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4

在谷关大道院过了一晚后,竟天真地以为自己功力大增,一早驱车前往松鹤部落,准备由松鹤部落直攻八仙主峰并连走唐麻丹山,完成八唐纵走

 

07:47AM松鹤登山口

在台8线23.2K处转入松鹤桥,经博爱国小直行到底,我选择将车子停放在松鹤社区活动中心广场边。

 IMG_6207

 

出发前双手合十跟土地公祈求今天行程平安,经阿娇姨的店右转上行到底,取左行经拦沙坝后再右转,约50M就可以看到红色屋顶的民宅。

IMG_6208

IMG_6211  

IMG_6210

IMG_6217

IMG_6224  

 

民宅前方有块小空地可以停放几部小轿车,在步道旁的铁桶就是网友所说往八仙山松鹤登山口必经的点。

 IMG_6225

IMG_6226

 

经过四个大型铁桶,在碎石子路边可以找到一支倚靠在树上的指示牌,上头字迹模糊,似乎一边写著谷关,一边写著「往台电上线」,究竟往台电上线是何意思,在山友分享的网路文章里没人提到。不过,在登山口提醒由松鹤攀登的山友返往需要10小时,也足够催促我赶快进入登山口。

IMG_6227  

IMG_6231

IMG_6232

IMG_6235  

 

08:05AM 097号电塔

MIT台湾志纪录熊登谷关七雄之八仙主峰时,也是选择由松鹤登山口进入,影片中理事长大哥,曾经说过:会经过两座电塔.....。果真,才经过数分钟,我就看到第一座电塔,或许也因为太顺利了,慢慢放松警觉心。

IMG_6237

 

在我拍下横跨在大甲溪上的松鹤桥,有两位山友也钻出了林荫。没想到今天我会遇到有山友一起由松鹤攀登八仙主峰。

IMG_6240

IMG_6242   

 

08:22AM 049号电塔

山友的脚步飞快,一直走在前头,我差点跟不上。

 

 

一下子就抵达理事长口中的最后一座电塔,原本以为我会跟著这两位不期而遇的山友一同爬上八仙山,没想到一过最后一座电塔后,两位山友随即往回走。

发生甚么事了? 走错路了吗? 我问道。

路是没错,只是我们今天只是来探路,过几天我们才会带一群朋友正式来走这一段,刚刚看了一下,路迹很明显,我们要再去唐麻丹山的登山口探一下路.......女山友回答。

IMG_6243

IMG_6246

 

这下子,整个山林里又只剩我一人独行,原本的小确幸只维持20分钟。

 IMG_6248   

IMG_6249

 

10:43AM 3.1K叉路口

如同女山友所言,沿路上的布条标示都很清楚,桃园镰刀登山队留下了两个休息点标示,我都顺利找到,不过一个人在山林中虽然不至于迷航,但是到底离八仙山主峰步道的交叉点还有多远,我却一无所知,我算著时间早已超过健行笔记所提供的资料,却连主线步道也没看到,心中不禁开始怀疑是否有走错路,虽然沿路都有依循布条前进,是否我正在林里兜圈子却不自知。

IMG_6250 

IMG_6256  

 IMG_6262

IMG_6266

IMG_6267  

IMG_6273 

 

经过143分钟,我终于看到迷雾中有座木造的栅栏,这是在谷关七雄主线步道上常见的设施,目的在于让山友尽量走在主线步道上头,不要走捷径之用。

 

IMG_6276

 

我整整比健行笔记上迟了43分钟,才完成这段步道,今天的一开始太顺利,导致我没有警觉到危机的存在。我边走边告诫自己。

 

10:57AM 3.5K凉亭

切上主线步道,心中放下一块大石,虽然才早上11点,雾气已经垄罩在山林里。

 IMG_6277

IMG_6280

IMG_6282

 

我看到3.5K的凉亭,完全确定我是没有迷路的,因为MIT台湾志当天就在这个凉亭旁扎营,而且他们走我刚刚走的这段,也花了不少时间,抵达这座凉亭时已经是晚上9点。

IMG_6284   

 

今天亭子的一侧用防水布遮起来,座椅上摆放了一个小枕头,似乎最近有人在凉亭里过夜,相信这里入夜后气温应该相当低。

IMG_6286

IMG_6287

IMG_6290  

 

11:28AM 4K

走在主线步道上,不用再倚靠沿路的布条辨识路径,步道上每0.5K的里程碑标示,还有人工化的步道修筑,都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有偏离步道。

IMG_6292

IMG_6294

IMG_6297   

 

11:51AM 4.5K

距离三角点只剩1.7KM,海拔高度也接近2000M。此时,雾气愈来愈浓,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看来八仙山不只一位神仙,所以不用到午后,山中自有仙气垄罩。

