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公主》和「旭.甘丝柏格」

 

Princess Toyotomi - movie poster.jpg  

 

坦言,我是因为冈田将生的关系才开始留意日本作家万城目学的作品。

 

汗颜,真的。

 

无疑我跟一般粉丝没分别,纯粹因为追随心爱的演员而对他有份演出的作品感到兴趣。(滴汗)

 

刚刚在五月二十八日在日本上映的电影《丰臣公主》便是改编自万城目学的原著小说。

 

在电影中,冈田将生饰演原著小说的「旭.甘丝柏格」。在小说中,「旭」是一名绝顶聪明的日法混血美女会计调查员,皮肤哲白,身高接近180。由于个子太高,常常一头撞上天花板。

 

基于在日本难以找到一位身高接近180的女演员担任「旭」的角色,于是电影导演和编剧便顺理成章将角色化为男生,并且找来身高181、皮肤绚丽的冈田将生来饰演这个在电影/小说的末章中不可缺少的人物。

 

就在五月初,适逢遇上香港的劳动假假期-扣除了每天六个小时睡眠时间、扣除了上班、扣除了吃饭、洗澡以及其他无所事事的时间-就在那三天之内,我大概用了二十句钟左右便完成阅读整查本《丰臣公主》的原著小说。

 

好看,真的很好看。

 

之所以能够这么快便完成阅读《丰臣公主》,原因是-这本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来自会计调查局的检查官,他们的故事跟Pika本业有关的作品,读起来的时候也得心应手。

 

翻看了几页后,已经爱上了《丰臣公主》。故事中谈到会计调查员的生活细节,下工场做审查时的认真,以及「每天都『泡』在工作里」的无奈等等,看得我会心微笑之际,更带著热血沸腾式的傻笑。

 

容许我借机发表牢骚 ^/^ 

 

会计调查员呢,嗯,是「铁人」。

 

每当要开始新个案(open job),会计调查员(普遍另称「审计师」)便会擦动内在的小宇宙自自然然地埋头苦干,翻阅一个又一个厚厚的box file,核对一连串有理说不得的数字;更要细心地翻查报告内的文字,不误有诈。有时候亦要带著神经质,一手拿著P&L,另一手则不断按著计算机上的按钮,甚至可以不用看著计算机便能够按出正确数字。还有,每天要带著「一加一是否真的等于二?」的批判性的思考脑袋冲上战场,小心又慬慎。

 

但,本人之所以喜爱《丰臣公主》并不是小说的故事跟会计调查科有关。

 

是历史。

我喜爱历史。是非常喜欢的一种。

 

《丰臣公主》底子里其实是透过会计调查科来解说一个日本人耳熟能畅的历史情谊结。

 

谈到《丰臣公主》这个作品之前,先介绍作者万城目学。

 

***

 

万城目学和他的「关西三部曲」

 

丰臣公主_book cover.jpg    

 

万城目学,日本男作家。出身于大坂,成长于关西一带,毕业于著名的京都大学法学系,现居住于东京。2006年,凭著以「阴阳师的故乡」的京都作为第一本小说《鸭川荷尔摩》的舞台,正式以作家身分出道。同年获得第四届Boiled Eggs最佳新人赏。

 

《鸭川荷尔摩》推出后,万城目学的名字转眼间便成为日本文学界的流行名字。小说后来更被改编为电影作品(2009年),由山田孝之和栗山千明领衔主演。

 

《鸭川荷尔摩》是为万城目学后来独有的「关西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

 

接著《鸭川荷尔摩》的成功和气势,万城目学在翌年发表第二部作品,定名为《鹿男》。

 

话说Pika至今仍未开始细阅《鹿男》,所以打算日后在「墨房」向各位简介。

 

《鹿男》的故事舞台定于关西的奈良,亦是万城目学非常熟悉的地方(见《丰臣公主》中文版翻译小说内独家收录的访问)。这本关西第二部作品推出后大受欢迎,更有幸入选被誉为日本文学界奥斯卡的「直木赏」的入围作品。虽然到最后没有获奖,但作品却是万城目学第一部被改编为电视剧的著作(由玉木宏和凌濑遥担任男女主角),比起《鸭川荷尔摩》还要早一年播放。

 

万城目学在专访曾经提到,他为了当小说家,变成无业游民埋头写《鸭川荷尔摩》时就有所决定,如果第一本小说能够如愿发行,接下来就继续将故事舞台由京都移到奈良和大坂,因为这些地方都是万城目本人的出世和成长的地方;加上它们有著悠深的历史,而其中一段日本人熟悉的历史就更加是关西人几百年以来的情谊结。

