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我专心地重读了朱少麟作家的"伤心咖啡店之歌"。

那时的时空、那样的台北、那样的闷热灰暗,似乎与现况相去不远,
在某些事物上似乎可能还更糟,
女主角马蒂的遭遇与我有些雷同,
读来更有一种投射性的悲伤处在其中,
马蒂的大学同学琳达在伤心咖啡店告诉马蒂,她是显性的社会适应不良症,
我顿时为我的一切低落与不安找到罪名,
只是,难道这真的是一种罪吗?
又或者只是一种不与之相同呢?
但在群体生活的社会中,
想逃出腐败的气息又该怎么做呢?

曾经,我也梦想著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家小小咖啡店,守著一室咖啡香简单生活,
只是梦想无法实践就只能还是梦想,
我总想起邱妙津说的最想要的永远也得不到,这样的提醒很伤却也再现实不过了。

所以我越来越少提到我所渴望的,
当别人要求你的无法达成时,
便不再有人在乎你所想要的,
身边的人都照著社会期望前进,
环顾身旁,怎么只剩下自己还困在原地,
因害怕这社会、害怕长大而迟疑脚步,
有些事,简单与困难,其实在不同人的心里,定义天差地远。

而自由,或许飘渺到抓不住些微,
也可能深植心里深处却未曾察觉,
当闭上双眼,全心倾听那打进心底的海声,
蔚蓝的海也跟著流进充满干涸苦涩的内心,
我想,在这个时刻,我是真正自由的。

立春,
春天到了,
我最爱的冬天要离开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