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age_1.jpg

(圖片來源:

 

某天和 HR 好友在聊天

談到過往面試及她協助公司找人才的經驗

聽到她分享的故事

我們有些感慨

「怎麼做到基本功」的人越來越少?

 

關於面試 最常聽到

「公司面試你的同時 你也在面試公司」這句話

我 100% 認同這句話

畢竟誰不希望自己未來工作環境良好、主管英明、同事都是好人

既然同時擁有被面試與面試的身份

面試主管以禮相待 認真看待這場會面

應徵者也該嚴肅面對

除了一張精彩的履歷

你的現場表現更展現你的「工作專業態度」

 

最後我們得出一個有趣的結論:

在一場完美的面試結束後

讓主管決定要不要錄用你的

都是一些簡單卻容易忘記的小細節

 

所謂惡魔藏在細節裡

以下和大家分享各種為你面試更加分

看似基本卻鮮少人全部做到的 小. 細. 節.

希望能夠提供大家參考~找工作都順利!

 

4.jpg

圖片來源

 

當你收到公司的面試邀約信件

「面試」其實就已經開始了

在實際見面之前

營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就是靠「面試回覆信」!

所以信件回覆尤其重要

 

1. 【回信避免開頭省略稱呼、結尾省略自稱】

HR 好友分享自身經驗

如果收到的回覆信如果直接用像回通訊軟體般親切直接

例如:

無特別註明是回覆哪位寄件者 >> 請問是要回給誰?

或是署名你的身份 >> 主管一天這麼多封信,哪知道你是誰?

很容易讓人資或是面試主管對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畢竟這是「商業信件往來」

如果錄取了你 未來是有可能代替公司和廠商接洽合作

過於輕鬆、不正式的回覆內容

並不會讓人感覺你「好相處」

只會帶來「不夠嚴謹、不夠重視這份工作」的印象

不免令人擔心未來工作表現是否會是一位雷隊友?

 

6.jpg

圖片來源

 

2. 【面試自備履歷、作品集】

面試時

大部分公司會要求應徵者現場填寫一份制式履歷

影印求職平臺履歷表輔助面試

這些文件格式雖然為公司、業者設計

符合篩選人員基本要素

但全部履歷攤開來看

都長得大同小異(除非大頭照很特別?)

如何能在面試時看到你的與眾不同

就是提供一份「為自己」所設計的履歷、作品集

清楚表達你想讓面試官看到的「強項」

重點參考:Pinterest 一頁式履歷

(新創產業比較偏向 Pinterest 上的風格 🔍CV

如傳統產業可斟酌以制式履歷為主)

 

有相關文件搭配面試表達

(攜帶筆記型電腦是個好選擇)

能夠在講述過去工作經歷等提供佐證

加強論述公信力

 

另外 沒有一份工作是無法留下作品集的!

不管是做行銷、業務乃至行政

都有相關依據可以提供

以行銷企劃來說

你的作品集除了過往製作的提案、活動

KPI 是證明你能力的最好表達

講述 KPI 不難 重點把握 When, What, How

When 是指在什麼時候完成,花了多少時間

What 是指執行甚麼項目

How 有兩個方向

一個是 How you do it? How do you do?

將你執行的「方式」和「成果」列出

重點就是將所有的表現 轉化成「比率

例如:

XX 月中,獨立完成 X 個品牌提案,執行率為 X

XX 月中,以 XX 方式優化廣告效益,同期比較成長 X%,轉單率為 X

 

悄悄話~

(一份好的履歷就是在「行銷」自己

如果你連自己這個商品都無法推銷出去

你要怎麼說服主管你能夠做好行銷 or 業務呢?

 

7.jpg

(圖片來源)

 

3. 【勇敢地「正視」面試官們】

面試時 應徵者和麪試官是平等的

千萬別害怕與面試官有 eye contact

適時地與對方眼神交流

除了可以展現自信、從容之外

還可以讓對方更加信服你說的話

 

小撇步~

如果看著對方雙眼讓你感到不自在

(畢竟面試我們求最好表現)

可以選擇看著對方「眉宇」之間

視覺上對方仍會覺得你與他正面懇談XD

當下也不會這麼緊張唷 😉

 

8.jpg

圖片來源

 

4. 【正確地介紹自己】

其實這一點比較偏向加強自我魅力!!!

(就是讓公司更想要你)

 

HR 好友和我分享

有時面試 會收到反應應徵者的專業與職缺不符

經一番瞭解後

才發現應徵者在自我介紹時

將自己「所有」會的都講一遍

而不是針對「職位需要」的技能重點說明

 

這部分滿容易陷入模糊地帶

以應徵者的角度來說

當然是希望在越短時間讓主管看到越多潛能

(全部都會做 公司用我抵三人?)

但以主管的角度來說

第一會覺得猜想是否應徵錯職務

第二可能會認為你什麼都會一點 但可能不精通?

這推論偏向主觀

但不論主管怎麼想

最重要的是正確地介紹自己

 

建議大家可以將應徵職缺工作項目&技能儲存

針對每項內容列出過去類似參考經驗

整理出文字

轉換成口語的對談內容

刻意置入不著痕跡地介紹自己

就像聊天一樣自然對談

 

註:

找工作一定不會只投 1

而職缺可能偶爾關閉(不一定代表找到人了)

先儲存應徵職缺工作項目

可以幫助你喚醒記憶

也可以相比對各家需要的人才需必備什麼技能

 

9.jpg

(圖片來源)

 

5. 【老生常談:感謝信 一定要有】

「感謝信」三個字大家應該聽到厭煩XD

客套歸客套 但這真的有用!

除了可以喚醒面試官的記憶之外

(多想念你一下 >_____^)

也讓面試官知道你很想要這份工作

 

不過最常聽到的抱怨大概是:

「不知道感謝信內容該寫什麼」

不瞞各位 這曾經也滿困擾我的XDD

如果是外商還要用英文寫

真的是一個頭兩個大(汗

不過大家真的別擔心

感謝信的重點不是「內容」寫得多搧情~多感動~

Timing 纔是重點呀!!!

掌握好時間

感謝信寄發一定要「當日」寄出

展現你的執行力與效率

積極的態度能夠為你的面試表現更加分!

 

小撇步~

通常應徵者是透過 HR 約面試時間

不一定有面試官的聯繫方式

建議大家可以在面試結束時

當下與面試官(主管)詢問是否方便給予名片

以利感謝信能夠順利傳達給對的人😌

 

看完落落長一篇(大家辛苦了💦)

幫大家複習一下重點:

1.  回信內容不是 Line 身份寫清楚

2.  自備履歷、作品集

3.  適時 eye contact 有自信

4.  呼應職缺 介紹自己

5.  感謝信 感謝信 感謝信

以上皆是是我(實戰)和 HR 好聊了一下午歸納出的重點

分享的目的並不是要證明面試能力的好壞

而是深刻發現

許多人不是專業能力不足

而是忽略了某些小細節

導致在 Offer 篩選上

可能優先考慮了別人

不只可惜也感到惋惜

 

千金難買早知道

希望這篇內容

對於正在找工作或是轉職的你會有一點點幫助❤️

 

最後獻給同樣在為生活努力的你們:

Act like you care!

表現得好像很在乎一樣

做足萬全的準備

當自己都被自己說服時

對方就有可能被你說服!

(這句話是不是可以完美應用在面試上呀 😘~)

 

感謝可愛的讀者閱讀完這一篇

祝福大家工作、生活都順利💕

也歡迎大家和我分享面試經驗、互相交流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