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征最有名的角色应该是许多人的童年阴影,那个家暴的「安嘉和」。

每天都在窗子旁边张望的安嘉和,最近居然愉快的和梅湘南合上影了。

我看到照片的时候,也是著实吓到了,感觉冯远征的嘴角立马会消失,然后又把梅婷打一顿。

吃瓜群众开玩笑说要报警了,结果梅婷出来解围说,别这样,冯老师很儒雅,很善良。

梅婷说,冯远征其实整个过程都没有使劲在打,但是因为他的演的太好,以至于她能感觉到那股力量。

冯远征说他后来自己看的时候,眼睛也湿润了,他在痛恨自己,他觉得梅湘南这个女人太惨了。

安嘉和成功之后,有二十个剧本找到了冯远征,一水的都是暴力,变态的角色,钱也给的很高。

但是冯远征几乎都推掉了,把有的制片人气得直接甩脸,给你钱你都不来,这叫什么事。

但是冯远征却说,在演员这件事上,他从来都没有迷失过。

冯远征其实有点抱怨自己的父母,因为他确实不是浓眉大眼,每次照镜子都说,怎么把他生成这样。

因为那个年代的演员,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演员,浓眉大眼是主流的审美。

所以到了瘦,又秀气的冯远征这里就有点难过,老师每次看到他的脸都说,你还是去做拉锁吧。

冯远征深知自己的先天条件不如别人,所以在演戏这件事上,他付出的比别人多得多。

梅尔辛教授来人艺授课的时候,同学都不去上课,达康书记吴刚每天就装病,说自己有脚气。

但是冯远征却非常的用功,兴奋,梅尔辛一说格洛托夫斯基,他一口气就爬到天花板上去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梅尔辛觉得他非常的有悟性,回到德国之后,屡次三番的邀请冯远征过去。

冯远征毕业之后,还是去了,他带了半箱书,坐了八天的火车,心想一心就留在德国了。

冯远征在西柏林艺术学院学习的是格洛托夫斯基,每天就跟著梅尔辛上课,修灯,做形体。

梅尔辛对他也是没得说,不但不让他出去打工,反而还给他德国马克,让他住在自己家里。

梅尔辛地下室的小剧场,是冯远征一圈一圈挖出来的,边挖的时候,嘴里边就在念台词。

这个剧场非常的小,应该是柏林最小的剧场,但是冯远征非常的珍惜,他渴望舞台。

冯远征说他在德国两年,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表演的意义。

演员,除了演戏以外,应该怎么样去面对你所从事的这个事业,这个才是思考的点。

梅尔辛其实是不想冯远征离开的,梅尔辛想让冯远征继承格洛托夫斯基,成为她的传人。

但是冯远征自己其实还是想做演员的,他说,就算毕业在德国也永远只是别人口中的外国人。

所以半年之后,冯远征还是托人买了一张回北京的机票,而且落地之后,直接就奔北京人艺去了。

于是之老师刚好谢幕,迎面就碰见了冯远征,诧异的问,你还回剧院来吗,冯远征干净利落的一个字,回。

冯远征回来之后,和牟森在电影学院开了个培训班,推广格洛托夫斯基表演流派。

格洛托夫斯基对冯远征影响还是很大的,他也越来越认为表演不是禁锢出来的,而是开发出来的。

他和周迅讨论的时候也在说,表演并不是表情包的运用,而是要走到角色里面去。

都在说要演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但其实忽略了撑起血肉的筋骨,这个东西才是灵魂。

冯远征回到人艺之后,相当于是从头开始了,没有人相信他还会演戏,所以他又从龙套开始了。

但是他的心态很好,就是专注的开始,为了这个事业而坚持。

归来之后的冯远征其实是如鱼得水了,非诚勿扰里有个镜头,就是娘娘腔艾茉莉去拉葛大爷的手。

在排戏的时候,其实就是简单的握手,然后两个人坐下,但是正式拍的时候,冯远征没松手。

葛优当时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一个细节,结果就是一脸尴尬的看著冯远征,起一身鸡皮疙瘩。

