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引力

    Alfonso Cuarón’sGravity。艾方索.柯朗的《地心引力》

    注意:本文有严重剧透!

  地心引力(Gravity)2013年上映的美国电影,由墨西哥籍的导演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ón)所拍摄,基本上是一部一个人独挑大梁的电影,怎么说呢?因为全片九十一分钟,主要是在描写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所饰演的莱恩.史东(Dr Ryan Stone)的求生故事,而乔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演的科沃斯基(Matt Kowalski)在进到国际太空站前就牺牲了。

  此部电影乍看之下就是一部太空灾难片,大量的碎片击烂了探索号,只剩下两名太空人跟一个喷氮气的太空背包;到了国际太空站后只剩下女主角一人,太空站失火,紧急乘联合号太空船逃了出来,却迎来第二次的撞击,然后发现没有燃料、没有动力;最后才终于到了中国太空站,乘神舟号回到地球。我在看这部片时全程处于紧张亢奋状态,因为剧情紧凑且迷人,不过若你以为也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娱乐片那就大错特错了;更深入地去观赏细节,这部电影充满了人生的意义。

  「一个空虚的人漂浮在毫无意义的宇宙」,这是我听阳明大学杨副教授讲的这部电影的刊头,看完电影你就会知道这句话如何说了,当然,宇宙不会是无意义的。她是一个失去女儿的母亲,当在宇宙中遇到了劫难,她期待有人能救她,但救了她之后,她却感到空虚了,不知道她为何会想要活下去,想要回地球?她失去女儿之后,下班了却在外头开著车闲晃不回家(wanderer),感觉像是个无家可归(homeless)的人,麦特问她家在哪里而她如此回答著。有了家,才会想回家,但是莱恩找不到回家的意义。

  随著她终于进到了国际太空站,再脱掉了太空衣之后,蜷缩著身体,我一看到这幕就很清楚地意识到了,当人在寻求安全感时,就会缩成我们在妈妈体内的样子。每个人都一样,那是自然而发自内心的行为,我难过的时候也会那样蜷著身子盖著被在床上哭。

  在船舱内,她发现燃料用尽,似乎是没有其它办法了。她降低氧气的压力,准备要自杀,只剩下无线电里传来的狗叫声。身为一个护理系的学生,看到这里就会想起一个临床上的大难题:自杀的病人被送来医院到底要不要救?既然他已经想要死了,自己都不尊重生命,当然是不要救啊……真的是这样吗?或许是那狗叫声唤醒了她与地球的连结吧,她的幻觉也让她彻底地醒过来,充新调整氧气压力,稍稍找到回家的意义,对于女儿的死不是她的错,要学会放下。

  人只要活著,都会问「意义」的问题。自杀的人正是对于活下去的意义无解,所以选择自我了断;又或是人只有在生了大病后或是死前才能真正地感受自己正在活著,先前的庸碌与奋斗或成就完全没有在此时发挥出一丝活下去的勇气。而她一个科学家从未祷告过也没被带祷过,却在自杀时发现想要祷告,那是因为人的潜意识里总会连结到「神」,所以这是人的信仰才能解决的问题—只有信仰才能解决我们所问的意义的问题。回到自杀该不该救的难题,也许我们该回答的自伤者的问题是:那我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找到了题目的根源,我想我的答案是该救,等救活了他等他问了「活下去的意义?」时,再去帮他找一个信仰,找耶稣、找阿拉、找观音、抑或是找到一个心爱的人,找到一个他所能相信并依循著的目标,找到活下去的意义。而莱恩也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她是有家的,而且她是想要回家的,地球上的狗叫声著实地提醒了她,那个家是在地球上。

  电影到了尾声,看到她在地球上又站了起来,我的内心是感动的。然后我会知道,地心引力这片名是极富意义的,不只是在描述地球如何地拉住轨道上的卫星、太空站、外空人,也是在说著莱恩如何找回生命的重心的故事,同时让我们期许,找到能拉住自己的引力。有了家,才会想回家,而这是现在对我来说最大最大的引力了。

 

   地心引力海报--乔治克隆尼 地心引力海报--珊卓布拉克  

附上电影预告片连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iTiKOy59o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