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位數學相關職業的資深軍迷。

說實話,我並不看好梟龍!

梟龍戰機2002年完成設計,2003年試飛成功,據報道,整個研製週期只有四年左右。想一想,2002年的時候,殲10戰鬥機尚未成熟,中國的戰機科研力量當時應該是很薄弱的,而且相對於一般三代機近十多年的研製週期,梟龍的研製週期太短了!平庸的設計水平,倉促的週期,註定了這款戰機是一款略顯潦草的型號!

成飛研製梟龍的目的,主要由兩個。一是積累戰機的設計經驗,鍛煉隊伍,其次是出口創匯。梟龍戰機基本上是中國出技術,巴基斯坦出錢,中國進行一定程度的技術轉讓,手把手教授巴基斯坦飛機的設計建造技術,雙方各取所需。

對於巴基斯坦來說,這款二代半的梟龍戰機還是很實用的,用於替代原有的大量老式戰機,並且對應印度的米格21機羣也優勢明顯,更為重要的是,這款戰機讓巴基斯坦擁有了一定程度上自主製造飛機的能力,在戰時可以不受制於人,即便不能完全獨立地建造飛機,但是很多的維修、維護、改進等工作都可以自己做,對巴基斯坦的國力來說,這就足夠了。

從技術水平來講,個人感覺梟龍還是定義為二代半戰機更為合適,說是三代機略有勉強,它的戰鬥力可能僅僅能勝過早期的性能較弱的三代機,與經典的F16、米格29之類還有較大的差距。

梟龍戰機屬於輕型戰機,這一點是較大的硬傷,我們都知道,戰機體型越大,載油載彈量和航程更遠,在戰鬥中一架重型戰機效率是遠勝於輕型戰機。此外,重型戰機的改進餘地更大,在技術水平一定的情況下,戰機的航電設備的性能與體積成正比,大型戰機可以輕鬆安裝更多的設備、更大功率的雷達,而輕型戰機則要處處掣肘,斤斤計較。

從我們國家的殲10的使用情況,就明顯能看出一點。戰機正在朝著重型的方向發展,殲16、殲20無不如此,國家向重型戰機傾注了更多的力量。在實際使用時也能看出,重型戰機更為通用,無論是戰巡南海還是繞島飛行、防空識別區警戒等任務,蘇30和殲16用起來更順手,而殲10戰鬥機則很少出鏡!

所以總結來說,輕型戰機側重於防禦,並不是很適合國土遼闊的中國,再加上梟龍的技術水平有限,明顯無法匹敵我們周邊國家的空軍戰機,所以未能在中國空軍中佔有一席之地。

此外,中國已經有了殲10,再增加一款定位類似的戰機會明顯增加後勤保障的壓力,得不償失。

歡迎各位關注我的頭條號:博士講軍事,我會定時分享軍事方面的內容給大家!


現在的中國空軍早就已經不大批量列裝純輕型戰鬥機了(大量的還未退役的二代半輕型戰鬥機除外),中國空軍部隊目前唯一裝備的體型比較小的主力戰機型號,也就國產殲-10系列了。

由成飛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研發的國產「梟龍」輕型系列多用途戰鬥機項目,雖沒有成功競標中國空軍自己的項目,但也很快的找到了巴基斯坦這個合作夥伴。目前該款國產系列輕型多用途戰鬥機已經大批量的在巴基斯坦的空軍部隊服役,難能可貴的是巴基斯坦也在幾年前通過成飛的一對一輔導幫助,獲得了該款國產系列輕型多用途戰鬥機相關的製造生產以及大修的能力。

至於,中國空軍為何不考慮裝備這款輕型多用途戰鬥機。顯然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其中還是有很多原因的,並且中國空軍也是深思熟慮後才做出的這個決定的。首先的一個原因,也是最為關鍵的就是,這款由成飛與巴基斯坦合作研發設計的國產輕型多用途戰鬥機,從戰機一開始的相關設計,就沒有考慮過日後會裝備於中國空軍部隊,這也使得這款國產戰機很多的戰術指標都達不到或者說是不符合中國空軍提出的相關要求。這也使得,這款物美價廉的國產輕型多用途戰鬥機很難融入到中國空軍部隊的戰機裝備體系之中。

