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resdefault.jpg

先前一上映就迫不及待地冲去看诺兰导演的新片《敦克尔克大行动》
身为一个小粉丝,看完后立刻决定把近期和电影有关的文章献给他了❤️
简单和大家分享几点小心得:
(尽量避免无雷,虽然难免提到一些剧情,但相信还是要看完电影才会具体明白XD)

1.用多角度时间差丰富剧情的叙事手法
敦克尔克大撤退就事件本身来说其实非常纯粹
所以如何将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拍成不枯燥的2小时电影,却又跳脱一般战争电影的展现,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导演这次选择采取三方视角+不同的时间轴
陆地:陆军视角,重点军人们急切返乡的心情以及各种撤退过程的胶著困难,电影中的时间长度为一星期
海洋:民间船只视角,重点在前往展场拯救,电影中的时间长度为一天
天空:战斗机飞行员视角,重点在空中战场,电影中的时间长度为一小时
三种视角,三种时间长度
交织搭配下成了一种丰富的叙事手法
在不同视角之间的切换造成时间差
有可能空中先发生了某个事件,结果切到海洋时却还在这件事之前,然后透过一些画面来衔接彼此之间的前后关系
这种方式会令人边看边思考时间点
让「时间」成为不可忽视的元素
也呼应了对于战争而言时间的重要性

3a1cdfe2e20144938c98a1a8b02d9b65_th.jpeg

电影海报在设计上也结合了陆/海/空3种元素

2.时间性音效
电影配乐同样环绕在「时间」元素
配音大师Hans Zimmer甚至录下导演手表秒针的声音,将其融合成音乐的一部分
最后也确实透过滴答如秒针走动的配乐,不时搭配招牌重低音和回音效果创造紧张感和戏剧张力

3.强烈对比色彩
整部电影将画面调整成饱和度极高、甚至透著梦幻感的色调
白天的场景都会看到鲜艳无比、蓝中带绿的天空和海洋
然后堤防栏杆和渔船的主色采用雪白
开场出现的街景房屋是粉嫩色系
只看其中几个镜头完全会有来到度假天堂之感
而正因环境如此美丽,和无情残酷的战争一对照之下
才能产生深刻的冲突及落差感

yZDcpXd8pCuOZ1ZQsDf00NnQ6Je.jpg

4.镜头语言
这部电影可以明显感觉导演强调以镜头语言叙事
全片对白极尽精简
甚至在开场前五分钟左右没有半句台词
之后也选择透过非常多的细节与动作来呈现角色心态
而不是靠对白来解释或是造成行动
除了会营造在战场上保持沉默才可能生存下去的氛围外
也能营造出随时有可能丧命、被死亡笼罩令人窒息且紧绷的情境
再搭配令人紧张的音乐完全是加乘效果

DFsJ5exUwAAQnLH.jpg

5.总结
只能说诺兰真的很厉害
拍出了不一样的战争电影类型
而且看似充满需要动脑的理性元素
却也具备情感和人性的描绘
乍看以为点到为止,细思却留有余韵
当然,如果期待看到充满爆破和吼叫的刺激战争场景,可能会大失所望
但要是想感受一下如何将战争与惊悚元素结合的不同氛围
绝对推荐去看这部电影
会有很不一样的新体验
(当然身为诺兰脑粉,无论如何都是大推啦,毕竟他永远都在挑战大家边看电影边动脑的极限XD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