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最近和小編一樣,都爲北京城內的楊、柳飛絮所煩擾。尤其是敏感體質人羣,飛絮易造成皮膚過敏,瘙癢和眼睛紅腫,嚴重的還會引發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北京城的春日可不好過,小編在漫天飛絮中給大家整理了一篇楊柳飛絮“擾人”記。


飛絮進京

爲啥北京城有這麼多令人頭疼的楊、柳飛絮?小編爲大家梳理了楊、柳樹走進北京城紮根、繁衍、治理的時間線。


建國初期植楊柳,抑制沙塵效顯著


建國初期

我國北方城市飽受沙塵暴的侵襲,全國森林覆蓋率僅爲8.9%。根據北京觀象臺沙塵資料統計顯示:20世紀50年代北京地區沙塵最嚴重,春季沙塵日數平均高達26天。

20世紀60、70年代

全國上下掀起了植樹運動,北京市還開展了“人民綠化戰爭”,共種了1.2億棵楊樹,沙塵暴抑制效果顯著




奈何雌株廣繁衍,引來飛絮漫連天


1970年代

北京植樹選種側重於具備適應能力強、耐鹼耐旱、價格便宜的柳樹和楊樹。由河北省林科院研究出來的表現優秀的“易縣雌株毛白楊”憑藉其生長勢好、經濟效益相對較高等優點顯露頭角,被大量引入北京。

1994

雌株發育成熟之後,作爲繁衍後代的一種方式,飛絮漫布北京城。作爲北京限制雌株引進的措施,“百萬雄楊進北京”工程被提出。但一方面楊、柳樹在生產初期雌雄莫辨,引進過程中無法避免雌株入市;另一方面雄株存在數量少、更新速度慢,這些使治理效果並不理想。



千方百計奇招出,飛絮頑強黏又黏


2001

北京超過50%的楊樹仍是雌株。據當時媒體報道,飛絮已經造成了“惱人”的困擾。這一年,首都綠化規劃中明確規定,雌株毛白楊不可以再作爲北京綠化的主要樹種。


園林學家花2年時間研製出的楊樹雌花序疏除劑如同“墮胎藥”,其機制是等開花但還沒飄出絮時,用化學藥劑把花打掉。但需要講究實際和方法技巧,否則會有二次污染,這方法並未普及。

2007-2017

2007年,車少臣等園林學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研製出來一款專屬於雌株楊柳樹的“避孕藥”——“抑花一號”,這種從20多種藥劑復配篩選出的藥劑能讓雌株楊樹只長葉子不開花。2017年,北京有40萬棵雌性楊柳樹體驗了這一計生措施。



2008-2018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園林學家開始嘗試爲雌株柳樹高位嫁接雄性枝條。但是由於嫁接技術要求較高,維護成本也高,實踐十年間,全北京只有1000棵雌株柳樹獲得了珍貴的改變“性別”的機會。

2013

北京出臺了《北京市主要常規造林樹種目錄》,其中對楊樹明確要求採用雄株。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同時也規定,自2015年起,在各項園林綠化工程中,嚴禁使用楊、柳樹雌株,以求從源頭上治理楊、柳飛絮。



近年來

針對雄楊、柳樹生長慢,易生病等問題,北京林業大學課題組研發出了“北林雄株1號”和“北林雄株2號”,這兩個品種可以顯著解決飛絮問題,可迅速成林,造林效益高,目前已通過國家成果鑑定和國家林木良種審定,拿到了國家法定推廣許可。



媒體報道

飛絮擾人,成爲近年來公衆和媒體關注的話題。小編在慧科新聞搜索研究數據庫中針對關鍵詞“柳絮”進行檢索,篩選出近一年內(2018.05.10-2019.05.10)標題含“柳絮”的報紙、微信公衆號、門戶網站和新聞客戶端上的共4693篇報道進行分析。

 

