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波远征之旅」摘记,第四篇:京都

 

IMG_9461.JPG  

 

图上:爱京都。摄于日本京都八坂神社﹣祗园一带街景。

 

 

第三篇分享-箱根,Part 2点击在此

 

 

重遇京都

 

「京都是个好地方。」

 

八月初,朋友在我的Facebook网页上提问为什么在四个月之内又一次到访京都时,不消几秒钟我便给她这个回复。

 

的确,京都是个好地方。

 

四月底适逢复活假期前往名古屋观赏福山雅治演唱会,顺道西行前往京都逗留一天半。那短暂的「京都龙马行」,淡淡地把我锲著。我想,喜爱京都不是因为坂本龙马,也不单祗是有著千年历史的「清水寺」,而是她底子里的美。

 

日本人在二十世纪初的明治维新之前,一直视京都为政治和文化中心。咱们耳熟能详的坂本龙马、武市半平太、胜海舟、木户孝允、中冈慎太郎,等等一众为日本政治历史改写的人物,曾几何时在京都四处遗下足迹,也因此为她的名字增添几分神秘,轻轻锁著人的心

 

是的,京都之美在于她的历史,也在于她独有的气质。不知不觉间在过客的心小角留下余韵,令人念念不忘。


 

IMG_9451.jpg   


***

 

和风少女


IMG_2738.jpg   

 

(注:以上照片以iPhone 4 拍摄。)

 

一年前对于京都的认识,纯粹徘徊在2010年的日本大河剧「龙马传」。在他短短的三十三年的生命中,来自土佐藩的坂本龙马却有一段长时间在京都渡过。「寺田屋」、「酢屋」、「池田屋」、「伏见」、「高仓通」、「先斗町」、「四条乌丸」、「河原町」… … 一个一个熟悉的旅游景点,同时也是日本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历史人物曾经踏足的地方。

 

我说,喜爱京都在于这个她发自内在一丝丝独有的古文化气色。

,那只说中一半。

 

跟京都接触后,蓦然发现她底子里的一处无休无止散发著一种独特的香气。

似是醇酒佳人,愈久愈醇但嗅不出过时的气味。

 

,就是这个。

京都的魅力就像是一个永不言急的少女不理会其他人的想法,只坚持随著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走在时代的最前端。

 

不急。一点也不急。时间会证明一切。

 

京都的底子里就似是带著一片「坂本龙马」的傲气,

但同时也像这张圆脸少女,永远那么温柔。

 

IMG_3039.jpg  

 

(注:以上照片以iPhone 4 拍摄。)

 

***

 

「青春,真好!」


IMG_2691.JPG  
   

(注:以上照片以iPhone 4 拍摄。)

 

选择再次到访京都是有原因的。

 

有读过万城目学的第一本小说「鸭川荷尔摩」吗?

读过后,便会明白。

 

从青涩的大学校园生活毕业后走进现实社会做事,不经不觉超过十个年头。十几年了,本是一张白纸都最后也会被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和不同的情填塞满满。不管用橡皮擦或是涂改水不断修正、改写又修订,这张白纸再也不能回到从前的纯白。

 

经历过愈是看上去外表善良、品行端正的家伙却愈有问题的教训后,蓦然想起加拿大中学毕业时一位老师对我说,「要珍惜大学生活。我最好的朋友都是在大学时认识的」。

 

同日下午开始细读「鸭川荷尔摩」之后,我停不下来。

 

我笑了,用力地按著自己的大腿,带著微笑来完成细读这本小说。乐心。

 

「鸭川荷尔摩」精彩之处在于作者万城目学开一切,把自己投入他的创作角色之内,以疯狂的描述、单纯的心情、活泼的角色刻划、引人发笑的幽默,透过没有多余的文字向一班经过时间洗礼的成年读者勾起一段又一段的大学生活回忆。

 

青春,真好。

 

人长大了发现有些事儿,谁能想到结果竟然是如此荒谬?

也有好些人只想做一个平凡人,吃饱穿暖而已,奈何身边却有其他人一直挣著不放。

 

说到底:

被世俗染后的人心隔肚皮,心思难测。

 

所以,

你不需要蠃尽全世界,更加不需要刻意地向身边的人推销自己。

 

只要,

在人生中找到几位知己良朋,有著共同的理念,

当真正的友谊得以建立,

才能带著傻气,穿著浴衣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走进京都繁忙的四条通,

无知地一同参与「四条乌丸十字路口之会」。(哈哈)

 

感谢「鸭川荷尔摩」,让我再次体会什么是赤子之心。

也感谢上天,赐予我几位可以信赖、可以放心说实话的真心朋友。

他们正就是我在大学时期结识的同学。十多年了,友谊有增无减。

 

来到鸭川岸边的一刻,确实有一番冲动想向河川大声呼叫「荷尔摩~」。只可惜我不再是年轻人, 胆量和脸皮也无奈地随著年龄骤减。不好意思。

 

 

嗯,容许我再说一次:

青春,真好!

