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和書上看了很多解釋,都是書面化的語言,感覺不是很清楚


賦格,fugue,源自拉丁語的fugere和fugare,原意「追逐」和「逃跑」,是一種曲式。這種曲式的特點是,在一首曲子中,各個聲部的地位基本均等,各自獨立,然後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和聲織體。通常在賦格內不同聲部會互相模仿,有的時候會有一些主題和副主題。

卡農,Canon,源自希臘語的「law,rule」,可以說是一種嚴格的賦格曲。卡農要求在賦格中,每一個聲部的內容必須相同(或者高度模仿),然後通過在不同的音域和時間展示這個主題,幾個聲部結合成一種織體。也就是說是每個聲部的音都基本一樣的一種賦格。

託卡塔,toccata,源自義大利語「to touch」,是另外一種曲式,通常不包含賦格手法。主要是一種為了展示鍵盤演奏者的手指技巧而創作的曲式,所以託卡塔的風格自由,包含很多快速音符等等炫技的成分。


託卡塔有點類似前奏曲,屬於炫技性質。雖然是二部或三部復調織體,但是卻被和聲統一起來,更多情況下是「呼應,模進」而不是嚴格的「對位」。大方向上更偏主調音樂。而且託塔卡還有一個標誌性特點,就是某一樂句雙手交替的奏出同音反覆或快速的分解和絃。比如普羅科菲耶夫的託卡塔,簡直把鋼琴當成打擊樂用。

卡農算是最簡單的復調形式了,有人說卡農就是同度的,賦格是五度的,這個太有失偏頗了。卡農有同度卡農,也有五度卡農,還有反向卡農等等。。。。。卡農的特點是主題跟主題自己對位,不管這個主題後面移調也好倒影也好,從頭到位卡農都是一個主題,只不過分了不同時間不同(或者相同)音高出現了。

賦格無疑是復調音樂的最高形式,你買任何一本復調書,賦格都是放在後面講的。賦格和卡農不同地方是,賦格除了有主題必須要寫對題。而此時和對題一起出現的是第二次的主題,也叫答題。答題和主題一般要求是五度關係。而主題和答題各出現一次後,調性變成了和原來主題五度關係的調性,此時要有一個間插段,把調性再轉回來,然後再一次在別的聲部寫主題,然後看你這個賦格幾個聲部,四個聲部那就得出現 主 答 主 答 兩次,然後所有聲部都呈示(進入)過了。可以開始加入新的素材了,或者是引入前面主題的一個小動機什麼的。還有就是模進啊,引入新的樂思對位啊,各種轉調,主題時不時在各個調上出現啊。再往後時候可能還會替換一下大小調,原來小調的主題變成大調,再發展什麼的。最後再慢慢轉回原來的調性,最後一次出現主題後結束。(巴赫最經典的套路)。貝多芬大賦格還有肖斯塔科維奇那些就更自由了。當然賦格還有二重賦格,三重賦格,就是說主題有兩個或三個。最經典的莫扎特安魂曲裏「kyrie eleison」就是一個二重賦格。

總的來說,如果你聽一段音樂,後面聲部一直在模仿前面聲部,那八成就是卡農。

如果一開始進入了幾次主題,結果後面開始各種發展了,但是時不時的還冒出主題的影子來,基本上是賦格。

然後各種華麗技巧,快速音階,同音反覆,快速琶音,可能就是託卡塔。


以下為初級解釋卡農,就是輪唱。風在吼!(風在吼!)馬在叫!(馬在叫!)。。。賦格,簡單理解為音高差五度的輪唱。

託卡塔,主要是炫技。


卡農主要是一段旋律上下錯開來彈,一般變奏都變化比較小,比如變慢了或者倒過來了,例如反向卡農。

賦格是一種逐走,比較複雜,通常是主旋律在不同聲部中來回走,其他聲部支撐主旋律。非常規整,聽起來很有層次。

託卡塔就比較隨性,講究技巧性和對樂器的要求。我個人理解是顆粒性更強一些,聽起來可能不像上面兩種音樂形式那麼規矩。

為了方便理解給你畫個圖

這是我簡化版的理解,再專業的可以買音樂書來看,如果說的不對還請各路大佬們多多指教


基本上,卡農就是把一段旋律,時間錯開,用不同的聲部去演奏

……嘛,你去看一下卡農的譜就知道了,很好懂的

賦格就是一種格式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