗室會比曹丕更寬容,也就能夠防止像司馬氏這樣的外姓竊取曹魏政權。當然這也是有隱患的,大概率八王之亂的主角會都換成姓曹的?

再次,曹植與曹丕相比,最大的優勢是健康。從曹植的生平和詩歌能感受到他真的一直保持著一種激蕩昂揚的精神狀態,而不是曹丕那種時時刻刻感受死亡在逼近的陰冷刻骨的喪。雖然生活得不如意,曹植的悲傷也是「高樹多悲風」式的,他一生都不曾放棄對功業的渴望,曹丕死後,他依然倔強不撓又不識時務地向曹睿請求任用。這說明即便在鬱鬱不得志酗酒作樂的情況下,曹植依然對自己的健康和精力十分樂觀。加上他比曹丕更年輕,如果保養得宜,那麼曹植曹志父子很有可能從壽命上制約司馬宣王攫取權力的時間。

最後,備受寵愛的曹植,自己的家庭關係也比曹丕更為和諧,他與繼妻謝氏感情深厚,在後期幽禁生活中一直相伴,融洽的家庭關係有利於培養心理健康,性情較為穩重友善的子女,相比於性格陰鷙喜怒無常的曹睿,可能更適合成為一個政權的繼承人。

當然,曹植的性格也有不容忽視的弱點,在司馬門事件中已經暴露無遺,所以他註定沒有機會。但也可以看到的是,曹植的政治能力未必遜於曹丕甚遠,反而在健康方面具有更明顯的優勢,不然曹操也不會將他視為繼承人選之一。同時,天下三分的實力對比基本已經確定,基本不會因為曹操繼承人個人的政治素養的些微差異而威脅到曹魏政權的穩定,改變中原統一巴蜀和江左的歷史進程。

最後補充,李煜面對的情況是這個偏安國家早就沒救了,能苟幾年是幾年,苟不住了只好投降。宋徽宗即位之前新舊黨爭已經鬧得一塌糊塗,他個人性格又實在比較作(端王輕佻?),加上外交問題上嚴重的判斷失誤終於作了大死。從曹植的情況看,他沒有李煜那麼躺平,也沒有趙佶那麼能作,曹魏也還在上升期,總體不會出什麼大問題的。


當然不會一樣。會寫詩不代表是昏君,曹操還寫詩呢,關鍵是要看詩歌中的氣象,反應了君主的胸襟。看看曹植的白馬篇,我不認為他會是個廢物皇帝。

另外曹操打的基業很強悍,這是一個國力強大的新生帝國,人口眾多國力強盛,順應著歷史的潮流,並非宋末一般氣數已盡。而且事後諸葛亮地來看曹植的缺陷沒有曹丕大,曹魏絕對不會被曹植飛速敗光。

曹魏政權敗亡的直接原因是曹丕曹叡都是短命,但凡活的久一點司馬家也不能成氣候。曹植的基因可能比曹丕健康一些。

被篡權的次要原因是曹丕是個小心眼子,看他寫的詩怨念陰鬱小氣之感很重就知道,瘋狂打壓曹氏宗族讓外人有機可乘。曹植從小被父親寵愛,心理比較健康,不會打壓宗族那麼厲害。(寫的詩也是非常的恢宏昂揚,並非是頹靡不振的亡國之音,難怪老爹喜歡他。)

而根本原因,是曹丕這個敗家子放棄了他老爹打壓士族門閥提拔庶族的政治綱領。曹操作為閹黨之後寒門代表,戰勝了四世三公的袁紹,擊碎了漢室餘孽復闢的希望,建立全新的用人標準,重用寒門庶族,軍隊由曹氏宗親把控,用戰爭和屯田制進行土地重新分配。但曹丕作為活著的嫡長子,為了取得政治支持放任士族門閥餐食皇權,簡直是在開歷史倒車,重蹈漢室覆轍,就算沒有司馬家,也會有其他的世家大族來篡位。

士族門閥和皇權是個此消彼長的存在,漢室皇權是偽皇權本質是門閥政權。後來司馬建立的政權

不讓曹魏政權傾覆的根本要求就是堅持曹操的思想綱領,實行中央集權,建立新的人才選拔制度,打壓士族門閥,緩解社會矛盾。曹丕反正是做不到,曹植沒準可以的。

三國的時代是一個大悲劇,這悲劇不是因為蜀漢沒能復闢那個腐朽不堪的漢室,真正的悲劇是曹魏政權的失敗。歷史失去了一個快進的機會,天下庶族寒門失去了上升的通道,社會矛盾沒有得到解決新的社會制度沒有成功確立,士族門閥對於政治文化資源的壟斷沒能打破,中華大地迎來了幾百年分崩離析動蕩不安——難怪往事越千年,另一個自亂世而出的文韜武略的詩人對曹操抱不平。

「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那時黃河流域是全國的中心地區。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和發展。這些難道不該肯定?難道不是了不起?說曹操是白臉奸臣,書上這麼說,戲裡這麼演,老百姓這麼說,那是封建正統觀念所製造的冤案;還有那些反動士族,他們是封建文化的壟斷者,他們寫東西就是維護封建正統。這個案要翻。」


曹植上位,大概會對甑姬好點吧。

!!!!!!!!!!!

曹植上位,並無亡國之虞,這是他與李煜宋徽宗最大的區別。

個人喜好文藝,並非亡國主因。曹操曹丕都喜歡文藝,三曹嘛。

李煜上位時,都去尊號稱國主了,被碾壓他還能有什麼辦法?南唐亡國不在於他,他哪怕有通天本領也救不回。再說南唐本來不強,滅了兩個小國,居然拿不到地盤,這是歷史僅見的騷操作,就算沒有中原大國它都未必稱雄。

趙佶也是如此,新舊黨爭,黨風民風盡壞,六賊橫行,居然打不過衰敗的北遼,還兩次,那麼面對新崛起的金國,趙佶怎麼努力也是沒用的。同樣北宋不是亡在趙佶手裡。雖然他的騷操作最多,但都不是決定性的。

!!!!!!!

現代人,出於對文人的惡意,不斷加強這種詩詞亡國的意向,似乎為了證明百無一用是書生。其實,當時的局勢,換兩個赳赳武夫上臺,也是救不回的。


曹家的兒郎文武兼修,不要認為曹植文學厲害(其實曹丕也是文學大家),朝政方面就不行,曹植也是經常跟曹操徵戰的,為曹操鎮守鄴城的。比李煜,趙佶可強多了。

還有李煜和趙佶互換,趙佶下場會更慘,李煜可能頂住金軍的進攻,趙佶繼承龐大的北宋帝國,見到幾萬金兵來了立馬讓位開溜,李煜繼承殘破的南唐,可是正經的認真備戰,並親自巡城,宋軍圍困金陵一年纔打下,前者是被嚇到的,後者純粹是實力不濟。


視死忽如歸——曹植

這就是區別


趙佶不配與曹植、李煜比。

⊙ω⊙【點開連接,讀首好詩】https://zhuanlan.zhihu.com/p/112046360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