其次就是,這款國產輕型多用途戰鬥機,為了獲得在空中足夠強的空中機動性能以及最大飛行速度,按照巴基斯坦空軍意思搭載的依舊是來自俄羅斯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這也與中國空軍意圖將所有現役戰機全面換裝國產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理念背道而馳。最後就是,也比較客觀的講,國產「梟龍」輕型多用途戰鬥機綜合作戰能力還是要比中國空軍自用的國產戰鬥機機型要差一些,這也使得中國空軍也對這款國產輕型多用途戰鬥機實在不感興趣。當然了,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梟龍」戰機肯定是可以全面「吊打」印度自產的LCA 輕型戰鬥機的。

不過也有好消息的就,作為成飛研發的純外貿出口型的「梟龍」多用途輕型戰鬥機也已經出口到多個國家了,近些時候更是成功獲得了來自緬甸空軍的訂單。


這是一個在以前爭論很厲害的話題,多年過去了,再回首也是頗有意思(本文圖片都是精選)。

FC-1「梟龍」(巴基斯坦稱JF-17「雷電」)是一款為巴基斯坦定製的,由巴基斯坦投資,中巴聯合研製(主要是中國研發,巴基斯坦學習)的輕型單發3代機。為了照顧巴基斯坦的國情(也就是錢不多),梟龍要求價格要十分的便宜,所以在性能上,最開始被定位為一款入門級的3代機;其最初的原型機翼神融合度並不高,機體材料盡量少用昂貴、技術要求高的複合材料,橫向飛控系統還是使用的兩餘度控制增穩;雷達對常規戰機目標最大探測距離只要求達到8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只要求達到1.6馬赫,就連飛行過載也只要求達到8G(常規3代機為9G),因此一度被稱為準3代機,甚至被貶低為2.5代戰機。

FC-1的01架原型機,使用的還是常規邊條,常規進氣道,航電系統也不怎麼好

FC-1首架原型機於2003年首飛,在這個時代,其原有的性能要求,就是巴基斯坦自己也不再滿意,提出了升級的要求。成飛也是厲害(重點是殲20總師楊偉厲害),僅僅不到3年(2年8個月),2006年,梟龍04架原型機首飛,氣動大改(類似F/A-18E/F超級大黃蜂的大邊條設計、類似F-35的DSI進氣道設計,更好的翼身融合設計)、航電大改(玻璃化座艙、垂尾電子艙、更好的中國產的雷達,對常規戰機目標最大探測距離增加到115公里),最大掛載增加到4噸(原為3.8噸),最大飛行速度增加到1.8馬赫,最大飛行過載增加到8.5G。

大改後的梟龍「脫胎換骨」,完全是一款標準的3代機(在飛行過載方面,其實美國3代艦載機經常被限制在7.5G),尤其其航電系統十分不錯,甚得巴基斯坦和我國軍迷的喜愛。

梟龍最早於2007年交付給巴基斯坦(先期使用,還沒定型),要說正式服役,那就是2008年甚至是2009年的事了。也正是在那幾年,國內網路上興起了大片的爭議聲,那就是我國到要不要裝備一批梟龍戰機。當時我國3代機數量只有500多架,大批2代機還在服役(1000多架),急需替換,而我國軍費也只有500多億美元(2008年標準)。因此,很多人認為,我國可以適當的採購一批梟龍戰機,以加快老舊戰機的換裝速度;而且,FC-1是一款多用途戰機,擁有不錯的對地能力,可以補充我國空軍對地攻擊能力的不足;再者,作為一款「外貿機」,如果我國自己也裝備一批,能夠增強客戶的信心,促進外銷。在當時,即使是一直自譽預測十分精準的筆者(主要是時評方面),也是比較偏向於這種觀點的。

