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愛喫麪,南方人愛嗦粉。壹周君也是無粉不歡,可是南方的米粉,雖然是一脈相承,卻千姿百態,各有妖嬈。

桂林山水甲天下,深入人心的還有桂林米粉,壹周君依稀記得,好幾年前,這桂林米粉猶如黃燜雞米飯一般,勢如破竹,攻佔了大小城市各個角落,遍地開花。其實,早晨一碗桂林米飯,極好。那粉形狀是渾圓細長的,浸泡在大鐵桶裏,攤主下好米粉,再來放各種配菜,比如酸豆角、豌豆、酸蘿蔔,大概有十幾樣,這桂林米粉,如果有牛肉的,也是要薄薄的鋪幾片在米粉上,最重要的,是要舀上一勺子湯底,鮮美得很,米粉被燙的渾身柔軟,雪白如蓮,嘗一口,柔滑有韌性,相比武漢本地的米粉,桂林米粉的口感更有嚼頭一些,浸泡在濃湯之中的米粉,喫一口,酸、辣、鮮、韌,可以讓你一口氣把一大碗米粉喫光,然後心滿意足打嗝,趕緊上班去。

去廣州,不得不喫河粉,幹炒河粉的代表作是滿漢全席裏的典範,據說要點酒精讓表面更酥脆,廣東人無論烹飪什麼,都極講究鎪氣,其實鎪氣是急火猛攻之下,食物產生的化學反應,有一股焦糖的味道,讓食物更添魅力,所以,廣州的炒河粉,一定是開大火,多放油,大鏟翻飛,所有的渾然一體,那一碗油亮的河粉,陪著一些豆芽菜,纔是頗具風骨。

當然,廣州還有一粉也是美食中柔情蜜意的代表,比如腸粉,最是輕薄素雅又不失風味。看著檔口的師傅,把一抽屜的米漿推入爐子後,不過幾十秒,再拉出來,便是一片雪白,彷彿煙氣渺渺,這腸粉講究一個柔滑爽薄,壹周君最愛的,是鮮蝦腸粉,配之一點點韭黃,蝦也是爽滑脆口,再配上醬料,滋味滿滿。壹周君去廣州喫腸粉,每次都喫兩碟,但是納悶為何廣州男性都食量好小,他們瘦瘦小小的個子,一人只喫一碟腸粉,也不外加其他,難道不餓嗎?

海南的抱羅粉,奇滑無比,配料有豬腸、螺螄、牛肉、花生等,原來抱羅粉是用米漿和香油調製後再搓揉而成的,難怪滑嘴得很。

最後回到武漢的米粉,壹周君原來小時候喫過福慶和的牛肉粉,那粉叫一個厚實,一個肉妥(軟)據說,這「福慶和」的米粉,全靠手工製作,有資料顯示,「福慶和」的米粉要選湖南的早稻米,還必須是陳米,據說,陳米做出來的粉有嚼勁,而全部新米則讓米粉太軟爛,進嘴就沒有蹤影了。陳米生米按照一定的比例,跑水,然後用石磨磨成米漿,上蒸籠蒸熟,那米粉要切成長條,掛在竹竿上攤涼。牛肉粉當然是要喫牛肉,這牛肉,光是滷味就有十多種配料熬製,軟爛鮮美,再加上打底的高湯,是豬骨中的筒子骨熬成白色的濃湯,好喫,可惜現在的福慶和早已不是原來模樣了,有些美味就是讓你追憶的,如此,歲月值得珍惜。


謝謝邀請。四川應該也屬於南方吧!我是四川人,四川的特色小喫多集中在成都,像龍抄手、賴湯圓、老媽蹄花、軍屯鍋盔都是家喻戶曉的美食小喫。今天要給大家講另外一種美食,一種地道的成都小喫-冷鍋串串。

川渝一帶最出名的美食有「兩霸」,成都串串和重慶火鍋。成都串串又分為熱鍋串串和冷鍋串串兩種。現燙現喫的串串叫熱鍋串串,燙好直接上桌的串串叫冷鍋串串。

近幾年冷鍋串串在成都發展迅猛,其中的翹楚是一家名叫「冒椒火辣」的冷鍋串串店。這家店堪稱傳奇!老闆是幾個小年輕,其中一位股東還是我的朋友。在2010左右成都奎星樓還是一條門可羅雀的冷巷子,幾位懷著理想和抱負的年輕人在這裡開了一家冷鍋串串店-冒椒火辣。

因為串串味道很好,菜品很新穎,而且小夥子們待客又很熱情,所以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其結局就是一下就火了!成為了地道的成都網紅串串。據說每天下午4點左右絡繹不絕的年輕人都跟約好了一樣自覺的來到這條街,排著長龍只為一品「絕世美味」-冒椒火辣!一條冷清的街道生生被帶活了。時至今日他們已經陸續開了兩家分店,並且每家人氣都異常火爆,堪稱傳奇!

