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為什麼要等到秦始皇才完成統一。


非常感謝@刀劍笑 邀請我,甚至這是我在知乎收到的第一個邀請。

很遺憾我不瞭解、特別是沒有專門的瞭解這方面的資料。但是說幾句不是題外話的題外話。

隨著年齡的增長,無論是看待歷史、戰爭、還是個人奮鬥、學習事業,我發現,「贏者通喫」是普遍的規律。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比如說為了一個考試、為了一個機會,付出再多的努力、精力和時間或其他成本,只要「贏並收割了成果」,總體來看,總是值得和賺到的。這個經過學生時代的突擊拼搏我覺得大家都有一個直觀認識。這一點在光榮經典遊戲「三國志九」中體現的尤其有趣,因為設定為戰鬥特別是攻城時,獲勝方收割大部分(攻下城是全部)傷兵,這些傷兵很快會恢復為「真兵」,所以無論前提砸進去多少成本,贏者通喫,輸家血本無歸。

反之,一種情況是顆粒無收,全軍覆沒,回到出發點。這個基本上失去了一切。對於個人來說也特別好理解。對於國家來說也不難理解。

一種情況是勝而未收,所謂「慘勝」、所謂「得地失人」等等都屬於這種情況。這一點放在國家層面好理解比如一戰後的法國,比如打老蔣等等。放在個人事業層面上最常見的是比如漁翁得利(打倒了對手,但是並非由自己收割了成果)。

總結:歸根結底,不看單一的,絕對值的「消耗」或者「收穫」,決定性的是結果相對上看是不是增長了自己、減損了敵人。

第一種情況,無疑增長了自己,消耗了敵人,那麼即使一時絕對值受損,但是總體形勢還是往好的方向發展,根本上來講不算真的「消耗」,而是總「增長」。

第二種情況,毫無疑問結果是自己減損,敵人增長,無論絕對相對,都是如此。

第三種情況,總的說來,自己減損,敵人減損有限、或者出現了新的健康敵人取代原來衰弱的敵人,換句話抽象上看「自己的敵人」這個對象實力增加了,那還是「消耗」了。

長平之戰,以常識大致來看,秦國本來的敵人是六國整體,或者至少是當面幾國,秦國消耗了,但也取得了,趙國損耗極大,也失去了,其餘五國沒有看到增長,六國整體還是消耗了,並且顯然大於秦國。一句話,秦國相對上,對比態勢上,利好還是增加了。


秦國的血也流幹了,否則不會割地求和。然後20年整整一代人時間沒有大的軍事行動,秦能最終統一,除了國家強大外,運氣也是一方面,碰上東方六國的君主全是傻子,趙國國君信任郭開,戰國四大將自己廢掉兩個,燕國還廢柴還時不時後面捅趙國,等趙國一滅。直面秦國,直接傻了,齊國也是奇葩,秦國六十萬大軍跟項燕相持一年的時候還不玩命,碰上這幾個昏君,命中該秦國統一。

趙經長平一役,精銳盡失,土崩之勢已現。此時果斷出擊,拿下邯鄲,趙國立降。待到趙人緩過氣來,魏楚亦出手相助,再欲攻打,時機已喪。

邯鄲之戰時,趙軍已不堪野戰,唯有守城方不致潰散。秦不應鈍兵邯鄲堅城之下,應先攻取趙國外圍城池,一可因食於敵;二可避免攻打堅城;三可進一步疲趙弱趙。若趙軍馳援,正可殲敵於野戰之中。後來邯鄲久攻不下,魏楚援軍集結,秦已是國力、軍力兩疲,與鉅鹿之戰時的情景何其相似?所幸此時山東六國內部爭鬥傾軋,沒有進一步攻秦;卻也只得大敗而回。邯鄲戰役,秦耗費無數錢糧軍力,除了進一步喪失六國民心外,一無所獲。邯鄲之戰,趙軍只剩老弱,竟能屢敗秦軍,這都是長平殺降的惡果。殺俘殺降,劉邦所不為。有此先例不遠,戰場上趙軍再也不會選擇投降了。反觀劉邦平定秦地,以數萬步卒,半百之齡,不及三載,略定關中。非乃秦軍變弱,實是劉邦太強,強就強在所歷之戰,不殺降卒,所過之處,不犯秋毫。是故兵鋒所至,無有不摧之堅。。
昭王無法直接統一,大戰消耗是一,更重要的是當時各國還有餘力,而秦國從連橫事秦近到遠交近攻都屬於蠶食階段……

當然,君王的人選也是很重要的,幹翻呂不韋的秦王政個人能力不必說,威望強壓內外,真正大權獨攬,才能調動全國所有力量開展滅國。君不見李信剛在楚丟掉20萬大軍,王翦立刻帶著六十萬再度赴楚?


蟹腰對的啊...是兩敗俱傷,但是自這一戰以後,六國實力便再也無法與秦國抗爭

是的,我秦軍( 我是雍城人)損傷也過半,但遲早必有一場大戰.這一役後,東方六國皆無法與秦抗爭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