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调整会为企业整体薪酬开支额外增加约8亿元至9.3亿元

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已接纳最低工资委员会的建议,将法定最低工资水平由现行的每小时34.5元调升至每小时37.5元,增幅为3元或8.7%。政府将于下周五(18日)刊宪,并在本月23日提交立法会,立法会通过后新最低工资水平将于5月1日实施。

调高最低工资后,料最多有7.55万人受惠。资料图片

社会上不少雇员薪酬已高于最低工资,问及最低工资委员会工作进度是否滞后,以及订立最低工资水平是否可更进取至40元或以上,最低工资委员会主席王沛诗强调,最低工资并非福利措施,而是要保障雇员薪金不能太低及避免低薪劳工流失。至于最低工资水平可否由两年一检转为一年一检,她表示有关报告检讨期限为两年,会视乎行政长官要求及社会实际需要再作检讨。

王沛诗指出,由2011年2至4月到2018年8至10月,全职低收入人士平均月薪增加了57.3%,跑赢通胀22.3%,认为最低工资鼓励就业,劳工人数增加30.3万人。不过她表示,委员会的考虑因素并非与通胀挂勾,亦有一系列其他指标,包括社会共识、劳资关系、劳工就业情况等。

王沛诗表示,最低工资并非福利措施,调整幅度要考虑众多因素。

早前消息称,最新法定工资水平料可令15万名雇员受惠,她解释当时采用数据为统计处2017年的数据,报告后来以2018年数据估算,发现很多雇员薪金有上调,并脱离最低工资水平,因此数目降至61500人至75500人。

最低工资委员会估算,实施新法定最低工资建议水平前,赚取每小时工资低于37.5元的雇员约为61500人至75500人,而今次调整会为企业整体薪酬开支额外增加约8亿元至9.3亿元,增幅约为0.1%。政府经济顾问欧锡熊分析,部分低薪行业如保安、清洁、物管及零售业的开支增幅可能较多,约为0.4%。不过,据以往经验,这些行业可靠转嫁消费者等过渡,对整体营商环境及创业意欲应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