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时候,树上结满了栗子,怎么摘都摘不完,而且十分美味。我的小屋坐落在山口村深处,被一片栗树林包围着。到了九月末的时候,就差不多得开始采摘栗子了。

  早上,我一边呼吸着新鲜空气,从门口走出去,就能看见地上骨碌碌地滚动着掉下来的栗子。潮湿的地上四处散落着黑色和褐色的栗子,两种颜色互相交织,给人一种高雅的感受。捡的过程中也不断有栗子从树上掉落,砸在我的屋顶上,那声音出人意料的大。

  —— 高村光太郎 ·《山之四季》

  作者注: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图记途忆」,重新整理至数字尾巴,有修改。

  旅行时间:2018年10月。

  日本诗人、艺术家高村光太郎的治愈系随笔集《山之四季》2017年被译成中文出版,回看清新电影《小森林》,才发现电影中的场景和高村的文字描述居然如出一辙。

  是的,这所有的美好,都发生在日本东北部岩手县的乡村。数次被电影和随笔集打动的我们,决定到故事发生的地方看一看。

  电影《小森林》场景

  什么是岁月静好?

  这就是岁月静好。

  这里和电影《小森林》的取景地同属岩手县,这里不仅是诗人高村光太郎安享七年时光的地方,也诞生了《银河铁道之夜》的作者宫泽贤治。这里是岩手县花卷市。

  偏远小城的丰收时节

  当新干线列车越来越接近目的地的时候,窗外的景色也变得越来越美。这种好看的场景往往远离都市,这里是日本东北部,是日本最原生态的乡村地区。

  同我国相似,新建的高铁站位于非市区地带。从东京站北上,3小时后在新花卷站下车,我们看到的是一派田园风光。除了鸟鸣和偶尔的汽车引擎声,这里安静得可怕。

  花卷的秋日色彩

  新干线车站外面便是田野

  可怜的客流量让人不由得担心的士司机的生意

  十月初,东京还是一片葱绿,花卷已经有淡淡秋意了。早红的秋叶点缀了街道,让整个画面的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往远处走走,更能看到丰收的景象。

  秋天的田园

  电影和书中都表现了板栗掉得满地都是的场景,看得人心里直痒痒。没想到,秋日亲临花卷,很容易就能看到此景。

  到日本的农村一看

  "在这样的地方住一辈子,你愿意吗?"Vivian问Gary。

  当Gary正在认真想象每天只能见到不超过十人的乡村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时候,Vivian已经不打算再考虑这个问题了,因为路边有挣扎着的大蚯蚓......

  如今的乡民已不再为填饱肚子而作难,高村光太郎的山居生活反而离我们越来越远。《小森林》电影虽好,但现实与梦想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田园美,归园田居却不一定如想象般美好。即使是在日本这种高度发达的后工业社会,乡村依然是在东京打拼的年轻人回不去的故乡。

  花卷乡村的自建房,

  每家每户的建筑都不一样,

  小巧精致。

  仓库堆放的木棍。

  不知是柴火还是另有它用。

  一边的田里种着芋头等作物。

  另一边柿子树枝头硕果累累。

  农舍、大棚周围都种着花。

  塑料大棚里停着拖拉机。

  村后更安静的小道旁,

  有一座寺院。

  乡村铁道

  除了新干线,连接岩手县东部海滨的“银河铁道”釜石线也在这里设站。公路交通变得越来越发达以后,这条地方小铁路便不再繁忙。唯有随风摆动的野花静静等待着下一列火车的到来。

  林木旁藏着安静的道口。

  人口过疏地区的铁路班次很少。

  山中的温泉旅馆

  时光看似散漫,却也飞快流逝。不一会儿,我们就要搭乘免费驳接班车进山,前往要下榻的温泉旅馆了。看着那辆白色的巴士慢慢驶近,我们又加快了脚步。

  作为是枝裕和的崇拜者,我们此行的目的实乃《海街日记》中出现的那家山间旅馆。

  乘车约一小时后,我们到了这里。

  后半程,巴士上只有我们两位乘客。

  在虫鸣蛙声中度过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夜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