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辈子念过三间大学,在中正念的是心理系,当时属于第三类组(现在还有这种分法吗?),硕士班在成大行为医学所,接受临床心理的训练,咨商心理学博士则是在台师大拿的。
 
身为一个心理all the way的人,或许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但说实在的,我对这个主题没有太多感觉,但长久以来我的读者似乎都对心理师这行很感兴趣,多次来信询问我两者的差别,我想干脆一劳永逸,写一篇文章来说明我的想法,就算是做选民服务(?)吧!
 
这个主题非常敏感,往往沦为孰优孰劣的争论,因此我要特别强调,以下所写的,都是狭隘的个人经验与观点,或许大家能理解,即便是念同个科系的人,其主观经验可能截然不同!
 
  • 临床心理所在干嘛?
 
在我的经验中,临床心理较重视「心理病理」,除了理解辨识各种心理疾病诊断外,也强调从实证研究中去了解每个疾病的成因、致病因子(vulnerability)与危险因子(risk factor)。也就是说,临床心理比较偏向以「疾病」为出发点去探索。另外,心理衡鉴(评估)也是临床训练中重要的一环,因为这也是医院工作中的很重要的业务。
 
临床研究所的训练与医院工作息息相关,就我的了解,目前仍是以训练精神(身心)科的心理师为主,此外因为心理师在「神经科」与「复健科」也有一席之地,所以有些研究所也会开设相关课程。
至于心理治疗方面,相对来说课程没那么丰富,也比较偏概论或者是「认知行为」学派的熟悉,没有办法,因为技能数大多点到心理病理与衡鉴方面了,回想起来,当年在硕三实习时根本是靠著胆量在做治疗的;但对于心理衡鉴,甚至鉴别诊断就有自信多了。
 
在实习方面,临床心理一定要有在医院实习的经验,由医院任职的临床心理师当督导,因此对于医院体制比较熟悉。
 
在研究取向上倾向实证主义,较多量化研究,去验证假设,因此对于统计方法与工具也要有一定的熟悉度。
 
  • 从咨商心理所可以学到什么?
 
在我的经验中,咨商心理所的课程会比较贴近民众的需求(而非医院的需要),例如家族治疗、伴侣咨商、悲伤辅导等,这些都在社区执业时很可能派上用场,但请别认为修了几堂课就足以打天下,即便是博班的课程仍只是让学生有个大略的认识罢了,要从纸上谈兵中学会实务工作是天方夜谭 ─ 怎么可能坐在教室学会游泳呢?
 
相对于个别的心理疾病,咨商心理比较以理论为出发点,从不同的学派去理解与诠释人的问题,并提供解决之道。
 
有得必有失,虽然咨商也有心理衡鉴、变态心理学,甚至是精神药物等课程,但相较于临床整个都是以医院工作做为训练脉络,咨商所学的衡鉴与诊断能力可能较难以胜任医院的需要。但话说回来,医院聘咨商心理师也很少是为了衡鉴或诊断就是了。
 
实习方面,咨商心理较为多元化,随著个人偏好,可能会在各级学校、医院、社区等不同场域累积经验。但就我了解,即便是在医院实习,很多时候是由医师担任督导者,而非医院的心理师,因此学到的东西、经验甚至文化也与临床相差甚远。
 
研究上较倾向质性研究,试著从访谈中了解人在不同处境的生命经验。是以理解为出发点,而不是如量化研究,去验证某些假设。
 
  • 工作后才是开始
 
临床与咨商间长久以来处于对抗的氛围,一方面与工作权有关,在很久以前,咨商心理师不太有机会到医院工作,随著咨商开始往医院「进攻」,可以想见对临床心理是一种威胁,更何况现在医院的稳定职缺已越来越稀有了。
 
另一方面,临床排斥与咨商统称为「心理师」(前阵子有这样的草案出现),或许也与「物以稀为贵」有关,每年所产生的咨商心理师约为临床的三倍,良莠不齐的情况更为明显。但说真的,无论临床或咨商,都已是供过于求,只靠执照上的光环恐怕不太够亮。
 
现在心理师进入战国时代,工作的困境与挑战我在其他文章中已谈过(请看文末的延伸阅读),不再赘述。我想强调的是,在许多工作冈位中,咨商与临床的分别已经没那么重要,说穿了真正在乎的只有心理师本身而已,这不是民众关心的重点。
 
学校的训练只是个开头,说给想念博士班的人听,即便是博士的训练也一样,因为学校毕竟是学术机构,老师们不尽然对实务工作都很在行,此外,实务工作总得在实务中学习。有些令人敬佩的老师,在研究教学之余,仍然私下找督导精进实务工作,像是以人际历程取向闻名的吴丽娟,仍像个学生一样跟著李维榕学习家族治疗。教授尚且如此,学生又怎么可能在学校就精通十八般武艺呢?
 
因此,我认为比大学更重要的,是工作后的训练与个别发展,随著个人的偏好与工作场域,去累积经验与能力。不要再期待大学能教导你所有工作所需
 
在我工作的华人心理治疗发展基金会,当中有社工、医师,以及两种心理师,平时和乐融融,不太会去分彼此,大家都是从事助人工作的同事,尊重与欣赏彼此的专业经验,我很荣幸能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 身教大于言教
 
最后,让我来告诉你一个秘密。
 
心理咨商、治疗,不管你怎么称呼,只要是与人贴近的工作,再也没有比亲身经验更深刻的学习了。不论课程的内容,甚至是老师所说的言语,都没有实际的行为来的重要。
 
就拿同理心来说吧,如果老师是用一种严苛的态度,去指责学生「怎么对个案那么没同理心」,那么学生是不可能学会同理的,他所学到的,只有严格、自责,或自己不够好。
 
或许课程并没有那么重要,前提是能遇到如沐春风的老师(尤其是指导教授),能尊重、同理,且有界限地与你相处,这一切将会成为宝贵的经验,在不知不觉中,你也就学到了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态度了(就算老师教的是统计 XD)。
 
「历程往往比内容更重要」,无论是学习历程或者咨商工作,都是真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