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是名樓,李白是名人,產生聯繫是必然的。

1.一生好入名山遊。李白和黃鶴樓有淵源,是詩詞文人的家國情懷,愛好飽覽名山大川、名勝古蹟的風氣。黃鶴樓,與滕王閣、嶽陽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各路人等,只要來武漢,必去之所。史載:遊必於是、宴必於是。作為一生好入名山遊的李白,不可能不去。

2. 一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李白和黃鶴樓的緣分不淺,曾經在自己的一首自傳長詩中寫下了這樣的詩句。三登黃鶴樓,對李白來說,意義重大。

一登黃鶴樓。李白來到黃鶴樓攬勝,詩興大發,意欲作詩一首,忽然抬頭看到了崔顥寫的黃鶴樓詩,深為嘆服,稱: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作為名聞天下的詩仙,來到黃鶴樓卻寫不了詩,豈不是人生憾事。這件事一直刺激著李白,後來還仿崔顥作了《登鳳凰臺》。

二登黃鶴樓。再來黃鶴樓,李白是來送孟浩然之廣陵。在黃鶴樓請孟浩然喫飯,不光因為兩人是好朋友,而且,孟浩然還是李白的媒人。李白雖有才華,但報國無門。孟浩然幫他出主意,娶了前朝丞相許圉師的孫女,以期藉助豪門之力飛黃騰達。因此,李白對孟浩然無比敬佩。在黃鶴樓請喫飯,絕對夠檔次。

三登黃鶴樓。那是李白的理想寄託。李白被皇帝召為翰林成名,後牽扯進永王李麟謀反案被流放,又遇到大赦,一生起伏跌宕,但都沒有實現理想。黃鶴樓下面的鸚鵡洲,曾有魏國名士禰衡作《鸚鵡賦》。禰衡因擊鼓罵曹、忠貞不屈被曹操殺害。李白曾作《望鸚鵡洲懷禰衡》,懷古詠今,表達對古人的崇敬,感嘆自己的仕途如禰衡一樣悲慘。

李白三登黃鶴樓,一生從未登上仕途的頂峯。但是,他的詩詞,卻也因此而成為絕代風華,不啻登上了詩歌的頂峯。


愛去,看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