梟龍掛載我國CM-400AKG對地導彈,最大速度5.5馬赫,最大射程240公里

然而,很難有人能夠預料到,此後的10年,中國發展速度有這麼快,軍費增長幅度有這麼猛。當時,很多人認為中國3代機難以1:1的替換2代機,大概會採取1:2甚至是1:3替換的方法。然而後面的事實告訴大家,中國還真就是用3代機接近1:1的替換2代機的;由於替換速度過猛,甚至於現如今,筆者都有些擔心2代機夠不夠替換了(因為很多機齡還比較新)。這個真實的歷史,對於目前一些擔心殲20太貴,我國裝備不了多少,懷疑我國最終能裝備多少架隱身戰機,懷疑我國是不是隻能1:2的替換隱身戰機的人很有參考價值——你們只是重蹈上一代軍迷/上一次的覆轍而已。

梟龍掛載巴基斯坦產的RA′AD「雷電」巡航導彈,最大射程350公里

當你有足夠的資金去裝備更好的殲10、殲11B時,你當然不會想著去裝備整體性能差不少的FC-1。畢竟「一個蘿蔔一個坑」,總裝備數量就那麼大。而且我國空、海軍似乎還比較偏愛重型機,像美國空軍F16的裝備數量是F-15的3倍左右(隨著F-16的退役,目前還有2倍多),而我國兩個系列(殲10系列、蘇27/殲11系列)的數量基本是相同的。可見,我國空、海軍在戰機裝備方面是比較有「壕」情的。對於這樣一隻軍隊,輕型的FC-1自然不怎麼看在眼裡。這也跟我國國情比較相關,畢竟對手很強,幅員很遼闊,有廣袤的海洋利益需要守護。總之,傳說部隊以前有種說法,「要打贏,買30(蘇30)」;而現在,要打贏,買20(以殲20為代表的系列最新型號),500-1000架殲20不是夢!

作者:晨曦


這個問題很好理解,因為本身梟龍就是一款專門為巴基斯坦量身定製的戰鬥機。那麼從這個角度來分析,適合巴基斯坦空軍的梟龍戰鬥機,未必就適閤中國空軍。因為兩國空軍的定位明顯是不同的,潛在的對手也是不同的。和中國空軍現役的殲-10、殲-11等主力戰機相比,梟龍也顯得有些「落後」。雖然該機確實廉價又好用,但是我們自然是看不上的了!讓我們以一組數據來看中巴兩國的本質不同:2017年,中國的國防支出預算已經突破萬億人民幣。與此同時巴基斯坦纔有80多億美元,儘管和往年相比漲幅較高,不過摺合人民幣也就500億左右。一萬億和500億的差別有多大?

由於巴基斯坦本身經濟實力有限,相應的軍費支出也不會太多。巴基斯坦空軍在選購戰鬥機的時候自然也就不會像印度那樣「只賣貴的,不買對的」了。梟龍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廉價,它瞄準的是中低端高性能的需求市場,比起西方和俄羅斯的三代機有明顯的性價比優勢。梟龍單價只有800萬美元左右,而法國的陣風是1.1億美元。買二手的F-16、米格-29、幻影2000初始價格倒也便宜,關鍵後續的維修和保養又是個問題。

安裝了先進的航電設備和武器系統的梟龍足以對抗米格-29、幻影-2000、早期型號的F-16,因此巴基斯坦空軍對這款中巴合研的戰鬥機也是相當的滿意。

另外,中國幫助巴基斯坦籌建了梟龍生產線,這無疑也有助於巴基斯坦提高本國航空工業實力,掌握相應技術、培養相關人才。這款戰鬥機還有著很不錯的外銷前景,巴方還可以通過梟龍將國產戰鬥機出口向第三世界國家。而我們,當然有更好的選擇!


梟龍戰機是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研製的一款第三代多用途戰鬥機。它以高性價比活躍於世界軍工市場,受到許多國家關注。但是作為製造者之一的中國,卻遲遲沒有裝備這樣一款戰機,這是為什麼呢?