 

作为大阪人的万城目学就是带著这种的情谊,在2009年推出匪夷所思的关西第三部曲,也即是《丰臣公主》。

 

万城目学曾经想过,在《丰臣公主》小说内所提到的浩大场景根本不可能拍成电影。

 

然而,他本人也承认,现在的拍摄科技实在太厉害了。在原著小说推出一年后,已经有电影工作者接洽万城目学将这个作品改编为电影。

 

2010年下旬,电影《丰臣公主》拍摄完毕。主要演员包括堤真一、凌濑遥、冈田将生。

 

2011年一月,电影公布在五月二十八日于日本上映。

 

2011年六月,电影即将登陆台湾,并于六月二十四日播放。

 

(有堤叔、有小遥,又有NG Masaki-Wow!好难抵抗!要揪团啊~)

 

***

 

「东京派vs.大阪派」

 

要明白《丰臣公主》这个故事,首先要明白「东京派vs.大阪派」。

 

我家有两个日本达人:一位是我哥;另一位是堂妹妹的老公。无独有偶,前者爱东京的细节含蓄;后者爱大阪的实务色彩。

 

就在最近的一次家庭晚饭聚会,作为新晋粉丝的我拿出iPhone与嫂嫂一同再次观赏NG MasakiNG片段(挥手中),当我们呱呱大笑之际,席中一位日本达人带著「羡慕」的目光提到「呀,这位朋友(冈田将生的口音是标准的东京腔哃。但这个人(指著大泉洋)说话的节奏太快,应该不是东京人啦」EH?! 有点料子啊。说时快那时慢,马上向这身边两位达人请教「东京腔」这一点。

 

是说,起初我只是随便问一问「东京腔」这个话题。(其实我不懂,只是静静地听著两派代表的分析。)

 

说著、说著,大家东拉西扯地谈起不同的话题,突然有人提到「阿妹奢侈的东京-京都-大阪深度游」。(委屈 

 

就在同时有人拍手大叫...

「哗!大阪和东京好不同啊~」大阪派的支持者主动谈起。

 

之后几个星期,我尝试反思著这个话题。

 

谈到东京人与大阪人的不同,例子也多得犹如细沙。常常听到的是「东京人瞧不起大阪人的粗鲁、大阪人不喜欢东京人的虚伪」。

 

又有人说,

 

大阪人著重个人表现,东京人则看重团体精神;

大阪人看重实事求是,东京人著重名誉地位;

大阪人个性开朗豁达、不拘小节,东京人却是羞怯含蓄

 

最明显的例子是:

在大阪这个商业味道浓厚的城市(有没有想念「心桥」?),当地人实务实干,大家都带著行走江湖的性格,因此说话时比较急促、语气比较粗、声调比较豪迈,也因比常常被自视过人的东京人瞧不起。

 

我喜爱吃。

谈起吃,两地文化就更明显。

 

寿司是日本的国粹,沿自江户时期在首都东京吃的寿司讲求精致。手怎样提筷子、怎样握寿司也是一门大学问。在东京,寿司的卖相精致贵为最重要。偏偏在大阪最流行的寿司是箱压寿司,就是把鲔鱼(或者鲭鱼)和米饭放在箱子里,压著木板往箱子压,当然箱压寿司的制作过程也很讲究,但奈何它的卖相线条却是比较粗野,就是欠了东京人非常著紧的丝丝细腻。

 

大阪和东京这一对欢喜冤家有著以上种种之不同,大概是来自几百年前,镇守关西大阪的丰臣秀吉与本是他的家臣德川家康两者之间的恩怨情仇开始的。

 

(以下是历史速说)


时为丰臣秀吉打败北条氏,并占领了当时还是乡下地方的关东,大阪与东京的对立就这样开始了。作为大将军的丰臣秀吉野心勃勃,不时东征西讨,锐气难挡,那个时候的声望扶摇直上。

 

1583年,丰臣秀吉于大阪兴建一座城堡,名为「大阪筑地」。其中天守阁外观五层,内部则高达八层,快速地两年后完成。根据历史文献,秀吉动员的人数足足超过六万人,人数之多「如同蚂蚁进入蚁穴般」。

 