冯远征说他也是拍的时候灵光一现,觉得可能会有这样一个娇嗔的动作,来圆满两个人的关系。

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动作,冯远征凭借这个角色拿到了百花奖最佳男配角。

拿奖之后的冯远征,当然又是许多角色找上门来,冯远征说他八个月拍了三部戏,太多了。

拍到最后几场戏的时候他抱著头要崩溃了,他说他枯竭了,他必须要回剧院去演话剧。

冯远征喜欢话剧,喜欢舞台,喜欢那种放开,不必在乎妆容和镜头,肆无忌惮的表达方式。

周迅问他,但是你每天重复不累吗,他说,看起来重复,实际上每一场都有新的反馈,新的情绪。

这种互动,是所有隔著屏幕都带不来的刺激,只有在谢幕的那一刹那,才知道什么是演员。

冯远征和其他演员不同的区别就是,他每年都会看自己的作品,然后选出最好的作品,抛弃。

倒不是说他膨胀了,而是他不断的在寻找新的路,一个巅峰退下来,继续攀岩另一个巅峰。

他说,梅尔辛真的改变了他的生存观世界观以及对艺术的认知,他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许多东西。

他感谢梅尔辛,因为有了梅尔辛他才能够穿墙而过,才能够成为现在的冯远征。

梅尔辛去世之后,冯远征又回了一次德国,回到了那个吃牛奶泡麦片的花园。

他打开门看著小剧场的时候,微笑的哭了。

他对著镜头说,小剧场堆满了杂物,花园杂草丛生,妈妈也走了,但是他还是他。

时代更迭,利益诱惑,都没有改变他,他还是当年的冯远征,他还在坚持自己的戏剧人生。


内地男演员中,可以大胆地讲,老戏骨和小鲜肉都算在内,冯远征的演技绝对是属一属二的。他能把小人物演得入木三分,以至于忘记你在看戏,那时你会发现你的身边确有其人。重要的是,他并不脱离生活。

因此,男演员评演技最强如果冯远征不上属,别人只能称作都不会演戏。当然,不同的影迷会有不同的人选,不同时代不同环境的人对演员的理解各不相同,会争得面红耳赤。而真正看电视和电影的,不追星的观众,必定会认可冯远征的表演,必须都对他的演技竖大拇指。

冯远征的表演不仅可称为专业,简直是神级别,这一点毋庸置疑。1989年,冯远征应邀赴德国高等艺术学院戏剧系进修,主攻格洛托夫斯基表演学派。他是中国少数本学派的演员。

他艰苦地学习德语及专业表演,师从梅尔辛。目前精通这样表演的演员不多,如此表湛的,只有冯远征一人。冯远征于1991年德国回到中国,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他的表演之所以入木三分,是刻苦钻研的结果。有人说冯远征是「变态专业户」,精湛家暴表演让他躺枪15年。任何普通观众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时,都会为剧情而震撼,或者确切地说是为冯远征的表演给震了!

剧中冯远征演一名医生,梅婷演他老婆,冯远征对她爱并不放心,以至于随著剧情地发展,不许她跟陌生人说话,稍有怀疑就对她进行人身伤害,打得血肉模糊……更重要的是他把人物的矛盾心理演得非常到位。

这样的一部剧,让一些小时看到此片的女性观众,长大后对医生有心理阴影,别人给介绍对象,要是医生就不去。那是很多人的「童年阴影」。确实,那部戏冯远征的眼神太怕了!当然打人的戏都是假的,其实没有碰到梅婷一下子,确令人毛骨悚然!

有人如此评价他的演技:「好演员应该演谁像谁,而不是演谁都像自己,所以我觉得姜文的演技还比不上冯小刚,陈道明骑车勉强能赶上李雪健,等俩人到终点的时候,冯远征一包烟都抽完了。」在艺术人生中提到该片时,冯远征说「看著打著狠,其实他碰都没碰梅婷一下」。只能感慨,演得棒!必须要清楚的是,冯远征的确不是家暴男,在生活中是对老婆非常贴心的暖男。在他出演的其它多部视影作品,无论是主角还是小角色,部部演得出神入化。《天下无贼》里和范伟一起打劫的娘娘腔,傲娇的小眼神。太有创意、太有魅力了!2006年与殷桃、邓超主演反映「无性婚姻」题材的电视剧《爱了散了》;

2008年电影《非诚勿扰》里饰演一个娘娘腔,提名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

2009年主演电视剧《侦探小说》,挑战患有人格分裂症的警长刘志文,剧中饰父子两角;电视剧《新人到中年》,扮演一位「妻管严」。2012年冯远征与李玉刚、余少群主演电视《百花深处》,再次在电视剧中演绎变态角色,迷恋上男旦萧俊生。

此后,他还参演电视剧《老农民》、《无名者》(2014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16年)。后来,冯远征受聘为南开大学「校园文化大使」 。不得不随认,影视界因有冯远征这样的好演员而精彩!愿他的艺术之路常青,将更多的好作品献给观众!