IMG_6300

 

IMG_6302   

IMG_6301

IMG_6303

IMG_6304

IMG_6305  

IMG_6306

 

12:29PM 5K

八仙山主峰步道全长6K,我选择在5K处做休息并午餐,从早上8点走入松鹤登山口,已经过了4.5小时,除了一开始遇到一对山友外,多半的时间都是一个人走在山林里。

 

IMG_6307

 

我坐在阶梯旁,拿出一个馒头,这是我今天的午餐,似乎有人由山顶走下来。

你准备要下山了吗? 经过4小时的自言自语,第一句开口问山友的话。

是的! 今天也是我完登谷关七雄的日子。准备下山的山友说。

真是恭喜你了,我今天爬完八仙山还有3只雄要抓。我说。

继续跟下山的山友交换八仙山上头的状况,山友就离开,本想山林又恢复原本的宁静,没想到两位山友却追上我的脚步,更正确地说,应该是追过我的脚步,我不再啃馒头,连忙追了上去,这两位脚步飞快一下子就不见踪迹。

IMG_6309   

IMG_6310

IMG_6313

 

01:13PM 流笼头

我在流笼头才追上山友,他们也对这个设施充满好奇,停下脚步一边休息一边阅读林务局所立的解说牌。

IMG_6314  

IMG_6315

IMG_6323

IMG_6325   

 

01:23PM 绿色地毯

八仙山主峰步道过了5K后,多为平坦的步道,林相景观大为不同。

IMG_6330

IMG_6331

 

接近5.5K里程碑前,步道两侧覆盖满绿色松萝地衣,连同树干都包裹著翠绿色衣,宛如电影魔戒中的场景。

IMG_6332   

IMG_6333

IMG_6334

IMG_6335  

 

IMG_6338

IMG_6340  

IMG_6347

IMG_6351

 

 

01:37PM 八仙山主峰,海拔2,366M

带著雀跃之情,透过树间的光线,我终于走到了八仙山三角点。

IMG_6354

IMG_6355

IMG_6356   

IMG_6357

IMG_6358

 

三角点旁有座凉亭,在谷关抓过几只雄后,都发现步道沿路上的凉亭都会有人过夜的痕迹,很有趣的是,在八仙山三角点旁的凉亭却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IMG_6362  

 

在凉亭休息、聊天的过程,我也没闲著,还记得早上自松鹤出发时,我立下的行程:八唐纵走,健行笔记上头所写的路线,是由八仙山主峰连接到2176峰,而我在三角点旁的平台四处寻找山友会留下的布条,似乎只有在靠近步道这头有看到一个红色布条。

那你今天还要连走唐麻丹山吗? 山友问。

我想不会了,今天走得有点慢,而且山林里都起雾了,我也不敢在一个人继续走下去。只是我也不想按原路回松鹤登山口,早上一个人走著走著,都有点怕了,我还是由八仙山森林游乐区下山好了。我说

那你可以搭我们的便车,我载你回松鹤部落牵车。山友说

真的吗! 那会不会太麻烦你们了。我说。

 

就这样,一早误打误撞,一个人从松鹤爬上八仙山主峰,很幸运地,遇上好心的山友同行并载我回松鹤部落。

 

02:00PM 下山

整座八仙山,下午就任我们三人遨游,一路上分享爬山心得。其中一位山友得知我喜欢看书,尤其偏好有关健行登山类的书籍,提到了一个德国人雷克所写的《徒步中国》一书,书中描写雷克这位德国人200711月自北京出发,花了一年的时间走到了新疆乌鲁木齐,总共走了4646公里,纪录下沿途的所见所闻及自己的心得。我当下表示,我印象中在书局有看过这本书,还挺厚的一本书,我答应山友回到家后,会找时间上网找一下这本书的资料。

IMG_6371

IMG_6375

 

在山中遇见喜欢爬山又有共同话题的山友,6K的下山路很快就完成了。

IMG_6386

IMG_6394

IMG_6405   

 

05:08PM 八仙山森林游乐区登山口

由于自不量力的决定,早上选择了由松鹤登山口入山,下午由八仙山森林游乐区下山,反倒让我第一次走进森林游乐区里。

 IMG_6407

 

几年前,我曾经看过一份资料,提到台湾在日据时代有三大林场,而我很容易猜到其中两个:宜兰太平山、嘉义阿里山,但是第三个林场,我始终不知道,直到我google后,才知道台中八仙山也是三大林场之一,只是伐木规模及时间都小于前两个。我对山友说。

八仙山,在台中可是知名的中级山,我虽然今天也是第一次爬八仙山,但是对八仙山森林游乐区可是来过很多次。山友说。

 