想要知道問題所在,我們得先將問題的主角拿來說一說。梟龍戰機是一款多用途準三代戰鬥機,動力方面採用了ws13發動機,加推力達81.4千牛能夠實現超音速飛行。火力方面,作為一款輕型戰鬥機,梟龍戰機的武器掛架多達七個,除了常規的近距離空空格鬥導彈外,還能夠掛載反艦和反魚雷導彈,其總外掛能力可以達到3.6噸。雷達可以跟蹤40個目標,並同時能夠對其中兩個發動攻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梟龍戰機採用了新一代四冗餘度縱向電傳操縱系統,這使得梟龍戰機既有傳統機械繫統的可靠性,又具備電傳系統的高操作效率,再還節約了成本。綜合來看,新生兒梟龍戰機在三代機中有它的一席之地,甚至相對於老牌三代機如f16的老型號,梟龍戰機還有一定的優勢。

既然梟龍戰機真的有這樣優異的性能,那我人民解放軍為何不列裝呢?誠然,相對殲7系列和米格21系列,梟龍的的確確有壓倒性的優勢。但與巴基斯坦不同的是,我人民解放軍在中輕型戰機裏已經有了殲十。而殲十作為我國高度自主研發的戰鬥機,無論在航電還是武器系統等方面,相對梟龍又擁有全方位的優勢。換句話說,梟龍戰機很好很強,但是它還不夠強,在我解放軍的殲十面前,基本不夠看。自然也就沒有引入的必要了。

或許還有人疑惑,中國殲七這款在當年相當優秀的二代戰鬥機,我國生產了數千架,目前也並沒有退役,說明中國對於低端戰鬥機是有需求的。為什麼不列裝梟龍戰機來取代老舊的殲七系列戰機呢?是的,現代空戰中,已經沒有殲七這種二代機的立足之地了。高強度的電磁對抗與雷達博弈,需要優秀的三四代機去完成。

殲七戰機,在中國其實處於一種食之無味,棄之有肉的雞肋地位。繼續服役吧,沒有足夠的性能打高強度的空戰,退役吧,幾百上千架的規模勢退役必形成巨大的空白,中國優秀的飛行員數量定會大大減少。對於殲七戰機,祖國或許有更多考量,比如改進成無人機?這裡不贅述了。

再者,梟龍戰機再便宜它也是戰機,就算只需要幾百萬美元乘以殲七戰機的數量它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再加上要重新建設全新的保養系統,又是一筆巨大的開銷。是的,中國現在是有錢了,但是我們不能像印度那樣隨性,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殲20正在緊張的服役後期,全新一代戰機也在構造當中。優秀的人總是要向前看的嘛!大國也是如此。我們應該去研發更加先進的戰鬥機,殲七殲八的位置可以慢慢由蘇27系列和殲十系列來頂。至於梟龍戰機,對不起,中國真的不需要梟龍戰機。


性能難以滿足我們現在需求,梟龍是作為廉價三代機解決方案而存在,其前身是與巴基斯坦上世紀80年代合作的超七計劃,依據巴基斯坦這種第三世界窮國國情而設計的。

上世紀80年代是中美蜜月時期,更是美巴蜜月時期,因為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每年提供大量的軍事援助給巴基斯坦。那時候巴基斯坦空軍以此購買了批F-16,也經美國同意,以美援向中國定製以殲-7為基礎,大量使用西方設備,改進的戰鬥機,那就是超七計劃。

但是因為眾所知道的原因,中美關係惡化,我們被制裁,而巴基斯坦因為支持中國也被斷了美援,超七計劃缺乏資金支持,又斷了西方設備來源只能胎死腹中,但整個進度已經過半,巴基斯坦已經投入大量資金。

當時巴基斯坦是打算放棄的,但是成飛相當夠意思,不希望就這樣白白打水漂,再三建議下保留項目,暫時凍結。到了新世紀,隨著我國航空技術發展,以及俄羅斯的參與,原計劃中的西方設備完全可以被取代,雙方繼續推行,纔有了現在的梟龍。

