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经常看到有人讨论著「int」类人格,却很少看到「esf」类人格被人讨论著,究竟与「int」人格类型正好相反的"esf"人格类型两者间存在著哪些差异?目前不将p/j带入疑问内。谢谢。


谢邀

先明确MBTI人格分类的标准:

I (内向) E (外向)

N(直觉) S (感性)

T(思考) F (情感)

J(判断) P(感知)

那么INT是[极致的理性],ESF是[极致的感性]。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INT是更依赖个人的精神世界的,而ESF更依赖别人的现实生活。

据我个人的一个例子:

作为一个INTJ,冷眼旁观世俗世界流转,孤身一人思考真理是毕生的追求。而有一个ESFP的妹子跟我说我应当多想想别人,我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从此再也没有跟那个妹子交流了。感觉没有任何共鸣点。

上面有一个知友将ESF判断为庸俗,这是极其不合适的。因为人格之间并没有强弱好坏之分,只是人个性特质之间的区别。ESF之所以被认为庸俗是因为与NT的三观的冲突罢了。ESF更喜欢活在当下,享受物质人生。INT更喜欢寻找精神爽点,为真理而活。


来源 linda berens The Five Lenses of Type

上次编辑:2018 11 15

更新, 请大致上无视之前的答案。看这两篇就够了

MBTI背后的东西:

金色魔王:2道题确定你的认知模式和认知过程,若要咨询请告诉我TaIb 等级E~A?

zhuanlan.zhihu.com图标

九型人格背后的东西:

金色魔王:9个选项快速确定你的目的和整合以后的人生结构 若要咨询请告诉我1~9?

zhuanlan.zhihu.com图标

以下部分和mbti各类型的实际特征无关。

1.N>S 从《天资差异》开始,直觉型因为其「长远的眼光、看透本质的能力、预言的能力和理解理论的迅速」被夸上了天,经过无数研究者的狂欢式解读后,s类在对比之下显然变成了浅薄无知的代名词;

2.I>E,T>F 某些著作和社会风气给人带来外向型肤浅,内向型深沉;思维型客观公正理智,情感型心软冲动情绪化的刻板印象;

3.J>P(没提到我也顺便说一下),同样,社会似乎更青睐那些有决断力,坚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j类形象(好听点是强势硬气,难听点就是固执而已),而p类因为不准时、不能坚持和没定性的玩票性质屡遭白眼(好听点是灵活变通,难听点是不负责不可靠)。换你用价值观衡量一下,你是愿意做一个硬汉般的j还是墙头草一般的p?

intj的名声比intp好有以下原因:

1.(ni被神化,使用si的大众对著可望不可及的「偶像」yy)intj的ni是一种连使用者都说不清道不明的「神力」。它看起来不仅可以未卜先知,还能提供极为广大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它让使用者固执到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但实际上很多人――尤其是误测为inj的社会主流类型:istj,isfj都没有「看起来」如此强大的内心能量,其si很容易受到侵扰,于是他们把自己的渴望转移到看似强大无敌的ni使用者上,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自嗨式狂欢;

2.(一个愿打,一个愿挨)ntj有挑错和推卸责任的本能(ni的表象);而intp身为ip的一员,自省频率较高,在出事的时候容易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即使原因是外在的也很难有欲望去迫使其改变。这就造成了intp是nt里最受的风评;(当然entp的形象也不是什么善茬)

3.(自己都没信心,还指望谁盼得你好?)intp的确自主性没有多强,而且大多数网上的intp都散发一种悲观厌世的倾向,像极了早年经历不好的isj。换谁看了谁都懒得看下去。

把价值观代入的研究迟早药丸。


回到答主的问题:

正如上面所说,int因为其智慧深沉的形象极度符合社会价值观,故此倍受人们青睐,于是讨论和攀附的人必然就多;而esf则因其肤浅且华而不实的刻板印象不得不生活在mbti圈子的底层,甚至还时不时地被拿出来鞭尸。

对于题主所观察的舆论现象的解释到此为止。


以下部分和题主的问题直接相关

由于其功能组的影响,int们的主要兴趣在于解释或改造世界,更倾向于发展处理感官信息整体的模式(直觉功能)以及解构事物规律(思考功能)的能力,意识反映的多是客观世界的背景印象与相互联系,即所谓「真理」;esf多著迷于客观世界的刺激或客观世界的刺激造成的主观感受,并能够熟练地使用价值判断分析它们。他们倾向于发展使用五感感受外部世界(感觉功能)以及使用价值观处理事务(情感功能)的能力,其意识主要反映对过去和当下产生的感官信息,以及处理和情感价值有关的经验的模式。