 

 

IMG_2693.JPG  

 

图上:这个晚上来到鸭川,适逢是七夕之夜。望向鸭川河边,一双一对的年青情侣在七夕灯笼衬托下,坐在岸边共享浪漫的一刻。(注:照片以iPhone 4 拍摄。)

 

***

 

「东京大学求人才,京都大学求天才」

 

IMG_9399.JPG  

 

一直以为日本的大学生都是呆子。

 

直到我来到京都大学的这一天,看到学生们于校园百万遍的入口放置一条黄色旗帜,大字标题写著:

 

「反对韩风!」

 

那一刻,我乐透了。因为,

我知道,我来到一个疯癫怪人聚集的地方。

 

自小最讨厌人责骂身边人为「蠢蛋」、「笨蛋」、「有没有脑袋」或类似的伤害说话。

 

如果有人用以上任何词语责骂另一个人时,我即时质问她/他:「你凭什么肯定你的IQ比他高?会不会事实是你的智商没有达到他的高水平,所以不了解?」

 

天才,往往最容易被人误会。

只因,天才的行为和思想常常被庸俗人错误理解。庸人以精密的测量器测量一条河的长度,天才却以同样的测量器量度河的深度以及它与万有引力的连贯。


怪人聚集的地处,随时能互相激发火花,推动新思维。

 

走进京都大学,由大门的旗帜,校园里的轻松气氛,学生敢于主动用英语与游客交流,正好反映这所百年书院鼓励学生抗制主流思想、崇尚自由学风。因为这个原因,即使只不过是过客也能感受到京大校园四处洋溢著轻松的自由气氛。

 

「青春,真好啊。」在京大象征的楠树下乘凉休息时溜出这句由衷心语。

 

很喜欢。

 

漫无目的地走入京都大学时针台纪念馆,位于一层设有介绍京大的历史展览。静静地读著展览品和介绍京大名人的一字一句,望著百年书院的演进校方与学生们在四十年代的抗争、校董会跟师生代表在六十年代的改革分歧 明白了,原来京大师生一直选择不听命政府、锐意跟有势力抗衡,一直以京都大学长远发展为方针,紧守自由学术的重要。

 

正因如此,京大造就了汤川秀树教授,亦即是日本第一位荣获诺贝尔奖国民(注:汤川秀树于1949年凭著其核子中的介子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为日本第一)。

 

在汤川教授勇夺殊荣之前,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战争战败国,无论在学术、国家于国际地位、甚至经济一直处于迷惘期。汤川秀树从物理和科学上的成就,再而获得国际间的认同,仿佛为战后的日本带来一片春雨,更加为国内年轻的科学家带来新的希望,获得鼓励。

 

有谁会想到相隔接近六十年后,竟然有小说家以汤川秀树教授作为他一本畅销小说男主角的蓝图人物,并改编成为收视大卖的电视剧和电影乎?

 

看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吧?!

 

IMG_9390.JPG   


 

但,究竟京都大学有没有学生穿著浴衣推动「青龙会」活动大叫「荷尔摩」?


IMG_9803.JPG 

 

IMG_9802.JPG  

 

图上:日本第一位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汤川秀树教授图照以及他在四十年代初所发表的「核子中介子论」论文手稿(复制版)。摄于京都大学时针台纪念馆内展览厅。

 

***

 

金阁寺


IMG_9429.JPG  

 

战后某年,一位大学生走进有六百多年历史的金阁寺引火自焚,整个建筑物被烈火无情烧毁,事件震撼了全日本。

 

有一位作家借以这件事于战后期间撰写了一本悲情凄美小说。他的名字是「三岛由纪夫」。

 

几十年后,我首次踏进重建后的金阁寺。探访当日阳光普照,晴空万里。京都气温:摄氏36.9度。


松树布满四周,灼热阳光直射那座全金箔,倒影再折射在平静和谐的水面上。

 

「Uh… Splendid!」,这是我从嘴巴吐出的第一句话。

 

望著从湖水帘倒映的金阁寺,再察看竖立在它旁边的松树,不禁对日本人的审美学发出赞叹。


若然,镜湖只有金碧辉煌的金阁寺孤傲地笔立难免太寂寥,

把绿叶放在这片以水而建的舞台上,恬静的湖水顿时增了新气,

也简接为金阁寺披上了一层孤独清高的雅气。

 

Splendid,就是这个意思。

 

***

 

二条城


IMG_9507.JPG  

 

德川家康平定天下后,为了贯彻「公武合体」的政治概念,于京都兴建二条城,一方面为德川幕府(「武家」)搜集情报和联络日本天皇(「公家」),另一方面是要来平衡两者的权力和影响力。

