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倚天》正在熱播,新《神鵰》早已殺青進入後期製作等着開播,而新《天龍》也正在爭分奪秒拍攝,後來新《小李飛刀》翻拍的消息也被確認,最近,又有消息爆出,新《鹿鼎記》即將開拍。

金庸劇翻拍氾濫,《風雲》《天下第一》卻沒人翻拍,只因4個難點

金庸劇翻拍氾濫,《風雲》《天下第一》卻沒人翻拍,只因4個難點

金庸劇翻拍氾濫,《風雲》《天下第一》卻沒人翻拍,只因4個難點

金庸劇翻拍氾濫,《風雲》《天下第一》卻沒人翻拍,只因4個難點

而其實在去年,還有新《連城訣》的翻拍立項公示表流出。

金庸劇翻拍氾濫,《風雲》《天下第一》卻沒人翻拍,只因4個難點

這兩年金庸劇的翻拍簡直一發不可收拾,金庸那幾部劇被翻拍了個遍,深刻印證了“金庸養活半個中國娛樂圈”。也不知道金庸方的版權費收得手軟不?而近年古龍的劇也被大量翻拍,比如新《邊城浪子》、《陸小鳳和花滿樓》、新《小李飛刀》……

雖然說金庸古龍是武俠兩大宗師,作品優秀,但是就沒有了可以和他們比肩的武俠電視劇嗎?只怕不是!至少在十多年前,有兩部武俠劇在知名度、質量方面不弱於金庸古龍經典武俠劇。它們就是《風雲》和《天下第一》。但是似乎熱衷翻拍的製片方們,卻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對這兩部劇選擇了視而不見,不去翻拍不去碰,爲什麼呢?

金庸劇翻拍氾濫,《風雲》《天下第一》卻沒人翻拍,只因4個難點

金庸劇翻拍氾濫,《風雲》《天下第一》卻沒人翻拍,只因4個難點

說到這裏,可能有網友說,《天下第一》不是開機翻拍了嗎?NO!不是,因爲爆出開機照的,不是我們所說的《天下第一》,而是根據網絡小說《我們只做正經鴨子》改編的《天下第一》,不是我們十多年前看的那部《天下第一》。

金庸劇翻拍氾濫,《風雲》《天下第一》卻沒人翻拍,只因4個難點

金庸劇翻拍氾濫,《風雲》《天下第一》卻沒人翻拍,只因4個難點

金庸劇翻拍氾濫,《風雲》《天下第一》卻沒人翻拍,只因4個難點

回到正題,別看《風雲》和《天下第一》這兩部劇似乎都跟那些經典金庸劇一樣經典,完全可以和翻拍金庸劇套路一樣來翻,其他它們在翻拍上至少有四個難點:

首先:《風雲》和《天下第一》都是大咖雲集,《風雲》有趙文卓、何潤東、陶紅、蔣勤勤、千葉真一、孫興等,《天下第一》有郭晉安,霍建華,葉璇,李亞鵬,黃聖依,高圓圓,陳怡蓉,鄧超,劉松仁,湯鎮業,張衛健,陳法蓉、李建義、倉田保昭 、李思蓓等,由王晶監製、鄧衍成導演、程小東武術指導,可謂“神仙陣容”。這兩部劇的檔位確實太高,要儘量靠近前版都需要太多的資源,而且可以想見,翻拍後必定被粉絲罵慘,翻拍起來費力不討好。

金庸劇翻拍氾濫,《風雲》《天下第一》卻沒人翻拍,只因4個難點

金庸劇翻拍氾濫,《風雲》《天下第一》卻沒人翻拍,只因4個難點

金庸劇翻拍氾濫,《風雲》《天下第一》卻沒人翻拍,只因4個難點

其次:知名度不如金庸劇。也許對於我們很多80後、90後來說,這兩部劇在心中擁有崇高的地位,堪比那幾部經典金庸劇。但是它們知名度始終還是遠不如金庸IP,在華人世界,金庸武俠IP是可以和“四大名著”IP並列的大IP之一。對於片方來說,因爲金庸的廣泛受衆,就算拍成2.6分的新《笑傲江湖》那樣,始終都還是賺的,就算被罵,收視率都有保證,廣告費還是妥妥的。而在武俠受衆增加大量00後人羣的市場下,翻拍知名度遠不及的《風雲》和《天下第一》,風險比金庸翻拍大得多。對於製片方來講,這是一門投資生意,自然要選擇風險小的。

金庸劇翻拍氾濫,《風雲》《天下第一》卻沒人翻拍,只因4個難點

金庸劇翻拍氾濫,《風雲》《天下第一》卻沒人翻拍,只因4個難點

第三:演員太貴,做不出這兩部劇需要的特效。這是一個演員片酬畸高的環境,雖然相關部門不斷加大對演員畸高片酬的整治,但是整治效果必定有滯後效應。目前的演員片酬還處在過高的水平,這也使得製作成本大部分花在了演員片酬上。而《風雲》和《天下第一》,需要大量的特效製作,尤其是《風雲》,沒有特效或者5毛特效,都會讓翻拍遇到問題——《風雲》的很多劇情推進,都需要在特效的基礎上才能推進。經費大部分花在演員片酬上後,是沒有充足的經費製作這些特效的。

金庸劇翻拍氾濫,《風雲》《天下第一》卻沒人翻拍,只因4個難點

金庸劇翻拍氾濫,《風雲》《天下第一》卻沒人翻拍,只因4個難點

第四:深度不夠。金庸小說的主題一言蔽之,是“俠之大者,爲國爲民”,是符合一些價值觀的鼓勵方向的,而《風雲》作爲漫畫改編,更多追求是網絡小說那樣的“爽”,在思想深度上不夠,在價值觀上存在一定的偏差,這會使得在審查上也存在一些風險。

正是這些原因,使得大家都一窩蜂的翻拍金庸劇。但是從文化多樣性、“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角度來說,這種現狀是利於多樣性發展的。觀衆需要消費的是多樣的、有營養的藝術作品,如果總是炒冷飯的翻拍劇充斥屏幕,不僅僅損害的是行業的原創力,更是對觀衆消費多樣性的藝術作品的權利的變相剝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