ps:根据正统mbti的理论,p和j的差别虽然表面上就一个字母而已,其实内里非常之大。因为题主显然要的是一个大概的理解,所以我就说得概括一点。

细化的区别可以去看书。

其实真不建议深挖,做些回报率更高的事比较划算。

想到再更。


①内向I与外向E的对方

②理论N与实践S的对立③理智T与情感F的对立④混乱P与秩序J的对立

在以上四组倾向中,每组选出一个个人擅长的倾向来组合成一个人的mbti类型。统计数据告诉我们,这四组,尤其是第二组,在人群中分布相当不均匀。结果就是,int~成了了人群比例中的少数,esf~就成了人群比例中的多数。(此处应该加上int~内心OS:你以为我们乐意吗?我们也不能控制我们自己啊)

esf~肉眼可见的庸俗

int~肉眼可见的怪胎

esf~在现实中快乐的活著,他们广交朋友,看流行的电视剧,穿时髦的衣服,光鲜亮丽的活在舞台之上。顺便地,再鄙视一下那些int~呆子。你瞧那个怪胎,除了成绩好,什么都不会。光看书有什么用啊,还不变成一个书呆子!哼,你看esfp嘴巴多甜,多会玩,天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那些int就知道死读书,生活真娘得无趣。你看esfj多会察言观色多会来事儿,多会照顾人,那些int嘴巴真毒,就不能照顾一下别人感受吗?

回答好像跑题了。。。

内向外向差异到不是很大,真正对个人影响大的是第二功能,其次第三功能。第二功能是S的可以让内向的ISFP、ISFJ愉快的参与到人群的活动当中,部分ISTP可能还有点儿小别扭,但入世生活对他们一点都不难。第二功能是n的可以让一个外向的entp也看起来像一个内向的人

所以只讨论nt和sf的差别

N:你就不能考虑长远一些吗?

S:想那么远有什么用,能不能实现都不好说

S:你咋这么笨手笨脚?这么明显的细节瞪大眼睛看清楚了

N:在哪里?我看不到~

N:快回来看书,把理论掌握了才能据此分析实际

S:理论好无趣啊,理论和现实都不一定相符,不如出现问题直接解决

SF:新上映的那个爱情电影好感动噢,期待那样的爱情,死nt那种人不会理解的,他们完全不懂

NT:哪儿有趣了,还不如故事版来得有趣,你看浩瀚的宇宙,你看非洲大草原上的精彩纷呈的动物世界SF:(回个白眼)

SF:亲爱的,看我新发型、新衣服好看不

NT:好看好看~SF:你眼睛都抬起来看我NT:好看~你上个发型什么样的?NT:这么做是不对的~SF:这世界上有什么公平与正义?谁相信这种虚无的东西


面对这个实验打开的迷雾世界。在现有答案的种种「尝试」下好像还没有实地性的观测(比如快速向迷雾扩展的泡沫信息,由于承载有限,虽然接触到了存在,但反馈是很差的;比如飞天的无人机,虽然可以收缩性的抓取一大片领域,但资料对感觉来说不太友好;还有财大气粗的私营企业自主开发的探测工具,相应的,要得到他们到手的信息是有条件的)。还有对探索者嘲讽。

但,笔者认为这个实验是有价值的。

心理内外倾向、感觉直觉、情感思维、这些好像都是得到肯定了的辞汇。那么,就由这些构成的融合实验的结果是值得期待的。

本人想做个小实验来解答这个实验,按著老路一点点分析世界的本源构造,而不去考虑,比如去掉i后nt是什么。

中层信息指词语的释义。

人是一切词语的量度。

—i.e—生存生态

去掉泡沫信息,直面对外展示的本来,应该可以用一些信息来代表i.e。由原中层起到支撑的信息知到的可以识别匹配出:(i穴居)(e迁徙)

—s.n—众妙之门

由原中层信息启发,本人认为,n相对于s更知性,更「延迟满足」于不同处等。那么:(s吸收)(n消化)

—f.t—理智现世

由中层信息本人觉得大概感情相对思维原质,但应该更直观。那么:(f咀嚼)(t吞咽)

[esf]—迁徙 吸收 咀嚼

图腾:牛。

类似于迁徙的物种在适宜的环境(社交)啃食一次性新鲜的草料(内外相对变化,以自身而得意义言缺乏周期储存)在自身性状影响下吸收(肠道或者细胞壁选择性循环,也就是基础材料的性状表现)后再咀嚼然后排除不需要(状态的适应)状。

换句话说,显性文明构造在显形的期间被捕获后打散吸收的各零部件对自身有引力的留,其余舍弃。或许轻巧肤浅。

[int]—穴居 消化 吞咽

图腾:蜘蛛。

类似于纳入收集范围(所谓意义的自身性状发起的挑选,独处时的性状)的经过消化(烧烤、撕扯、剥皮、注毒,复合型)后能同化为身体器官(复合型)的食材保留组织的(所以可以持存周期)无差别(有差异,界限)吞咽(形状性,外在原始态,所谓客观)状。

换句话说,隐性文明存在著本身解释的触觉去理解各零部件的不同材料来编排不同的性状。或许扭曲晦涩。

初步素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