 

在这里,德川家康颁布了【公家诸法度】,

二百五十二年后,

也是在这里,德川庆喜接受胜海舟的劝谏,把政权交还了当时的日本天皇(即【大政奉还】),正式结束了江户幕府长达二百多年的统治,标志著日本进入影响近代世界历史的明治维新时期。

 

来到二条城,话虽说我这一次来京都选择非刻意地走一躺坂本龙马之旅。


但,步行至城堡内的见面室,几个模型重演德川庆喜归还政治实权于日本天皇的一瞬间,我停下来一分钟,双掌合起,感谢坂本先生为日本带来的新纪元。

 

可是呢,为什么当我见到「春日局」的模型时,心里头好想冲前掌掴她两把?

 

***

 

伏见。甘甜之源,香醇美酒。

 

IMG_9890.JPG   

 

史书也有记载。

 

四百多年前,性格亲民乐天的丰臣秀吉在世时常常为平民设宴,以晚宴美酒款待子民,感激他们的奉献,促进友谊。

 

京都伏见城是丰臣将军所建的城邑。他爱酒,曾不止一次赞赏伏见所出产的天然水。

也因著她天生而来的独厚泉源,这里渐渐成为日本酿制清酒的中心。

继而复始,这一带聚集了人流和市集,酒窑、旅馆、商铺也应运而生。

 

在一个炎热八月的下午,我带著no expectation的心情再次走进伏见城。

来到了目的地,百年老店「月桂冠大仓记念馆」。


IMG_9863.JPG  

 

付上入场费¥300后,服务员除了奉上入场券之外,还会加送一罐价¥300的月桂冠大仓厂的清酒。


 

走进记念馆,细读伏见城的历史和月桂冠酿制清酒的经过,脑海中浮起百多年前在十石舟水道岸边繁荣的景象。

 

漫游在馆内,不知不觉来到了月桂冠引以为傲的水井泉源。

水井旁放置了几只清酒杯,游客可以自由饮用。

没有期望的我拿起了一只酒杯,放在水井源前,载了一满杯,喝了。

 

IMG_9831.jpg   


「啊哟~」

 

你能理解什么是荒漠的甘泉吗?

 

喝了一口泉水后,一向内外刚直的我,在这一刻我不禁开口赞美上主。

原来早已把最美丽的礼物放在世界,让世人随手可得。

 

此时,我才留意到户外播放著古时苦力为自己和同伴打气的歌声。再来一口,存著感恩的心, 心再次被融化。


我竟然被一口天然的泉水开启早已麻木的心灵,勾起了我的感性。

 

那一刻,我明白了。

在世的名誉和地位也不及一口泉水的宝贵。

 

当人走至生命中干涸的位置时,其实事业上所带来的名气和地位再也不能保护你的心。


反之,

你能整年没有水而活吗?

 

不能。绝对不能。

 

怀著感恩,再来第三口泉水,这一天我感谢上天带我来到京都伏见。

简单的人生生活才是最美丽。回到起步点,方发现上天早已为子民安排最珍贵的天然礼物。

 

总共五杯。前前后后我由衷地喝了五杯泉水。

感谢上天,也感谢日本政府致力保持京都伏见水的质素。

 

我一定会再来。真的。我一定会再来这里。

下一次再来时,我会带著最爱的家人和朋友一同分享我的感性触动。

 

谢谢上天送赠的礼物。无限感恩。

 

IMG_9830.jpg  

 

图上: 这口令我感动不已位于月桂冠大仓记念馆内的井水,欢迎游客携水樽入场饮用。从上天得来的礼物,月桂冠家族亦不吝啬地与众人分享。

 

***

 

后记:万城目学与我

 

IMG_2632.JPG  

   


图上:从JR东海道新干线座位上捕捉绮户外的太阳。


今年四月探访京都时已经走了一「龙马行」。那个时候已经对自己说:「一定要再来京都,欣赏她的姿色」。说著,内心处却一直刻意回避这股龙马热潮。

 

我想抓住京都,重新认识。

 

想著、想著,在某个六月晚上,我想起了万城目学的作品。

 

「鸭川荷尔摩」(京都)、

「鹿男」(奈良)、

「丰臣公主」(大阪)。

 

,决定了。

 

我的「关西三部曲」之旅,就在京都开始。

 

在游览关西的同时,沿途以纸笔记载著当时的心情和絮语。这篇文章内的文字都是Pika游记时的感想,回到香港后再加以整理,尝试以散交形式呈现。希望你们喜欢,也欢迎大家的指点。

 

最后,送上曲子《春琴谱》。

 

 

(注:本篇文章内刊登的所有照片均出自本人亲自拍摄。除了特别注明之外,相机机身为Canon G10

 

 

 《全文完。未经同意,图文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