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墊資開戶”嚴管令一出,券商作爲科創板開戶把關主體責任得到強化。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營業部負責人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符合科創板合格投資者要求的人數不多,券商對科創板墊資開戶問題之前一般不太管。現在有了通知下來,之後自然要嚴查了。

此前在新三板推出初期,同樣上演過“墊資開戶”熱潮,彼時監管通過多種嚴厲措施予以打擊,這次輪到科創板,結果是否會有所不同?

僅靠券商把關存爭議

根據監管要求,個人投資者參與科創板股票交易,需符合“50萬元+24個月”的資金量與投資時間要求。同時,根據監管要求,券商不得接受不符合要求的投資者參與科創板交易。作爲守好科創板開戶關口的“衛士”,券商職責得到強化與凸顯。

江浙滬地區一家中型券商營業部負責人周利(化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還沒有發現墊資開戶的情況,對於部分客戶來說,50萬元的資金要求也不算很多,不少還是可以達到的。主要是兩年投資門檻的要求比較偏硬性。”

獨立財經評論人布娜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設置50萬元門檻,是爲了把不符合科創板投資標準的投資者進行保護和隔離,未必是最合理的方法但這是成本最低的方法,可以節約監管資源。”

實踐中,券商把關的難點依然不少。

首先是驅動力問題。“券商經紀部門作爲利益相關方,並沒有太大動力嚴把科創板開戶關,況且市場上還有不少公司可以提供收費墊資服務。”布娜新認爲。

其次是客戶資金來源覈查問題。周利認爲,實際操作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一是券商在爲客戶開通科創板權限時,暫時還無法通過合適的手段或者方式,來辨別或檢測資金來源是否符合要求;二是客戶端上就可開通科創板權限,手機點一下就可以了,方便的同時也加大了覈查難度。”

“除非有充足的理由懷疑,客戶開通科創板的資金來源不合規定。”周利進一步補充稱。

最後是覈查持久性問題。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學術委員、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只靠券商把關,短期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墊資開戶”隱隱作祟

科創板潛在的巨大財富效應,吸引了許多投資者的眼球,同時也吸引了不少投機者,滋生了諸如“墊資開戶”這樣不合規的投資行爲。

據報道,有配資公司打起科創板開戶墊資的主意:1000萬元在賬戶上停留一天,也可達到科創板股票交易權限的標準;配資方可以提供開戶和資金服務,可墊資50萬-1000萬元,手續費在1.6萬-3.5萬元之間。

墊資開戶”此前在新三板也發生過。2015年年初,新三板股指大幅上漲帶來巨大的財富效應,部分資金掮客大量往來於陌生賬戶,幫助中小投資者繞過500萬元開戶資金門檻,費用一度達到數萬元。

當時,監管層先後多次提出嚴厲打擊,以及採取“限制交易+明發禁令+嚴罰券商+變更門檻”等多種措施來嚴加監管。

新三板與科創板經常作爲類比,但具體到兩者收益的比較,市場有不同的看法。

付立春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首先科創板“墊資開戶”問題,相較新三板市場,有提早之勢。普通投資者參與新三板投資的難度和門檻都非常高,早期如果不是帶來巨大財富效應,考慮到諸多高風險及不確定性,可能普通投資者很難去參與,也不太想去參與,亦沒有能力去參與。科創板的投資門檻,要比新三板低很多,這點非常重要,不可忽略。

其次,科創板整體公司質量更高,增強投資收益確定性,催生更多逐利行爲。科創板是場內市場,實行連續競價交易,可預見成交會非常活躍,整個市場交易量大,企業更爲成熟。同時,上交所的審覈非常嚴格,科創板內出真公司、好公司的可能性會大得多。

再次,科創板被寄予厚望,其定位和高度,足以使得市場用注意力、眼球、資金去投票,加之推進速度非常快,市場對其預期非常強烈。

市場擔憂初期爆炒

聯訊證券分析師彭海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墊資開戶問題,短期或不會特別明顯。考慮到目前科創板暫未開板,賺錢效應還未充分顯現,如若墊資開戶增至一定量級,不排除監管措施會進一步升級。”

“如果出現這種現象,需要券商去嚴格督導、嚴查賬戶的具體情況,一般墊資開戶後資金會出現大幅抽離,需要檢查賬戶是否還符合20個交易日日均不低於50萬元的門檻。”彭海稱。

布娜新對記者表示:“在科創板交易初期,預計會發生爆炒效應,在此效應的驅使下,‘墊資開戶’問題防不勝防。建議監管層加強投資者教育,同時借鑑新三板經驗,多種措施多管齊下。

“‘墊資開戶’問題,短期難以完全杜絕,伴隨監管升級與制度建設完善,市場有望達到一個相對健康有序的狀態。一是依託法制化環境,完善法律規則與交易細則制定;二是加強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非法違法行爲,用科技手段擴大監管範圍、提高監管效率;三是引領投資者梳理正確的投資理念。”付立春表示。

國際金融報記者  王媛媛


《國際金融報》金融中心等你來爆料!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momo80520

公募 私募 券商一手資訊
財經新聞縱深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