冯远征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影视角色,一个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安嘉和,一个是《非诚勿扰》里的艾茉莉;而舞台上的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茶馆》里的松二,这是一个他演了有二十年的角色。从这些典型角色出发看看冯远征的演技,他是一个懂得拿捏的演员。

冯远征一直不认为自己在外貌长相上是有优势的演员,当年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还因为形象一般当场被刷掉了。在人艺,冯远征接触了格洛托夫斯基学派,他第一次接触大量使用身体技术来激发演员的潜能的训练,三四个小时的课程包括翻滚、跳跃等运动技巧,这套训练方法让他受益匪浅。之后冯远征到德国继续学习这一表演方法,之后又回到国内。

我看冯远征,不论是安嘉和还是爱茉莉,还是松二爷,最大的感受是他对每一个人物的每一个动作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且知道自己在演谁在演什么,并不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角色附体、感觉我就是那个角色」等,非常像中国的戏曲表演,演员在台上是清醒的,他要控制自己完成技巧,也要控制情绪传达准确。

采访冯远征的时候他说:「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想百分百投入,但是我投入不进去,为什么?比如你在台上表演,这句话说完了,台下观众笑了,那么笑声是不是打断了你的表演。」他认为,在很多情况下,表演其实是一门技术。

拿大家都熟悉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做例子,冯远征回忆说,剧中那么多的家暴镜头,除了一个踩梅婷脸的镜头是是真的,剩下的全是假打。当时梅婷什么都没有说,但是后来聊起来的时候,没听说那天她特别难受,又哭不出来,后来在见到窗台上有个花瓶,就拿起来摔了,这才算发泄出来。所以,冯远征说,作为演员要控制自己、调节自己。

1985年进入北京人艺以来,冯远征的多数精力都在演话剧上,接拍的影视剧并不多,当了北京人艺的演员队长之后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人艺,组织青年演员剧本朗读/做青年演员培训计划等。而对于自己的表演,他是要求是这样的,「我的原则是不希望在我的表演履历中有遗憾,在可控的范围内把表演做到更完整、更完善。」


题外话个人认为冯远征有点像刘烨

回归正题,冯远征如今是56岁的老戏骨加上179"cm的身高和一张周正的脸可谓是一表人才。

到这个年纪了又在娱乐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没演技是说不过去的。

要被观众记住,初了长相和绯闻外,哪只演技了,认识冯远征是他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饰演心里变态的医生安嘉和,这一次这一个角色就像春天的雷,一声巨响,万物复苏,冯远征饰演的安嘉和表面是一个医院外科专家,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好男人,是这样的一个好男人,在大家面前,在公共场合,面部表情温和。(这演技到位)实际是一个家庭暴力倾向的丈夫,是一个会打妻子的坏男人,面部表情开始扭曲,这表情符合一个心里变态的人(这演技到位)就这样一个角色冯远征的演技是很棒的,他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表情。这是他的电视剧,很出色的演技。

2004年他在电影《美丽上海》饰演阿荣并获得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能拿这个奖也不是浪得虚名,看看他在电影中的演技,当他在和老人讲话时面部表情就很温和,平静。在和亲人谈在上海帮亲人买房时,自己无能为力时的面部表情伤感,无奈,同情,全在脸上。(这演技不错)妹妹求他帮哥哥时,他的心被伤过,他是厌恨的,他是铁了心不帮忙,就好像别人欠他太多,脸上一副坚定的表情,就是妹妹在怎么哀求也不动心。(这样的演技不错)在父母灵前的忏悔,后悔,难过,痛苦。(这样的演技大赞)冯远征能根据情节把悲伤,高兴,平静,等表现出来,冯远征是一个难得好演员,演技一流。

冯远征这个演员(小编觉得称其为艺术家也不为过),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其作品的知名度远远地盖过了他自身的名气,所以,小编首先报上他的作品《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看到这个名字是不是犹如噩梦般清醒。