而梟龍的研發設計,是充分考慮到巴基斯坦國情進行取捨,其性能進行了很多方面進行放棄和弱化。

其弱化的第一個方面是在結構上,梟龍的機體結構設計是沿用了殲-7的設計佈局,飛機整體改動需要做一大堆靜力分析,比較費錢費時,沿用之前超七的整體結構,無疑最省錢省時間。

其二是複合材料,雖然當時我國已經完全攻克了複合材料技術,但是考慮到成本較高,而且巴基斯坦沒有維護複合材料的能力,所以梟龍除了起落架等極少數部位,未使用複合材料,大量使用硬鋁合金,因而梟龍在結構重量方面付出了更大的代價。

其三是飛控電傳,我們當時在殲-10上已經使用國際先進的三軸四度餘完全數字電傳的飛控技術,但是梟龍採用相對廉價的混合式電傳操縱系統。

在縱向採用了數字式全許可權四餘度加兩餘度模擬式電傳操縱系統,控制機動性能最關鍵的襟翼、全動平尾;橫向則採用數字式兩餘度有限許可權控制增穩,以機械式操縱系統為備份,控制方向舵和副翼。簡單言之,就是省錢。

同屬梟龍戰鬥機這種輕型戰鬥機更適合巴基斯坦這種國土面積小的國家,其航程和作戰半徑小的缺點,不是問題。

所以說更適合巴基斯坦這種國土面積狹小,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並不適合我國國情和需求,他是個廉價的三代機解決方案。值得稱道的是成飛在這樣的框架下,通過優秀的設計佈局,通過設計進行彌補性能。

除了哥特式大邊條設計大幅度提高亞音速升阻比,其PPC處理器的WMMC航電構架和DSI進氣道非常出色,完全是三代半水平的神來之筆,而且花費低廉,性價比非常之高。

商用PPC處理器加WMMC航電構架,使得梟龍在航電上不輸給三代半戰鬥機水平,巴基斯坦自己的說法梟龍的處理速度是其F-16C/D的20倍。

DSI對於減重效果非常好,有效的平衡了弱化所帶來的重量代價。

迷彩虎軍事為您回答。近期,巴基斯坦宣佈將增加購買梟龍戰機,現階段,除了緬甸購買16架梟龍、奈及利亞購買三架梟龍外,再也沒有別的國家要購買梟龍了。3月20日,沙特宣佈將購買最新型美製F-15戰鬥機。打破了之前傳出的沙特空軍將購買100架梟龍的消息。為何性價比高的梟龍戰機,沒有很好的出口呢?

梟龍作為一款單發準三代機,性能一般。最大載彈量僅有3.8噸,航程不遠,僅有2500公里;作戰半徑就更差點了,採用第三方俄製RD-93型發動機,造成戰機後期的維護保養,比較麻煩。

目前,我國並未裝備梟龍戰機,影響了梟龍的出口。梟龍畢竟是按照巴鐵的需求研製的,考慮到巴鐵在軍備上投資不會太大。這樣巴鐵既可以擁有符合自己需求的戰機,又可以提升航空工業的生產技術。對巴鐵來說是一舉多得。

目前,我國也在研發雙發版的梟龍,加大載彈量,同時加裝空中加油管,增加戰機的空中加油能力,增加了戰機的航程。現在有需求購買梟龍類輕型戰機的國家,基本沒有空中加油能力。一方面,沙特這些有錢國家,更傾向於性能優異的F-15、F-16戰機。一些預算小的國家,傾向於購買戰鬥力強大的二手F-15、F-16,也不願意購買戰鬥力高不成、低不就的梟龍戰機。

我國之前在出口武器裝備時,基本上是「有啥賣啥」,最多就是根據客戶需求,做一些小修小補。現在歐美等國在武器裝備出口營銷能力做的非常出色,除了武器有明顯的實戰經驗外,還在積極遊說客戶,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量身打造相關武器裝備。