今天不仅完成四座谷关七雄,也是我终于走完日据时期三大林场。然而,我发现这三大林场都有个共同的特色:水气都很重,接近午后整座山区就会被一层厚厚的浓雾覆盖,或许也是这个原因才能复育上千年的巨大神木。

 

开心小馆 牛肉面

搭著山友的便车,车子经过丽阳特战中心前。

你知道这边有家小馆的『葱油饼』很好吃,不过小馆不在路边,需要岔出去几公尺。小馆是由一家KTV改建而成的,很好找......山友推荐。

真的吗! 这离我住的大道院很近,我等等来尝尝看。」我说

 

山友送我回到松鹤部落的社区活动中心前,我们交换了Line ID,相约下回找不到咖爬山就约一下。我的车子就停在土地公庙旁,先谢谢土地公今天的保佑,我驱车前往山友口中的小馆。

 

丽阳特战中心附近有几家杂货店、便当店,是我这天打牙祭的地方,但是我总是把车停路边,东西买了就离开了,就没走进去巷子里。

 IMAG3426

 

我沿著唯一的一条小巷走去,真的发现一间白色的建筑物矗立在庭院里,很突兀。

 IMAG3429  

 

我走进白色建筑物,小吃店里头的装潢更令我惊讶,一整个KTV的风格,顾客坐在沙发里吃著餐点,这时若有人有勇气走上舞台拿起麦克风,就是歌厅秀场景啰!

 

我走到点餐区,选择了.....牛肉面.....,因为我现在超想吃.....肉的!

 

老板,你这家装潢超有梗的。我说

其实我们以前是做KTV的,这几年才只做餐点,不做KTV了,所幸就利用原本的KTV场地做餐饮。老板说

 IMAG3430

 

这样经营餐厅,也是一种特色,不是吗! 而到底这家店的葱油饼......,请继续看下去。

  

八仙山之前世今生

八仙山因海拔约八千日尺,原拟名「八千山」,之后以较典雅的「八仙山」名之,为谷关七雄之首,以健行的步伐来回约需8小时,步道前半段坡度较陡,上了棱线后一路平缓,全程走在林荫中,植被由常绿阔叶林进入四季变化明显的针阔叶混合林,四季景色缤纷多变。

IMAG3422  

八仙山是台湾过去重要林场之一,步道上留有许多伐木遗迹,平整的林道即是当年连输木材的铁道。

IMG_6376   

 

 

里程:单程6公里 所需时间:8小时(往返)

由松鹤登山口出发,全程13公里,爬升1,655公尺,来回约需550∼650分钟。由松鹤部落上登,因为无里程碑指示,容易迷路,需由有经验者带领,并做足准备功课。

八仙山位于十文溪与佳保溪汇流其间,为日据时期三大林场之一。传统登山口附近因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已辟为国家森林游乐区,保留有早年的林业人文历史风情。

(资料来源:健行笔记)

IMG_6337

 

八唐纵走

从谷关七雄之首「八仙山」,连走到七雄老么「唐麻丹山」,称为「八唐纵走」,是谷关七雄里最精典、最具挑战性的路线。

八仙山可从松鹤部落及传统的森林游乐区登山口二地攀登,而唐麻丹山,也可从松鹤部落或传统的谷野会馆(里冷部落)登山口起登。几年前,有山友开发以松鹤部落为中心的八唐纵走O形新路线,可免去八仙山森林游乐区的接驳与门票费用。全程约15.4K,落差约1800公尺,极具挑战性,很快就跃身为中部地区,最受欢迎的中级山纵走行程!

(资料来源:健行笔记)


八仙山森林铁路

日治时期,1915年八仙山林场进行开发,仅次于阿里山1906年与太平山1914年。1916年设立八仙出张所,从此与太平山、阿里山并称台湾三大官营林场。原本八仙山本线之山地铁路配合大甲溪河水运材,1917年八仙山林场使用森林铁道运材,运材索道横过合欢山支脉最高峰白姑大山南腰,利用运材索道与山地铁道衔接,山地段铁道用火车运材,行驶于八仙山、新社、东势、及石冈之间。

1924年,石冈土牛至丰原的台中轻铁台车轨道,升级为762mm的铁路运输体系,1927年营林局收购该铁路成为平地段,正式连接平地段与山地段铁路。不过,八仙山林场在1959年八七水灾的破坏之后,1963年起林务局结束八仙山地区直营伐木,剩下的蒸汽火车也送到罗东森林铁路使用,业务转交1958年成立的大雪山林业公司,也如今只剩八仙山森林游乐区。

(资料来源:苏昭旭老师的全球铁道视野部落格)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