到了晚年,丰臣秀吉为了扩大领土板图,两次坚持出兵征伐朝鲜。多年出战的秀吉大将军亦渐渐年纪老迈。在于担心孤悬朝鲜的七万子弟兵,以及忐忑当时年仅六岁的遗孤子秀赖的心情下,丰臣秀吉一方面强逼以德川家康为首的老臣子发誓以后定会效忠秀赖,另一方面在辞世前托付家老前田利家监视骁勇善战、对政治有谋略的德川家康。时为1598年,丰臣秀吉与世长辞,享年六十二岁。

 

可惜,当秀吉离开人世后十七年,势力逐渐庞大的德川家康便召集全国大名围攻丰臣秀赖和他所居住的大阪城,史上称为「大阪之阵」。在这两次激烈的战斗中(分别为「大阪冬之阵」和「大阪夏之阵」),秀赖与母亲淀夫人,以及身边亲信最后一同躲在大阪城的米仓自杀。其后,德川家康更下令将丰臣家所有男丁不分老幼全部赐死。

 

丰臣秀赖本有一子一女。儿子国松被德川家兵搜出后斩首,至于女儿秀姬则在大妈德川千姬协助下避免一死,却要被迫出家为尼,终身不嫁,从此丰臣家绝后。至于丰臣秀吉一直引以为傲的「大阪筑地」在1615年被德川军烧毁。

 

(注:德川千姬本是德川家康的亲女儿,因著丰臣家和德川家的政治协议,自出娘胎便与秀赖有婚约)

 

德川家康夺取天下后,终结了战国时代并统一全日本,成为征夷大将军。他更加建立丰臣秀吉没法建成的幕府,即是后来的江户时代。

 

镇守关东的德川家康无所不欲其极,彻底地将丰臣家绝后,更加将国家重心移至关东江户,促使江户(即后来的东京)和大阪双方的对立更加加深。

 

经过二百六十四年后,德川幕府最后被推倒,明治维新政府于1868年成立(还记得坂本龙马吗?!)。闻说,当时「维新三杰」的正院参议大久保利通提出的迁都计划,是把日本的首都迁往大阪,但因著在「鸟羽伏见战役」中大阪城又一次被烧毁,于是内阁成员以大阪不适宜日本天皇居住为理由而最后决定迁都至东京。

 

还有,

自从今年三月十一日,日本发生世纪九级大地震后,因著福岛核危机扩散以致冲击著东京的安危,不就是曾经有当地日本人提出要求迁都至大阪吗?啊,这个果真.. ... >.<

 

几百年以来,无论是当初德川家康反悔追杀丰臣家,抑或是近代史上的东京派vs.大阪派的对立,本著两地历史、文化和思想上的差异,相信你只要随便找任何一个日本人问一问,他/她也会有自家一套的意见

 

以上就是日本人历史以来所执著的「东京派vs.大阪派」话题。

 

***

 

既然我们不能时光倒流,来自大阪的万城目学于是借以《丰臣公主》成为一个他自家一个为大阪的「平反」舞台。

 

是说,电影《丰臣公主》跟原著小说有许多、许多不同的地方。

 

丰臣公主_cross over.jpg    

 

网上爱戴Pika的朋友们已经一而再、再而三提醒本人:千万不要将电影和原著小说比较。

 

当初我只用了九个小时便完成拜读万城目学第一本小说《鸭川荷尔摩》后,便察觉到《鸭川荷尔摩》所描写的青葱气氛跟《丰臣公主》严肃感觉彻底的不一样。但各位读者稍为有所留意,在万城目学两本小说中的主人公名字其实跟历史人物有莫大关系。

 

其次到最后扭转乾坤达到翻天覆地结果的都是小说内的聪明女主角。先有《鸭川荷尔摩》的「楠木文」,再来《丰臣公主》的「旭.甘丝柏格」。原来思想敏锐的女主角才是万城目学的重点!

 

由于这篇是讲解《丰臣公主》的分享,因此《鸭川荷尔摩》小说内的人物不打算在此介绍。

Pika仍未有机会看到《丰臣公主》的电影版,故此以下人物介绍摘自小说版的后话解说。

 

《丰臣公主》中的人物名字象征

 

真田大阪烧.jpg  

 

负责调查大阪城秘密的会计调查院第六局的成员松平、鸟居、旭,正正代表来自东京派的德川家族。

 

副局长:松平

-「松平」正是德川家康的本姓,年幼时的家康名为松平竹千代。

 

调查官:鸟居(在原著小说中是爱吃的肥短男生)

-鸟居本是名不经传的步卒,但「鸟居强右卫门」却曾经奉命当密令使者,更不惜牺牲性命拯救了一座德川派的城堡。

 