冯远征

冯远征,1962年生于北京,内地演技爆棚的男演员之一。其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饰演变态医生安嘉和,在剧中毒打梅婷饰演的梅湘南而得到全国观众的唾骂。而这其中的缘由竟然是因为冯远征老师的演技太好,以至于让观众朋友入戏太深。从而导致冯远征老师在现实生活中遭到了全国观众的「报复」。例如,冯远征老师的车子被扎破放气、逛超市的时候被壮汉「威胁」不要再打自己的老婆、全国妇女朋友集体抵制,等等。然而,这些「报复」的背后恰恰说明了冯远征老师的精湛演技。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剧照

在此以后,冯远征老师又相继演了很多不同的角色。比如:电影《天下无贼》和《非诚勿扰》里面的娘娘腔、电视剧《老农民》里面自私而又可悲的农民,等等。这些影视剧中不论角色的大小,冯远征老师都认真揣摩,从而为我们诠释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角色。此外,毕业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冯远征老师在话剧舞台的塑造的经典角色更是数不胜数。

《天下无贼》剧照

《老农民》剧照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多网友对冯远征老师敬佩不已?在演戏道路上成就突出的冯远征老师也是我们全国两会的政协委员。其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被问及:「如何看待当下的小鲜肉霸屏」?冯远征老师严肃地说:「老百姓一直喜欢有演技的。对于小鲜肉霸屏,并未有过担忧」。他认为,演员的初衷应该是为了艺术。如果初衷是我要当明星,那就是另一个心态和做法了。此外,冯远征老师说,要多加宣传,让年轻人看到这里的艰辛,而不是一味追求光鲜亮丽。

冯远征接受采访

通过上面的采访,冯远征老师对于当下小鲜肉的演技虽然没有直接给出批评。但是,从其言辞中不难读出冯远征老师对于现在年轻人想法的担忧及其演技的失望。

关于冯远征老师的言论很快在网友中展开热议。大对数网友对于冯远征老师的言论给予肯定。但是,其中一些网友站在自己偶像的一边,嘲讽冯远征老师只是过气的演员而已,这些话就是在哗众取宠,等等难听的措辞。

在小编看来像冯远征老师这样的演员值得敬佩,因为他不仅仅诠释了演员二字的含义,而且更好地为当下的年轻一辈演员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一些网友对于冯远征老师的评价有失偏颇,对于这样的演员,我们应该去学会尊重。


冯远征属于影视圈中的逆袭,出道太晚,几近不惑,用一个词评价:大器晚成。

但冯氏确有演艺天赋,出道即有《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惊人之作。他仿佛不轻意间将那个家暴男人安嘉乖

淋漓尽至演绎出来。那阴沉凌厉的眼神,那脚走激浪的步伐,蓦然出手,怦地拍掌。一举一动,细微之处,让我们忘记那是冯远征;就是我们身边的坏男人,恃强凌霸,疑神疑鬼,视妻如芥,视生命如死木。

