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國的悠久歷史,其中有很多出名的皇帝,詩人,將軍等等,同樣,我國歷史上有名的丞相也是人才濟濟,那大家知道有哪些是比較著名的丞相嗎,快來和小編一起學習一點知識吧。

  呂不韋。呂不韋之所以入列,關鍵是因爲他所編著的呂氏春秋,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融合不同流派思想,首次探索大一統治國模式。李斯。作爲2000年帝制大一統框架的設計者,李斯有什麼理由不入列呢?另外李斯著名的皇帝管理大臣方法:督責之術,也是2000年帝制中皇帝經常使用的基本管理方法。大一統框架提供了帝國的架構形態,督責之術提供了帝國治理的實現方法,這就是李斯的貢獻。

  蕭何。蕭何最大的功績就在於:漢承秦制。秦朝雖然在名義上被推翻了,但秦法基本上流傳下來,從西漢到東漢,直到三國兩晉時期纔開始慢慢因爲五胡的進入而被改變。秦朝是滅亡了,但秦法依然流傳,這就是蕭何的功績。楊炎。楊炎的兩稅法,一改實物稅收爲金錢稅收,改變自古以來以人口爲稅基的人丁稅傳統,爲以土地、財產爲稅基的資產稅傳統,促進了商品社會的出現和發展。兩稅法,讓帝國社會從實物社會轉型爲商品社會,這就是楊炎的貢獻。王安石。王安石的熙寧變法,一改西漢以來所形成的定性不定量管理慣例,重回秦朝法治時期的技術流派。王安石注重定量,重回秦國商鞅變法之後的量化管理模式,重視理財技術在財政危機中的解決作用。王安石作爲量化管理的技術流,和商鞅一樣成爲中國歷史上獨特的亮點。

  司馬光。司馬光以守舊派形象出現在教科書裏,但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典型的漸進改革派。在改革人選上,堅持漸進改革的司馬光,比起激進改革的王安石,更合適,更足有效果。激進改革從來只能在小國或無歷史負擔的國家進行,大國或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家只能選擇漸進改革。蔡京。貪官蔡京,最大的功績是創立了元明清都在沿用的茶引法、鹽引法,保障了帝國在茶葉貿易、食鹽貿易上獲取了最大的利益,改變帝國財政僅僅依靠農民田賦的傳統。

  以上這些人,他們的功績都具有穿越當朝當代,具有穿越性,能夠經受時間的考驗。小編個人最佩服的還是李斯,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歡迎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