调查官:旭.甘丝柏格(在原著小说中是一位日法混血美女)

-丰臣秀吉其中一位同母异父的妹妹本名为「丰臣旭姬」,又名「朝日姬」。在日文的发音中,「旭」跟「朝日」同音。豊臣秀吉当年为了平衡日渐壮大的徳川家康的势力,于是硬把妹妹旭姬赐给家康作为的正室。其实当时的旭姬已经结婚,而且跟丈夫恩爱亲密,可惜因著哥哥丰臣秀吉的政治缘故,以44岁高龄被迫与丈夫离婚而嫁给45岁的德川家康。她与家康结婚的其中一个条件是,如果旭姬怀了德川家康的男骨育也不能成为家族的继承人。

 

Auditor.jpg  


至于大阪国中的国民名字就更加好玩。

 

在《丰臣公主》小说中,四百多年以来,每一位大阪地下国的国民透过男丁(父传子、子传孙)的世袭相传方式,都有义务肩负责任保护「王女」(即公主)。

 

位于大阪空堀商店街的「大阪烧」店主:真田幸一,以及其儿子真田大辅

-说起「真田」这个姓氏,略懂日本战国历史的朋友也会听过真田幸村这位英勇悍将了。真田幸村在两次「大阪之阵」中为丰臣家浴血奋战,最终寡不敌众而战死,其战绩更加被德川家康誉为「日本第一兵」。


位于大阪空堀商店街的「大阪烧」对面贩卖小鱼干的「岛商店」:
岛猛司

-岛猛司是真田大辅的同校好朋友,他的姓氏便是取自历史人物岛左近。岛左近正是丰臣秀吉的亲信石田三成身边的家臣。

 

至于小说中出现的大阪地下国的配角人物,每个人的名字都是取自效忠丰臣秀吉的家臣,或是重要的上将。

 

当然,《丰臣公主》这个作品中最重要的人物「王女」桥场茶子的名字也有带著预见。

 

日文中的「桥场」跟「羽柴」同音,羽柴正就是丰臣秀吉的旧姓。这个「桥场茶子」正是大阪国国民誓死也要保护的公主啊。

 

哼-

这个万城目学的心思,很有趣。

   

***

 

在创作《丰臣公主》小说时,万城目学本人也承认早已把「旭.甘丝柏格」这个虚构人物有所偏爱,更加安排「旭」在小说中演绎一个千丝万缕的关键人物。是说,当你读完《丰臣公主》原著小说后,也许会对「旭.甘丝柏格」这个美貌与智慧并重的人物留下深刻印象。在此Pika先卖个关子,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容错过这个活泼的作品。


至于历史中的真实人物丰臣旭姬的人生就没有那么完美了。

 

因为政治婚姻的缘故,漂亮、举止有礼的旭姬被迫与真正相爱的丈夫副田吉成分开(吉成本是丰臣秀吉的兵卫)。丰臣秀吉为了弥补旭姬的丈夫,提升副田吉成担任将军并赐给他五百万石封地,但最后吉成没有接受协议,后来进入寺院出家为僧。

 

丰臣旭姬和德川家康一起生活了两年后,因为她和兄长丰臣秀吉的同父异母的妈妈得了重病,于是便主动向家康提出回到关西照顾母亲,并承诺当母亲日后康复回德川家,家康答应。但当旭姬的妈妈康复后,她最后却没有回到家康身边。再过两年,旭姬亦因病离世。好凄美的人物。

 

偏偏在《丰臣公主》电影中的「旭.甘丝柏格」的性别跟另一个人物「鸟居」对调,就是基于这个改动,我开始对「旭」这个电影人物非常好奇:尽管电影中「旭.甘丝柏格」变成三番角色,但究竟负责的演员将会以什么的心态去投入演绎这个无奈且复杂的「旭姬」?

 

此外,作为地道东京人的冈田将生,在专研小说人物「旭」的背景时,于出身地点的历史文化上之差异,以及地域的情感上又会否感到纠结呢?

 

还有,他又会否常常一头撞上天花板呢?(暗暗偷笑中)

 

今天晚上Pika所播放的音乐,其实跟《丰臣公主》小说/电影无关,但或许能够衬托「旭姬」这个历史人物的一生。借用一套Pika非常喜爱的好莱坞电影作品中的配乐,送给各位The Flower of Carnage

                                                                                                

这首曲子的名称是什么意思?尝试去查查看吧。

  

On Pika’s TV: 《丰臣公主》电影预告。 

  


  《全文完。未经同意,图文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