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季節天氣變化無常,時而是高溫,太陽暴晒的天氣,時而又是大雨傾盆的連續降雨天氣。高溫和雨水連番轟炸,受涼感冒發燒的人不在少數,加上外感侵襲,許多人咽炎就犯了。辦公室里好些男同事最近清嗓門的聲音也此起彼伏,總說覺得嗓子不清爽,有點發癢,老想咳嗽一下,清清嗓門才舒服一點。其實,這有可能是得了慢性咽炎。有了慢性咽炎怎麼辦,很多人第一聯想就是「有病吃藥」,咽炎毫無疑問也是病,需要吃藥,但是吃藥真的就能好嗎?很多人吃了葯並沒有好轉,到處求醫問葯,用盡各種方法,甚至到了盲目治療的階段,那麼慢性咽炎能長期吃藥嗎?專家提醒,慢性咽炎長期吃藥必然會有4大困擾!

1.長期吃藥直接給身體帶來負擔。

大家都知道「是葯三分毒」,因為葯在治咽炎的同時也會把對身體有益的細菌誤傷,並且這種傷害是不可逆的,長期以往必然會引發不適癥狀,就會出現「東牆未補,西牆又倒」的尷尬。當然,有了咽炎,在需要的前提下,吃藥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吃錯藥,生活中在遇到別人莫名不在狀態或者不對頻道時我們經常調侃別人「你吃錯藥了」,看似玩笑的一句話,其中暗含很多道理,吃錯藥的問題不是小事兒,長期吃藥的人身體必然不會健康,一定是看上去弱不禁風、老弱病殘的狀態,因為葯本身就是折磨人身體的玩意兒,葯本身與身體並不友好,葯進入身體消化的同時身體也在反抗,二者是相衝的。現代社會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增強,越來越了解到吃藥傷身,開始轉為用十個老頭這樣的食療茶療一類的康養產品。

2.咽炎的特殊性,不適合「速戰速決」方案。

眾所周知的是咽喉是身體吸納的重要通道,中國有個詞語叫做「咽喉要道」,可見咽喉的重要聯絡地位。另外咽喉也只是經過之地,不宜久留,也不能久留,不然就會引發阻塞。即使在吃藥的時候也是通過消化系統消化之後,把消化後的「藥物」整體運輸到身體里,真正到咽喉部位的少之又少。咽喉問題在中醫看來屬於「上三焦」問題,用藥有「上焦如羽」之說,就是上焦部位的疾病治療起來用藥要像羽毛那樣輕盈,劑量要少,使用頻次要多,以「潤物細無聲」的式潛移默化。對於這種咽喉問題,中國的茶療再適合不過,首先可以少量使用,另外多頻次的條件依然滿足,採用對應原料的聲力茶咽炎茶療是解決慢性咽炎問題的慢方案,不疾而速,雖慢猶快。

3.長期吃藥,帶來抗藥、藥物依賴等諸多問題。

對於長期吃藥的人,身體是必然吃不消的,最直接的影響是產生藥物依賴,甚至抗藥性,長期吃藥有點類似過度治療的道理,現代相關部門提出「能吃藥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原則,這點與幾千年前戰國時期的《內經》,《素問·五常政大論》主張的:「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十分相似。也與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專論食治主張的「為醫者,當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葯」不謀而合。早在幾千年前古人已經認識到的養生智慧,我們現代人須要重新拾起來,能不吃藥就不吃藥,萬不得已的前提下更不要長期吃藥。咽喉問題同樣不適合長期吃藥,能食療就食療,能茶療就茶療,儘可能的去非藥物治療,而不是盲目用藥。

4.吃藥帶來心理壓力,勝過咽炎本身的危害。

在心理上定期吃藥的人很容易產生心理聯想,經常吃藥的動作行為,也無疑不是在定期提醒自己「我有病」的心理暗示,長此以往,真的會病。怕疾病,比疾病本身更可怕。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有個缺漏遺忘,哪次忘了吃藥,必然會心理譴責自己,「我怎麼把吃藥這麼重要的事給忘了」或者家人的嘮叨「你怎麼吃藥都忘了」等待,無疑不是心理壓力。除非咽喉炎除是急性那種,不然你吃藥也就能當急用,長期吃藥會自我感覺到效果越來越小,甚至到最後自己都想放棄。

針對慢性咽炎,西醫一般使用消炎藥為主,但是抗生素葯類對細胞的破壞力很強,會抑制口腔內正常菌群的生長,而且用久了還會有抗藥性。中醫則從整體出發,從殺菌消炎,化痰止咳開始著手,相對來講國人更青睞一些本土的方法,畢竟這是古人一直沿用適合本土人的傳統方式。不管是用茶療、食療,還是針灸、刮痧等方法都盡量少吃藥,更不要長期吃藥,畢竟葯不是飯,沒有營養,不能飽腹,有的只是與身體細胞對抗的成份,甚至還會對身體有不可逆的傷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