冯氏有了这一个角色,得罪了所有大妈大嫂大姐。所到之处,被人斥骂,甚至挨打。可见炸裂演技何等厉害!他是一个本色杰出的演员。


在2001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冯远征饰演的外科医生安嘉和吗,由于性格扭曲,

总是对妻子大打出手,此角色被评为90后童年阴影NO.1,之后只要他俩一同框,社长心里就会不自觉的颤抖~

为了演这个「史无前例」的角色,

冯远征还拨打妇女热线去找感觉,

对方还真把他当成暴力实施者,

耐心的讲解了很多

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后,

社会才开始慢慢关注家庭暴力这个话题

冯远征用演技把这个角色塑造的生动立体,

不过也领教了成功的后遗症,

甚至一些入戏太深的看见他就大打出手~

深受这个角色影响的冯远征老师,

其实是圈里公认的爱妻好丈夫

他对演艺事业也是倾尽心血,

非常值得敬佩。

可能有人会说,冯远征出道以来,

大大小小的角色演了很多,

1991年冯远征就一直接拍影视剧。

针眼儿警官

冯白驹将军

琉璃厂传奇

月亮背面

康熙微服私访记1

烟壶

曹雪芹

他这么热爱表演,

可能是出身艺术世家,

从小耳濡目染,

其实不是,

你可能想像不到,

他的专业竟然是跳伞运动员。

故事回到1978年,

出生于军人家庭的冯远征,

从小立志成为了专业的跳伞运动员,

可是就在他放弃高考,

准备进入专业队的时候,

教练却告诉他进不了……

遭遇晴天霹雳的冯远征

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待业青年」,

随后就在工厂当临时工,

业余和一个「文艺青年」朋友一起去学习表演,

1984年冯远征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但是因为形象不佳,没有被录取,

转念考入了北京人艺。

之后的日子

跳伞运动员的一丝不苟、

军人的严谨认真,

工人的吃苦耐劳,

这些优秀的品格,

对他的表演事业,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比如拍《非诚勿扰》时他的手和眼

拍《钢铁时代》时候的脸

拍《1942》时候他的牙

都见识到了冯远征这个戏痴的执念。

最近这几年,

冯远征除了在大银幕小荧屏

继续展现的自己的演技,

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工作,

就是挑选人才,开班授课,

把自己之前学习到的表演体系,

以及自己多年来在舞台上的表演经验,

分享给年轻一代的演员。

日常画风相当儒雅的冯远征老师,

一提到如今青年演员的演技就有点著急上火,

他为什么这么做,

还得从1986年说起,

这一年冯远征遇到了他事业上的良师,

一个德国人——露特·梅尔辛 教授。

她在授课的时候发现冯远征特别有悟性

一心想让他成为自己的「关门弟子」

但是邀请了几次让他到德国学习,

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冯远征都婉言谢绝了。

不过就在1989年,冯远征却失恋了

想像中的美好生活一下子down到了底

他一心想要摆脱这样的状态

就下决心奔赴德国与恩师团聚。

当时在德国梅尔辛并没有让他干别的,

就是告诉他什么都不要考虑,

专心致志深造学习系统的表演,

衣食住行之类的生活琐事

都是老师一手帮他操持,

像妈妈一样悉心照料。

也是在那段时间,

冯远征系统的学习了格洛托夫斯基流派的表演,

这个给他了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也让他体会到了表演专注的重要性,

这段经历,

在冯远征的自述《我穿墙过去》中有详细的描述。

自述哀而不伤,

记录了冯远征在德国的难忘经历,

也表达了他对恩师的缅怀~

如今冯远征正在把自己的表演体系,

无私的灌输给年轻演员,

希望传承自己心中对於戏剧的感念。

所以一定不要因为角色把冯远征老师定性

他是一个性格非常好的演艺前辈,

他专业、专注、谦卑、执著、无私,

对一个演员而言,

只有演技和修养本身,

才是持久和有价值的。

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

如果在中国真的家庭暴力,

成为一个可以逐步得以解决的问题的话。一定不要忘了曾经是一位杰出的演员,

把这个东西以无比形象的方式

拿到了大众的眼前,

唤醒了所有人面对家暴,反对家暴的意识。

一个演员的演技能够做到对全社会做出贡献,

应该说历史上也算是屈指可数的,

这才是冯远征老师正确的打开方式!


能够将「理性的变态」这一角色完美诠释的演技派大叔

有的演员,一部戏能让人记一辈子。也说明了这个演员的演技如何。

要说中国电视剧里面谁因为演技好而被骂的演员,恐怕非冯远征莫属了。

当年因为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堪称心目中的童年阴影,看到他就想起当时的那个角色。

而因为这部电视剧,多少人直接骂他渣男,而且因为形象太过深入人心,每次宣传家暴的时候,里面的配图绝对会有冯远征的照片,也是没谁了。

电视剧播出时就有评论说在未来的某一天,如果在中国,家庭暴力真的成为一个可以逐步得以解决的问题的话,一定不要忘了曾经是一位杰出的演员把它以无比形象的方式拿到了大众眼前,唤醒了所有人面对家暴、反对家暴的意识。

拍完这部剧后,冯远征接到了同学妈妈的电话:「千万不要出门,出门也要戴上帽子和口罩,不要被别人发现。」冯问:「怎么了?」对方回答,「因为我就有打你的冲动。」

这几乎是他第一次在电视剧中担纲主角,还来不及品味飙高的收视率,就成为众矢之的。走在街上,他遭白眼、受挤对、背后还挨过一掌,汽车车胎也连续两天被扎,修车师傅问他,「您是不是得罪人啦?」

