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導讀

70年前的今天,解放上海戰役打響第一槍。對於攻取上海,粟裕是反覆計算過的。他自己就說過,“打仗就是算術學”。淮海戰役結束,他就已經在考慮渡江戰役和隨後攻打上海的部署。

同樣的一幅上海戰役前夕敵我態勢圖,當初也應該掛在蘇州的三野指揮部裏,但那份地圖應該更詳細,而且應該不只有這一張。

地圖上,三野10兵團、9兵團大致以當時的京滬鐵路線爲界,分別完成集結。前線部隊和國民黨軍外圍陣地的距離,最近的只有約10公里。

這樣的對峙態勢,到那年5月11日戛然而止。由28軍、29軍組成的10兵團第一梯隊已經開拔,向太倉、瀏河、崑山一帶攻擊前進,拉開上海戰役的序幕。


粟裕:“我對渡江和解放上海是通盤考慮的”

粟裕喜歡研究地圖,專注得“似乎要把地圖上的所有細節‘吸收’進腦子裏去”,他不僅要看自己當前任務區的地圖,還要看友鄰部隊地區1比20萬的地圖,以及更大範圍的1比50萬甚至是全國1比100萬的地圖。

當我們也把視野稍稍擴大到整個蘇浙滬,便可以發現,到1949年5月10日,隨着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杭州的解放,京滬線、滬杭線鐵路被控制,三野的部隊已完成了對上海的戰略包圍。地圖上,紅色標註的巨大的鉗口,牢牢夾住了上海。

但這並非三野當初預想的最佳選擇。

對於攻取上海,粟裕是反覆計算過的。他自己就說過,“打仗就是算術學”。淮海戰役結束,他就已經在考慮渡江戰役和隨後攻打上海的部署。粟裕後來對身邊工作人員回憶,“我對渡江和解放上海是通盤考慮的”,“渡江以前就考慮得更多了”。

在電文中,中央軍委的意圖非常明確,那即是盡全力保全上海這座當時全國最大的經濟、文化中心城市。1949年4月上旬,渡江前夕,在泰州白馬廟三野指揮部的作戰會議上,粟裕曾這樣預計,對於像湯恩伯集團這樣的國民黨嫡系,“應着眼於戰鬥來解決問題”。但他同時提出,在具體的戰鬥部署上,要“採取迫敵投降或誘敵離開城區和主要建築物而殲滅之”。

渡江前三野預估,最理想狀況,是國民黨軍主動尋求在南京、上海之間與解放軍展開決戰,三野還爲此在江陰、武進、無錫三角地帶預設了戰場;第二種情況,是南京、鎮江方向的國民黨軍向浙贛線和上海分別撤逃,形成第二線防禦,三野預想,若戰局向這個方向發展,就以主力先解決浙贛線上之敵,隨後圍攻上海,尋求各個擊破;第三種情況,則是國民黨軍完全陷入混亂,對此三野的預想是,以主力突向吳興(今湖州)地區,協同渡江中集團圍殲南潰之敵,完全孤立上海和杭州。

解放戰爭期間,粟裕在前方指揮作戰。資料照片

生變:各路國民黨軍正向上海潰退

顯然,在遠離上海的地區儘可能多地殲滅國民黨軍,曾是三野力爭要達到的作戰目的。但讓人擔心的問題隨着戰局的快速變化而浮現出來,國民黨軍不僅完全無心和解放軍決戰,而且潰敗的速度超出了戰前的預估。從過江到大軍兵臨上海外圍,三野只用了18天。

更讓三野司令部擔憂的,還是上海彷彿一塊磁鐵,正吸引着國民黨軍各路潰敗部隊。與此同時,4月24日,總前委提醒粟裕、張震,“迄今爲止敵人被殲不多”,要注意“克服並停止渡江追擊所形成的紊亂現象”。 

江南的三月,雨水連綿,道路泥濘難行。渡江以來,解放軍部隊每天卻至少要行進80公里以上,連伙食都是在跑步追擊中解決的。不少戰士,連頓熱飯都顧不上吃,疲勞得在急行軍途中都能睡着。

4月24日,總前委指示,三野到達宜興、長興、廣德後,“主力即應暫時停止”。25日,考慮到部隊的整個進展,粟裕特意告知10兵團,追擊不能停,要合力圍殲已經退到郎溪、廣德地區的國民黨軍,再攻取杭州,孤立上海。這場郎廣圍殲戰後,杭州幾乎成爲空城,解放軍從上海外圍兩路包夾的態勢隨之形成。

1949年5月初,解放軍向上海進軍。資料照片

決心:分路合擊“將敵一切逃路封閉”

江南地區河汊縱橫,上海外圍可供大部隊展開的地方本就不多,越迫近上海,進攻路線的選擇就越少,從哪一路進攻都免不了一場大戰。粟裕後來回憶,當時進攻上海的策略選擇有三種,其一是圍困,這一條明顯不可取——“上海那樣大的城市,圍困起來,人民怎麼辦?”其二是從蘇州河以南突擊,但主戰場擺在市區,城市會被打爛。第三種,則是中央軍委、總前委和三野一致的選擇,那就是鉗擊吳淞,甚至在黃浦江口與敵人決戰,如此既能切斷敵人逃路,施加巨大壓力,又避免在城市進行大規模戰鬥,確保完整接收。

4月30日,中央軍委來電,因湯恩伯正在加快從上海撤運物資,建議三野“以一個軍從常熟進佔瀏河,威脅吳淞,使敵不敢再從海上逃走”。5月1日,三野答覆中央軍委,擬部署以29軍攻擊吳淞、寶山。5月5日,中央軍委再次建議,在5月10日之後數天內先行佔領吳淞、嘉興。5月7日,三野向中央軍委和總前委上報圍攻上海的部署。次日,中央軍委覆電同意,同時補充,要派足夠兵力,佔領川沙、南匯、奉賢,“將敵一切逃路封閉”。就在同一天,三野指揮部從常州移至蘇州,距離計劃中的進攻發起線不過七八十公里。熟悉解放軍作戰習慣的人都看得出,一貫強調“指揮靠前”的這支軍隊,指揮機關向前沿移動,往往就是大戰即將開始的信號。

解放戰爭期間,粟裕在地圖前。資料照片

首戰:三野10兵團重拳砸向寶山吳淞

5月10日,三野正式下發《淞滬戰役作戰命令》,提出以兩個兵團首先包圍上海,截斷敵之一切逃路。其中10兵團加26軍、33軍附特縱(注:“特種兵”是當時解放軍對炮兵、裝甲兵等兵種的稱呼)炮5團、炮6團並工兵1個營,以主力攻佔吳淞、寶山,封鎖黃浦江口;9兵團加31軍附炮4團,首先以一部攻佔平湖、金山衛、奉賢、南匯、川沙沿線陣地,主力則“視機控制青浦、松江(均不含)以西地區”。

在發起進攻的時間上,10兵團12日晚間出動,9兵團則在14日出動。就連三野發佈的有關後勤部署安排中,彈藥基數的分配也是10兵團比9兵團多了近一倍。顯然,解放軍的第一記重錘,將結結實實地砸在敵寶山、吳淞。

12日深夜,10兵團29軍87師各團進入攻擊月浦的指定位置。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場白熱化的攻堅戰。

本文來源:解放日報、上觀新聞

記者:陳煜驊

製圖:金濤,根據《上海戰役》一書所附地圖繪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