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曾承接《藥事法》相關案件,可參考蘋果日報網路新聞 。

 《藥事法》除了規範藥商之管理、藥局之管理及藥品之調劑、藥物之查驗登記、藥物之販賣及製造、管制藥品及毒劇藥品之管理、藥物廣告之管理、稽查及取締之外,更有刑事罰則與行政罰鍰之規範,相關從業人員不可不慎!

若有藥事法上的任何問題,歡迎親洽本所!
190101718  

 ◆◇《藥事法》簡介:

藥事法於今年民國 106 06 14 日新修訂。

藥事法所規定之「藥物」,係指藥品及醫療器材。

藥事法所稱「醫療器材」,係用於診斷、治療、減輕、直接預防人類疾病、調節生育,或足以影響人類身體結構及機能,且非以藥理、免疫或代謝方法作用於人體,以達成其主要功能之儀器、器械、用具、物質、軟體、體外試劑及其相關物品。

藥事法所稱「標籤」,係指藥品或醫療器材之容器上或包裝上,用以記載文字、圖畫或記號之標示物,包括直接標示於醫療器材上之文字、圖畫或記號。 

藥事法有關刑事規制,係訂於第82條至第89條,包括:

【研製藥物之罪】

 1.製造輸入偽藥禁藥罪(藥事法第82)

 2.未經覈准製造輸入醫療器材罪(藥事法第84條第1)

 3.製造輸入劣藥不良醫療器材罪(藥事法第85條第1)

 4.非法使用他人藥名仿單標籤罪(藥事法第86條第1)

 5.輸入非法使用他人藥名仿單標籤藥物罪(藥事法第86條第2)

 

【供給藥物之罪

 1.供給偽藥禁藥罪(藥事法第83)

2.供給未經覈准醫療器材罪(藥事法第84條第2)

 3.供給劣藥不良醫療器材罪 (藥事法第85條第2)

 4.供給非法使用他人藥名仿單標籤藥物罪(藥事法第86條第2)

 

◆◇相關參考法條  

藥事法第 4
本法所稱藥物,係指藥品及醫療器材。 

藥事法第 13
 本法所稱醫療器材,係用於診斷、治療、減輕、直接預防人類疾病、調節生育,或足以影響人類身體結構及機能,且非以藥理、免疫或代謝方法作用於人體,以達成其主要功能之儀器、器械、用具、物質、軟體、體外試劑及其相關物品。
前項醫療器材,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應視實際需要,就其範圍、種類、管理及其他應管理事項,訂定醫療器材管理辦法規範之。  

藥事法第 14
本法所稱藥商,係指左列各款規定之業者:
一、藥品或醫療器材販賣業者。
二、藥品或醫療器材製造業者。   

藥事法第 17
本法所稱醫療器材販賣業者,係指經營醫療器材之批發、零售、輸入及輸出之業者。
經營醫療器材租賃業者,準用本法關於醫療器材販賣業者之規定。  

藥事法第25
本法所稱標籤,係指藥品或醫療器材之容器上或包裝上,用以記載文字、圖畫或記號之標示物。  

藥事法施行細則第8
本法第二十五條所稱標籤,包括直接標示於醫療器材上之文字、圖畫或記號。 

藥事法第 82
製造或輸入偽藥或禁藥者,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億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億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億五千萬元以下罰金。
因過失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藥事法第 83
明知為偽藥或禁藥,而販賣、供應、調劑、運送、寄藏、牙保、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千萬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億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七千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因過失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藥事法第 84
未經覈准擅自製造或輸入醫療器材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明知為前項之醫療器材而販賣、供應、運送、寄藏、牙保、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依前項規定處罰之。
因過失犯前項之罪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藥事法第 85
製造或輸入第二十一條第一款之劣藥或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二款之不良醫療器材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新臺幣五千萬元以下罰金。
因過失犯前項之罪或明知為前項之劣藥或不良醫療器材,而販賣、供應、調劑、運送、寄藏、牙保、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因過失而販賣、供應、調劑、運送、寄藏、牙保、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第一項之劣藥或不良醫療器材者,處拘役或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藥事法第 86
擅用或冒用他人藥物之名稱、仿單或標籤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二千萬元以下罰金。
明知為前項之藥物而輸入、販賣、供應、調劑、運送、寄藏、牙保、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藥事法第 87
法人之代表人,法人或自然人之代理人、受僱人,或其他從業人員,因執行業務,犯第八十二條至第八十六條之罪者,除依各該條規定處罰其行為人外,對該法人或自然人亦科以各該條十倍以下之罰金。    

藥事法第 88
依本法查獲供製造、調劑偽藥、禁藥之器材,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
犯本法之罪,其犯罪所得與追徵之範圍及價額,認定顯有困難時,得以估算認定之;其估算辦法,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定之。  

藥事法第 89
公務員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犯本章各條之罪或包庇他人犯本章各條之罪者,依各該條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刑法第 210 條(偽造變造私文書罪)
偽造、變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
216 條(行使偽造變造或登載不實之文書罪)
行使第二百一十條至第二百一十五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不實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刑法第220條(準文書)
在紙上或物品上之文字、符號、圖畫、照像,依習慣或特約,足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者,關於本章及本章以外各罪,以文書論。
錄音、錄影或電磁紀錄,藉機器或電腦之處理所顯示之聲音、影像或符號,足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者,亦同。    

刑法第 339 條(普通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