开始冯远征挺难受,怎么受这窝囊气?后来慢慢想明白了,「观众这样做是因为真正认可了我演的角色,这个角色也引起了人们对『家庭暴力』问题持久、深入地关注。」

他发现这部电视剧能帮活在黑暗中的人直面现实。电视剧播出两个月以后,记者给他打电话,「你知道吗?北京的离婚率提高了20%」。

那张张大嘴巴挥巴掌的截图,成为家暴新闻的「御用」配图,网友甚至清楚地知道他露出了多少颗牙,答案是17。

尽管演了很多让人讨厌的角色,他那逼真的演技仍然吸引著许多人。

但是,如果你仔细看过冯老师的电影之后,你会发现,他还塑造了很多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天下无贼》里娘娘腔的抢劫犯,《非诚勿扰》中那个爱上葛优、有一双「的」大双眼皮的爱茉莉,《爱了散了》中性无能的丈夫,《百花深处》里反映时代变迁的疯子??不得不佩服冯老师的演技。

在现在这个小鲜肉横行的时代中,以前的演员是我们知道他的剧名,却不知道本名,比如刘星,曹正淳,步惊云,包租婆,乔峰,李云龙等等,而现在我们只知道杨洋,李易峰,鹿晗,吴亦凡,却不知道他们演戏的人物叫什么。


冯远征22岁就进入北京人艺,一晃30年过去,他始终专注于表演这一件事。从去年起,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那就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队队长。上任后,冯远征开始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对演员的管理上,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队长」的新身份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如今,北京人艺共有演员101人,青年演员占到了将近一半。年轻人多了,自然就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有的年轻演员会出现演出前踩点儿到场等情况。而这些习惯在这位新「队长」眼中,都是组织观念不强、纪律性不够的表现。于是,在冯远征上任后,北京人艺的排练厅挂上了演员队管理制度。「成为演员队队长之后就不得不考虑培养下一代的问题。」冯远征说,现在人艺的年轻演员缺少归属感,也缺失入院教育,对于剧院的风格、传统、历史都了解甚少。为此,他组织开展了青年演员培训计划,请来蓝天野、濮存昕、杨立新等剧院前辈为年轻演员授课,还组织年轻演员进行剧本朗读课程、到红桥市场体验生活等等,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水准和个人素养。最近,冯远征还准备给每个新人找一个师父,用「一带一」的形式,帮他们尽快熟悉人艺,增强归属感。

「当初我们也遭到过很多质疑,但年轻人应该接受质疑,这样才会成长。」对于北京人艺未来的发展,冯远征并不急于求成,「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先把演员的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我感受到他们身上的变化后再走下一步。」

「来人艺32年,早已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希望所有的年轻演员都好。」冯远征说,自己在事业上追求完美主义。当演员队队长虽然累,也分散了不少精力。但当年轻演员们有收获的时候,觉得很值得。「共产党员的责任不能只是挂在口头,不仅要知道自己责任更重,还要在一言一行中去践行。」

对于时下演员纷纷投入火热的真人秀节目,冯远征认为,真人秀不可否认会给演员带来一些短暂利益,但一个清醒的演员会考虑是否应该在自己的演艺生涯中留下一些好的角色。「我不反对真人秀,但是我不会去参加,那个钱不是我要去挣的。

谢邀,冯远征一直是我非常喜爱的演员,1962年出生于北京,很难想像他今年已经快60的人了,算是我心中的不老男神吧。

说到冯远征就必须说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电视剧,当年给我幼小心灵造成的阴影之大至今想起都会起鸡皮疙瘩。他曾经在一个节目中说过,演完这部电视剧自己出门被别人骂,车胎被别人扎等等,说明冯远征的演技已经到了出神入化。

还有《非诚勿扰》里的变态男,《天下无贼》里的打劫犯。这就是戏精本体吧!

但是你们可曾知道冯远征当初考北京电影学院并没有考上,当年是因为形象不好没有录取。他曾经说过,他从小就喜欢,曾经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为了磨练自己的演技,在北京个个公园里,在公交车上即兴表演,连公交车售票员都以为是真的。在1985年考上北京人民剧院。1989年,应邀赴联邦德国西柏林高等艺术学院戏剧系进修戏剧表演,主攻格洛托夫斯基表演学派。回国后在北京人民剧院工作。

2015年,冯远征被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共同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我认为冯老师是受之无愧的老戏骨,人民艺术家。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