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 裏面的歷史都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遊牧民族史古人木有套套,咋辦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爲什麼要放棄永生 | 訂閱我們立刻馬上看!



授權自:我們愛歷史(ailishi777)


要論“經濟大蕭條”的可怕程度,最生動的例子,就是1929年爆發的全球經濟危機。


對於經歷過那場危機的西方人,特別是當時的美國人來說,這場經濟危機,更像是飛來橫禍:1929年10月之前,作爲經濟危機爆發地的美國,還是一片大好繁榮。


美國經濟已是連續十多年高速增長,樓市股價全是狂飆突進,“分期付款”“超前消費”的呼聲甚囂塵上,有點閒錢的美國人,不是家裏屯了好些房,就是手裏捏着好幾支股票,天天做着發財夢。



誰知1929年10月下旬,美國紐約股票交易市場突發狀況,股票從此瘋狂暴跌。


這聲晴天霹靂後,美國各生產部門也相繼被波及,生產消費全面崩盤。


繼而這場風暴,又迅速蔓延到整個西方社會:1929—1933全球經濟危機,全面爆發。


爲什麼會有這“飛來橫禍”?後來的經濟學家們,早總結出一大票原因。


但常被無視的一條,卻是危機爆發後,西方列強們的“甩鍋”醜態。


美英法等西方強國,非但沒有“負責任大國”的覺悟,反而互相忙拆臺。


美國率先提高了89種商品關稅,英法也紛紛跟風,“關稅戰”打的一塌糊塗。


英國又從1931年起放棄金本位制,造成英鎊拼命貶值。美元也跟着貶,本來就悽風苦雨的全球經濟,這下加劇動盪。


如此做法,就好比大家同坐一條船,面對風暴來襲,卻是彼此互相搶,結果,當然是把所有人,一起往漩渦裏帶。



除了互相甩鍋,焦頭爛額的西方各國政府,也是毫不猶豫朝着本國老百姓甩鍋


比如美國總統胡佛,就一再鼓吹“自由經濟”,哪怕全國水深火熱,卻堅決拒絕政府幹預,全程當起甩手掌櫃。


窮瘋了的英法各國,更是無視全國大批工人失業的事實,拼命削減失業補助金,並向老百姓徵收多種新稅。


如此不作爲或亂作爲,叫本就空前的經濟危機,幾年間到了十分糜爛的地步。


這場經濟危機的破壞力有多嚴重?


西方列國的經濟損失高達2500億美元,比一戰損失還要高。


英國每年工業減產百分之二十四,法國每年工業減產三分之一,每年五千戶企業和五萬戶商賈破產。


美國工業生產每年下降百分之四十六,四年裏一萬多家銀行破產,一千三百萬人完全失業,另有五百萬人半失業。


以當時美國報紙記錄,許多昔日紅紅火火的工廠區,幾十公里範圍內的廠區,竟全成了無人區,只剩了生鏽的機器,號稱“機器墓地”……



如此慘淡年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如何?


就以家底最厚實的美國來說,美國兒童的童謠都在唱“華爾街拉響警鐘,美國往地獄裏衝”。真實的生活有多地獄?


看上去穿着光鮮的美國“中產”們,冬天都是把報紙塞到襯衣裏禦寒,麻布片包起腿來當棉褲,工人工資天天暴跌,伐木工的工資每小時一毛錢,康涅狄格州100家工廠的工人,每週工資六毛錢。


《時代週刊》哀嘆:“美國工人的工資已經壓低到中國苦力的水平了”。


但即使這樣薪水微薄的工作,當時的美國人,也都是搶破頭皮。


職業介紹所的門口,永遠是通宵排長隊,只招百人的工作,往往能報名五千多人。


之前一直被美國“精英”們痛罵的蘇聯,一次想在美國招六千熟練工人,報名者竟突破了十萬人。


不招工的時候,蘇聯駐美國的機構,每天都能收到數百份申請——全是申請移民蘇聯的。



困頓的生活,也讓美國人“住不起房”“讀不起書”。


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各大城市裏,“房東攆房客”的景象隨處可見,美國小孩都發明瞭遊戲“攆房客”。


全國有三十萬學生失學,老師們只能領八個月薪水,就這麼點薪水,領到的還常是政府的白條,上面寫着“大蕭條過後補發工資”的字樣。


在芝加哥,一半以上的教師,都靠借高利貸維持生活。


以1932年美國許多州的報告,有些州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兒童,都處於嚴重營養不良的狀態。


美國報紙上,一位小女孩的話,更成了這場經濟災難的辛酸註腳:“我很餓,可我們家是輪流吃飯,今天該我妹妹吃了。”



當然,別看這生活如“地獄”,美國的有錢人,還是好過得多。


許多資本大鱷們也是毫無壓力,撒腿就跑到國外。


留在美國的?花天酒地也常照舊。


比如在發不起教師工資的芝加哥,照樣常舉辦“博覽會”等奢靡活動,博覽會上跳舞的脫衣舞娘,每週就能賺6000美元。


如此生活,美國老百姓也終於忍夠了,從1929到1932年,美國爆發暴動2700次以上。


美國總統胡佛來底特律演講時,臺下民衆憤怒喊出“絞死胡佛”的口號。


美國更先後有200萬農民發起暴動,艾奧瓦州的所有公路,都一度被憤怒農民封鎖。


還有農民喊出激動宣言:“美國也應該來一場像俄國那樣的革命”。


正是這生死存亡般的局面,才令繼任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痛下決心,啓動了著名的“羅斯福新政”。



作爲西方世界“最有錢”的美國尚且如此,西方其他國家,當時的局面也只有更慘。


由於民衆對政府的絕望,德國法西斯勢力才迅速膨脹,併成功奪取了政權,形成了二戰的策源地。窮急生瘋的日本,也加速了侵華的步伐。


更因爲在經濟危機中損失慘重,美英法等國,也試圖用綏靖政策對抗法西斯,結果卻是割肉喂狼,令二戰的戰禍蔓延全球。


一切,都與這場大蕭條,有着重要的聯繫。


那場危機已過去,但其中的教訓,至今,值得警醒。


參考資料:《世界上下五千年》、《推動二戰的催化劑:1929至1933經濟危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