可以看到,在一年的週期中,媒體、公衆對於柳絮的關注熱度上升的時間段集中於四月份和五月份,分別爲1849篇和1496篇,佔比爲39.4%和31.9%。這與楊柳樹繁衍產生飛絮的生物時間相對應,也證明人們也是因爲在生活中受到飛絮的困擾纔會引發對其的熱議。而在一個月的週期中,討論的高峯期在五一小長假後幾天,大概是因爲這幾天柳絮飄得實在厲害,而媒體人也放完假了。

慧科新聞研究搜索數據庫中根據“柳絮”關鍵詞的標題檢索近一年(2018.05.10-2019.05.10)以來微信、報紙、網站這三個平臺彙總得到的總的報道數量在不同時間段內的差異。高峯期主要出現在一年中的四月份和五月份,這個階段也是柳絮多發期。

慧科新聞研究搜索數據庫中根據“柳絮”關鍵詞檢索近一個月(4.10-5.10)以來微信、報紙、網站這三個平臺內不同時間段內文章報道的數量差異。可以看出通過網站與客戶端這一媒介渠道來進行“柳絮”相關文章的寫作與報道的數量遠遠高於報紙和微信公衆號這兩種媒介。報道的高峯期出現於5月6號至5月8號之間,網站與客戶端這段時間內出現了570篇有關於“柳絮”的文章。


而近一年來,發佈關於“柳絮”的最多文章所屬的地區前兩名爲北京和上海。從地點可以看出柳絮多發所處地,其中北京和上海地區多種植柳樹和楊樹,在這些時間段內北京上海市民廣受柳絮飛揚的困擾。此外,這兩個地區爲新聞媒體的集中區域,公衆媒介接觸能力相對較高,願意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個人的柳絮煩惱。

慧科新聞研究數據庫中基於近一年(2018.5.10-2019.5.10)來報刊、門戶網站、客戶端、微信、論壇、博客中標題含有“柳絮”關鍵詞報道發佈地區差異的數據。其中北京地區發佈的關於“柳絮”的文章最多,有3975篇,上海地區其次,有779篇,廣東地區緊接其後,有694篇。


而這一個月來,當媒體和公衆提到柳絮時,往往與以下幾個關鍵詞相互聯繫:首先是“飛絮”,是柳絮更爲廣義的表達,也反映了柳絮飛揚城中的狀態,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次是“綠化”,近期對於楊柳樹所承擔的城市綠化職能有所提及,人們逐漸意識到令人煩擾的柳絮的生產者楊柳樹正是城市的綠化工人,並不能因爲柳絮對生活造成困擾就無視楊柳樹的功績;第三個關注的重點則是“影響”,對於柳絮在人們生活中產生的影響尤其受到關注。

慧科新聞研究搜索數據庫中根據“柳絮”關鍵詞檢索近一個月(4月10日至5月10日)以來微信、報紙、網站這三個平臺內文章中出現的熱詞。其中“飛絮”出現的次數最多,爲200次;“綠化”其次,爲190次;“影響”出現的次數排第三名,爲150次


談及影響,討論得最多的兩個問題是消防隱患和人體健康。高頻負面詞“事故”“起火”“大火”“自燃”等都指向柳絮帶來的消防安全問題,在柳絮飄飄的季節裏,全國不少地方也出現了柳絮起火的事故,報道險情和安全提醒自然站在了議程的C位。

 

另外高頻詞還有“敏感”“不良”等,這指向柳絮帶來的人體健康問題,柳絮可能會引發人皮膚過敏、鼻炎、哮喘、呼吸系統疾病,這些對健康的危害自然也在討論中常被提及。

慧科新聞研究搜索數據庫中根據“柳絮”關鍵詞檢索近一個月(4月10日至5月10日)以來微信、報紙、網站這三個平臺內文章中出現的負面熱詞。其中“事故”和“起火”出現的次數最多,爲300次;“敏感”出現的次數居第三位,爲250次。


七嘴八舌

光看數據可能不夠形象,小編也採訪了不少柳絮“受害者”。


我是北京人,每到這個時候,我都很想跑去南方。過敏性鼻炎患者剛剛在某寶買了130只口罩。


肖貓

南京梧桐絮比較多,那種細小的毛費勁眼睛和鼻子特別痛苦,每年飛絮的時候出門就是必戴口罩,不敢騎車怕飛進眼睛裏。


    熱心網友

我有過敏性鼻炎,楊絮柳絮那簡直是我的噩夢。前段時間一出門看到滿天雪花般的柳絮楊絮,我就在心裏想:完了,這可咋辦?


