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作为爱好,不是说天文专业。

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足以自称「上知天文」了?

认识88星座?

了解太阳系行星吗?

知道月地距离,日地距离吗?

明白日月食原理吗?

还是什么呢?

忽然发现一无所知。


第一,「入门」本来就没有定义,也很难定义。对于专业天文学研究者来说,博士毕业基本上可以算是「入门」而已,但是这种标准显然不适合爱好者。

第二,作为爱好,天文学有很多分支,你爱好哪一支?有人喜欢月球,有人喜欢火星,有人喜欢银河,有人喜欢梅西耶。。。。你该拿什么做标准?

既然都没有标准,谈何「怎样才能」??

再说了,是否入门,又如何?用来欺负人吗?爱好就爱好了,何必非要分出个高下?这又不是参加天文学奥赛。

只要有一颗爱好的心,肯去学习,足矣。学到啥深度,无所谓


顺便补充几句

有人说,我这是抖机灵,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可是怎样算是正面回答?知乎的惯例是「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那我为啥要「正面」回答。

另外,对问题本身进行思考和质疑,也是在回答或者说解决问题,也是我们科学思维训练的一部分。

接著评价一下目前@昙花再现的高票回答:作为一个自称资深天爱的人,对天爱入门标准问了16个天体物理的问题,这样真的合适吗?

天体物理虽然是广义的天文学中的一部分,但是对大部分天文爱好者来说,是有个狭义的「天文」范畴的,一般来说并不包括物理学……


有个在中学生天文爱好者圈里很著名的笑话,出处忘了,说要想区分天文学研究者和业余天文爱好者,就可以问他/她今天金星是晨星还是昏星。

答上来的更专业?不,判断方法是答上来的是业余天文爱好者,答不上来的可能是专业研究者。

研究者是去创造新知识的,他们需要的只有把繁杂的观测数据转换成人话,或者转化成简单的数学表达式,或者不繁杂的数据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则是艰深的数学,物理,统计,计算机……而丝毫不需要盯著金星上下合记录一番。

一些爱好者是去掌握已有知识的,他们需要的是熟知,渊博。天文有好多好多分支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好多前沿研究不一定都会用,甚至可能几十年前对前沿就已经没用了,但是很有意思,能打动人的细节知识点。还有互相连个招呼都不打的各个方向前沿,还有各个领域的时事,谁家有什么好玩的发现,谁家发了火箭,谁家造瞭望远镜,有什么特殊天象,金星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这种渊博带给爱好者们快乐,当然要求知道好多七零八落的知识点。

一些爱好者是去应用和实践已有知识的,他们需要的是实践经历。各种望远镜怎么用合适,目镜物镜滤光片,何时何地能看到好看的星空,哪座山头观测夜更暗,哪个波段更好看,光圈快门ISO,后期怎么做到比原片展现更多真实……甚至不用goto甚至不用星图怎么又准又快地手动找星……这要求的又是对星空,对器材还有对技巧的熟悉。

你们说,这三种完全不同的「天文」,入门标准能一样吗?


更新:刚刚茅塞顿开,任何领域、无论业余或者专业,入门的标准就是「知道自己懂什么和不懂什么」。


我个人觉得业余天文爱好者入门的标准是会认星座。。。因为作为业余爱好者,没必要去看教科书,而市面上的科普书又讲的不够详细,不把某个知识搞懂而去泛泛而谈容易变成名词党。

按高赞的说法,有职称的天文学从业者得砍掉一半甚至更多,因为他们根本都没「入门」。我很期待高赞挨个回答一下他列出来的问题。天文学可不是这些东一杆子西一榔头的概念,作为一名「资深」天文学爱好者,有这功夫还不如去背背星座~

按高赞的说法,似乎只需要「泛泛」的知道原理就行了。我是这么理解的,好比你跟妹子说你是资深天文学爱好者,妹子问你「银河系的旋臂是怎么形成的」,你回答「密度波」,妹子又问「欧巴密度波是什么呢」,而你表示「我只是业余爱好者,不要用专业的标准来衡量我,这些问题百度都可以查到的」。(比如 @阿线 提到的第一类爱好者)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科普质量低下的一个原因。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和名词党有什么关系呢?在那里大言不惭的说「抱歉我不需要评职称,你凭什么要求我写论文?还要是原创的?我们爱好者从来不发明理论,我们的知识都是抄来的,查重肯定过不了!」我告诉你,不管什么领域,不管专业还是业余,想说自己入门,至少要有自己的理解,能把一个道理用自己的话给别人解释清楚,而不是明明只是一个名词党却在这里装资深。别人提问是想要答案的,而不是来看你装逼的。我也不清楚点赞的是什么心态,点赞的那些,尤其是一些粉丝众多的科普大V,他说的这些问题你们能回答上来吗?他这种装逼的态度是不是就是你们的态度?你们对于想进入这个领域的爱好者也是这种态度的吗?

照高赞和 @阿线 同学的标准,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刘大可就是一个很标准的「资深业余爱好者」,所以我想问一下那个回答的首赞,你既然认为这样做是对的,那前段时间你怼人家刘大可干嘛?

据说温伯格说过一句话,我送给各位爱好者尤其是那位高赞:

「没人知道所有的事情,你也无需知道每件事情。」


掺一脚掺一脚。

作为爱好嘛,入门和「上知天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高中的时候从进天文社听前辈们讲到后来自己上去给师弟师妹们讲都是这句话:「对天文什么都不知道?没问题啊,来观星就行啦!」

所以我觉得入门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只要你对涉及到天文的某一个概念好奇就行了:

「天上那个会动的光点是什么;飞机、流星、UFO、人造卫星?」

「拿望远镜怼月亮看看;啊瞎眼了;为什么会这么亮?要想看清楚需要什么条件或者额外的设备?」

「为什么地球绕著太阳转会遵守开普勒定律?从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什么东西来?」

「下次月食是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去观测?这又是怎么预报出来的?」

「超好看的星空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土豪们是哪来的这么多钱买的?!」

「重锤为什么这么沉......」

等等等等。只要我们好奇,我们就会去想、去看、去讨论;这个过程会使得你接触到更多的新知识,发现它们的联系,(如果有机会的话)将它们应用起来。我认为这就是入门了。所以知道一些,是入门了,不知道另一些,也是入门了;自己一无所知,也还是入门了。

噢题目还有个「自称」俩字。那爱怎么说怎么说呗。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知道星座算命是骗小孩的。

2.黄道星座(十三个)正确名称与顺序章口就莱,能不依靠寻星软体在夜空中找到超过三个星座。

3.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顺序熟记于心,能认出英文名,卫星数量比较、体积大小与成分大致清楚。

4.知道天球坐标系,黄道、赤道坐标系的定义,以及三者关系。

5.刚刚到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公式,以及开普勒三定律。

6.熟记三垣二十八宿名称。

7.全天前20亮星知道至少五个,最近的除太阳之外的恒星名称与距离、天空中的位置知道。全天恒星周日视运动规律了解。

8.了解恒星生命周期,以及褐矮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产生过程。

9.能够用设备拍摄出星星。

10.大致了解太阳分层以及月球地貌名称。

11.知道至少三个梅西耶天体。

12.知道天文单位、光年、秒差距定义。

13.知道获取相关信息的至少两种具体途径(包括公众号,书籍,杂志,大V等)

14.对于宇宙尺度、起源假说、胀缩假说有了解。

15.会操作最简单的望远镜观察月球、行星。

总结:入门是全方面的,不能说你一只脚踏进来,一只手伸进来就算是入门。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