他們家的串串不只是「串串」,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特色小喫,例如:爆漿兔腰子,槓上腦花,纏綿火鍋粉,親親小土豆等等,隨便一種都是能震得住場面的美食。有去成都的朋友可以過去驗驗貨。

喜歡更多美食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主頁有更多驚喜等著你哦。


謝邀!本人「喫貨一枚、沒見過什麼世面、愛喫不會做,目前在學習初級的,做菜方法。」歡迎大家來監督、指點!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南方的定義。

南北方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以此來分,南方地區就包括:湖南、湖北、浙江、廣東、廣西、江蘇、福建、雲南、貴州、四川、海南等地區。每個地方都有代表性的美食。

雲南過橋米線,應該是最廣為人知的特色美食了。

福建有沙縣小喫,四川有火鍋。福建廈門的花生酥、魚皮花生都很美味。

廣東菜屬八大菜系之一,被稱為「粵菜」,煲的各種湯都美味至極。再比如,江西有:藜蒿炒臘肉、虎皮青椒、南昌炒粉(牛肉炒粉)、瓦罐湯。貴州有腸旺面和花江狗肉等。

總之,南方地大物博,美食類目不勝枚舉。(我是北方人,跑來湊熱鬧??不會被趕走吧?哈哈??)

歡迎路過的南方朋友們,留下你們當地的美食,讓我多學習、瞭解下。想想都流口水了。

朋友們,別吝嗇你們的好喫的,分享給呆小燕哦。麼麼噠~??


感謝邀請!

小喫是中國飲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並成為中國飲食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中國的每個地方都會有特色的小喫,特色小喫就地取材,而且具有當地特色。

比較出名的有:重慶酸辣粉,武漢熱乾麵,上海南翔小籠湯包、糯米團,寧波湯圓,長沙臭豆腐、米粉等。而我在安徽蕪湖,這裡的特色小喫有:紅皮鴨子、梅花糕、米線、炒熱粉等等,主要集中在大學城、興隆小喫街、步行街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


廣州:

沙河粉,潔白透亮,口感爽滑,可以幹炒濕炒,涼拌,也可以做湯粉,甚至還有彩色河粉,像彩虹一樣,美麗極了。都是加進了新鮮的蔬果汁。

叉燒包,是粵式早茶中極具代表性的典型之一,一籠通常也就三個或者四個,肥瘦適中的餡料微微露出。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味。

和蝦餃,燒麥,蛋撻並稱為粵式早茶四大天王。

蝦餃,皮薄如紙,晶瑩剔透,可以看見裡面的餡兒,喫起來爽滑清香。

燒麥,也叫燒賣,用薄麵皮裹半露的餡料蒸熟,色鮮味美,質地爽潤,爽口不膩。

蛋撻 又酥又軟的蛋撻,看著就想咬一口。

雲吞面。雖然廣州人以米為主食,但是雲吞面卻也是難以割捨的,是以煮熟竹升面墊底,上面擺好煮熟的雲吞,加入用大地魚、蝦皮、瑤柱、雞煲成的清湯,再配上豬油,韭黃即成。雲吞入口爽滑,竹升面彈性好十分脆爽。

艇仔粥。。艇仔粥中加入油炸花生米,油條塊,魚片,蔥花,薑絲是廣州特有的粥品,芳香四溢,冬天裡喫一碗熱氣騰騰的艇仔粥,心裡都是暖洋洋的。

布拉腸,是廣州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喫,薄如蟬翼,口感爽滑細膩。

姜撞奶,是整個廣東珠江三角地區的極具特色的一道傳統甜點小喫,以薑汁和牛奶為主要原料,精心加工製作而成的一種甜品,口感滑嫩,風味獨特。

蘿蔔牛雜,都說廣州人口味清淡,可這道鮮美無油膩,且蛋白質豐富的小喫卻放有多種香料,能滿足各地許多人的口味,所以深受青睞蘿蔔牛雜遍佈大街小巷,甚至各個高速公路休息區勻有賣。

馬蹄糕,是廣州久負盛譽的甜點之一,色澤茶黃,煎後呈金黃色,半透明,可折而不裂不斷,軟、滑、爽、韌融為一起,味道香甜。主料是荸薺,廣東人把荸薺稱之為馬蹄。

椰子雪糕,椰味濃鬱,軟滑可口,喜愛甜品的不容錯過。

廣西

桂林米粉

玉林肉蛋柳州螺螄粉南寧老友粉梧州龜苓膏福建

七星魚丸

土筍凍扁肉燕太平燕蚵仔煎八大幹佛跳牆芋泥燒肉糉湖南

經典極品黑色臭豆腐

長沙醬板鴨湘潭檳榔寧德炒米粉

雲南

米線

炒田螺撒撇韭菜花粑粑氣鍋雞豆末糖銅鍋魚貴州

貴陽雞肉餅

畢節湯圓不能傳了,因為只能傳50張圖片,不得不說,我們中國太大了,有名的小喫太多了,光南方小喫都傳不完。貴州的沒寫完,還有四川的,湖北沒寫。

南方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小喫有很多,比如現在我就讀於廣西南寧市,這裡的小喫也有不少的。南寧老友粉最具代表性了吧,南寧老友粉跟柳州螺絲粉,桂林的桂林米粉,這三種粉相當於代表了廣西地區了,因為氣候問題,廣西人都喜愛喫粉,很多人都說三天不喫粉,渾身不舒服!

還有一種南方比較有特色的小喫,那就是我的家鄉梧州了,梧州的龜苓膏可以說是聞名全國了,這個像是涼粉的東西,深得不少人的喜愛,特別適合在炎熱的夏天食用,冷藏過後的風味特別好,還能清熱解毒!

南方代表性的美食小喫還有很多,想喫到更多的美味,還是要親自到當地嘗試過才懂!


從小就在南方長大,至今也忘不了家鄉的美食,像糯米餈粑,炒糯米丸子,糯米年糕,米豆腐,糯米醪糟,紅薯涼皮,紅薯豆腐,蒸米糕,蕎麥粑粑,芝麻紅糖豆子茶,紅燒排骨米線,等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