路人男子

北京柳絮和老家比起來不算多,至少學校的不多。老家飛毛厲害的時候地上能積厚厚的一層,好像鋪了一層棉花。我從小就拿樹杈卷楊樹毛子玩,也沒有什麼過敏症狀,老家也是沒什麼人戴口罩,大家都習慣了。


年糕

我對柳絮過敏比較嚴重,每年這時候出門都非常小心,口罩眼鏡要帶齊。如果不捂這麼嚴,臉和飛絮接觸後就會起又癢又紅的疹子,超級難受。所以每天都希望柳樹停止散發他的魅力。


眼鏡俠

豈止是楊絮柳絮,來了北京之後我就是在戰天鬥地,好不容易熬過了冬天的霧霾,花粉來了,我,一個老過敏患者的噩夢來了,戴上了口罩,嘴是擋住了,眼睛過敏了,沒辦法,只好又戴上了護目鏡。

花粉終於不飄了,得,柳絮楊絮來了,那感覺就是走了個孫悟空又來了只猴,讓我不得安生。

我以爲口罩、護目鏡就頂事了,那我真是太naive了,打噴嚏、流鼻涕、眼睛癢,一個都沒跑。天氣越來越熱,口罩護目鏡下的我,就像是蒸籠裏的包子。


本期《楊柳飛絮“擾人”記》就到此結束了,大家還有關於被飛絮困擾的經歷也歡迎在留言區分享出來呀~


參考微信公衆號文章:

1.人物:《又到了和飛絮纏鬥的季節》

https://mp.weixin.qq.com/s/zWO2OCdYpJfGlcKwi6NMZA 

2.青春北京:《讓中國人焦慮的楊絮背後,隱藏着“拯救”北京的祕密!》

https://mp.weixin.qq.com/s/g_JQEG67WW1JP9YNkOnvTg

3.央視新聞:《毛҉毛҉毛҉毛҉毛҉……楊、柳絮年年治,爲何效果不顯著?》

https://mp.weixin.qq.com/s/1nLEEzbA0881Lz5BBlNWow


本期編輯:鄧海瀅 羅靜穎 楊雅涵 王天宇


往期推薦

我在“歐盟一線”做記者|海外實習系列


開羅時間:在埃及做記者的另一種體驗|海外實習系列

我在埃及當記者|海外實習系列


我在墨西哥做記者|海外實習系列

突發事件的視覺呈現:全球媒體如何聚焦巴黎聖母院火災事件|策劃


特別策劃

哈哈羣 | 肝論文 | 埃航事件 | 甘柴劣火

新年獻詞 | 2018盤點 | 基因編輯嬰兒

記者節快樂 | 信息之美獎 | 錄取通知書 

江歌案| 數據可視化 | 反性侵 | 疫苗案

5.12地震十週年 | 中美貿易戰 | 數據新聞

刀刺辱母者案 | 普利策獎 | 沙特記者遇害

第18屆美國網絡新聞獎作品解析(上)

第18屆美國網絡新聞獎作品解析(下)


技術前沿

相關性驅動報道 | 新聞行業的算法變革

記者行業 | 自動事實覈查 | 媒體未來技術

最佳雜誌封面 | 品質新聞 | 記者新技能

傳媒市場的18個趨勢 | 在線評論與可信度


報道規範

家庭暴力 | 強姦和性暴力事件 | 環境報道

報道地震 | 採訪兒童 | 槍擊案 | 核輻射 


趣聞雜談

“轉發錦鯉” | 新聞史手跡 | 雙十一的心理血型 

家長進遊戲羣 |年度熱詞“有毒” | 親友羣辟謠


數據新聞習作

醫患衝突 | 奶粉“難民” | 北京老漂族

古風音樂之辨 | 赴美抗癌 | 臨終關懷在中國 

城市馬拉松的冰與火之歌 | 舌尖的美食密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