採購蘇27的時候已經給出答案了啊

1.中國幅員遼闊需要大航程的作戰飛機纔能有效巡邏,中國這麼大的土地面積以米格29那種小航程的飛機根本不能有效的執行任務。

2.中國需要大載荷武器裝備攜帶量多的,戰機武器掛載量多多任務能力就強而類似於梟龍這種載荷低的飛機不能有效的對付地面或者海上目標,掛了反艦導彈就要犧牲對空導彈這種在輕型飛機上多見而重型戰機掛載兩中兩近還能攜帶2-3枚重型反艦導彈或者炸彈。

這是最主要的原因,中國在向蘇聯採購蘇27戰機時米格公司推薦我國米格29就被拒絕,所以梟龍戰機不會裝備太正常了20多年前就已經證明短腿戰鬥機不適合我國新世紀的需求。


因為梟龍戰機是一款輕型戰鬥機,對於中國這樣的國土範圍較大,同時作戰需求較多的國家來說,裝備這樣一款戰機是十分不合適的。

梟龍戰機屬於輕型戰機,對於巴基斯坦等這樣的國家,裝備使用起來還是很實用的,首先是價格低廉,其次是技術難度低,而且性能已經能夠足夠滿足作戰需要。而中國,則面積十分廣大,需要防禦的區域又實在太多,因此使用梟龍這樣的輕型戰機是無法滿足需要的。

而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開始從俄羅斯進口戰機時,當時俄羅斯首先展示的是米格29戰機,但是當時的中國方面負責人就認為這種航程較短的戰機無法滿足中國空軍的實際作戰需要,更需要的是像蘇27這種擁有大航程重型戰鬥機。

同時,現代戰機越來越往重型化發展。比如第三代戰機,隨著多用途化的發展,琦在不斷的改進過程中噸位也越來越大,比如美海軍的F/A18E/F戰機在不斷改進之後,就幾乎成了一款重型戰機。而像五代機,由於隱身需要,外加武器內置、大油箱等等因素,無一例外都是重型機。

而中國之所以研發梟龍戰機,可以說是轉為巴基斯坦等這樣的國家研發的,國土範圍小,同時作戰需要不大,梟龍這樣的物美價廉的輕型戰機實際上遠比陣風、蘇30等這些戰機更具有吸引力。


梟龍戰機是一款性能中庸的要地防空戰鬥機,經過不斷改進成為三代機的佼佼者。它的設計開發全部都是中國成飛集團負責的,只因為為了照顧巴基斯坦擁有自己航空工業的心情,便將全部技術資料和設備移交給巴方,在巴基斯坦旁遮普邦建立總裝基地,巴基斯坦也將其視為國產戰機向全世界推廣,這個時候中國要自己裝備的話幾乎要向巴基斯坦交錢了,這是國內軍工業也不可能容忍的,因此國內空軍部隊至今沒有列裝梟龍戰機的案例。

梟龍戰機的設計是基於對戰鬥機的航程沒有太高要求、面對南亞三哥的高精尖空優戰鬥機也不敢奢望有太好的高空優勢的巴方實際需求而定的,巴基斯坦要求賦予梟龍戰機的技術優勢僅僅是較全面的中低空支援能力,以及配合巴基斯坦空軍主力機型F-16戰機的有限作戰性能。這就與幅員遼闊、強手如林也有沒有西方先進三代機的中國需求背道而馳了,我們需要的是殲-10這樣具備強大多用途作戰能力的裝備。

解放軍也不會滿足於獲得輔助三代機作戰的一般機型,我們的追求是匹敵F-16甚至F-35的高性能三代機或者四代機,因此在上世紀末的90年代一邊積極引進俄羅斯的蘇27戰機、一邊又大力發展國產的殲-10系列,最終實現兩者之間的高低搭配。再考慮到中國已經裝備了3000架殲-7和殲-8等二代機,完全不缺少與三代機搭配使用的低端要地防空戰鬥機,這也就沒有了裝備梟龍戰機的必要。當然,這並不是說梟龍戰機的性能只配擔當輔助角色,而是它的研發設計是基於巴基斯坦的需要確定的,對於我國空軍來說是不必要的存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