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也分很多種,題主以哪種為規則呢?

漢代蹴鞠

漢代的時候,蹴鞠已經很是流行了,而且多是被作為軍中的操練方式,很具對抗性。

漢代蹴鞠的規則,圍城為界,一隊12人對向進攻,這點有點現在足球的樣子,但球門和現在不一樣--每隊共有六個,且是在地上挖的洞,每個洞邊都有一個隊員充當守門員。取勝方式即是比較進入對方球洞的次數。但我們注意當時是極其鼓勵報摔等攔截動作的,相比於現在的足球,更像是不用手的橄欖球。

唐宋蹴鞠

相對於漢代蹴鞠,唐宋時期蹴鞠就更像雜技了。大致有兩種主流的比斗方式,一種是球場中間設兩根高桿,高竿中間拉個網,網上有個洞,兩隊分立兩邊,輪流嘗試將球穿過網眼。

一種是兩隊對向進攻,將球穿過對方場地的網眼。

但實際上流傳最廣,最為主流的是第一種。基本上已經沒有了對抗性,純粹是雜技式的雜耍,而2006年,山東臨淄將蹴鞠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申報的類別就是雜技。

能不能稱霸世界?

如果是漢代蹴鞠,類似於橄欖球的那種,中國想稱霸世界,基本上是夢想,因為中國橄欖球普及和發展水平還遠遠不及足球。

如果是唐宋流行的蹴鞠運動,基本上就是純技巧性的雜技,在這個層面,中國還是具有相當大優勢的。至於能不能稱霸世界,可以參考中國雜技在世界上的地位,不說一統江湖吧,至少具有極大的競爭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