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佬近年展开「李伯伯街头书法复修计划」。

翻看香港老照片,总会发现手写字形招牌遍布闹市,惟近年抬头入目,已逐渐被电脑字形招牌取代。传统「招牌佬」李健明为保育手写招牌文化,近年展开「李伯伯街头书法复修计划」,苦寻该名专为招牌题字的「写字佬」墨宝,并以电脑扫瞄其笔迹存档,未来打算发行其字体,冀让见证了昔日繁华的「港味」招牌,继续悬挂在智慧城市的大街小巷。

当舖招牌的形状,其实是一只张嘴含着金钱的倒吊蝙蝠,寓意有财有福。

「当舖招牌的形状,其实是一只张嘴含着金钱的倒吊蝙蝠,寓意有财有福。」翻着一页又一页的资料,招牌老字号──耀华制作室接班人李健明讲解各式招牌,同时以夜光贴纸制作迷你当舖招牌,言谈之间可见他对传统招牌的热爱与执着。

致力保育手写招牌文化的70后「招牌佬」李健明忆述,从事招牌制作工作的父亲李威上世纪70年代初创业开店,不久母亲离世,他因不忍父亲独力辛劳干活,年幼时已到店舖帮忙,主要工作是将「写字佬」的墨宝放在胶片上,以鎅刀沿着字形切割,继而将字体黏贴在招牌上,形成凸字招牌,或是将墨宝放在招牌上,再沿着字形切割,造成俗称「勾通」的凹陷效果,因日子有功,升读初中后已成为「小师傅」,「一天可制作20个12吋高的招牌字。」

李健明年幼时已到店舖帮忙,帮忙鎅字及做「跑腿」。

除了鎅字,阿健说当年亦经常当「跑腿」,前往写字师傅李汉位于旺角道及弥敦道交界后巷摆设的摊档领取墨宝,情境历历在目:「李伯伯的档口,是在木柜上铺上一块木板,上面摆放各种粗幼毛笔和胶尺,方便书写不同大小的文字,写好的字帖会夹在旁边悬挂的绳子上。」

一个小摊档,一位「写字佬」,阿健说原来孕育了无数个招牌,现存的包括荃湾竹林禅院部分对联、曾入选米芝莲的新蒲岗「英记美点小食」、黄大仙「咏藜园四川菜馆」、西贡街市内14家摊档和尖沙嘴清真寺门外的「弥敦道105号」牌子等,已被拆卸的则有第一代的翠华餐厅招牌等,港九劳工社团联会更委托他书写「劳联」两字作为标志,一直沿用至今:「李伯伯字体以楷书为主,稳健中带有气势,一体成形,字体各部分互相连贯,方便制作招牌。」

合作多年的李伯伯,90年代初告老还乡,阿健说李伯伯担心父亲制作招牌的字体不足,早于返回内地前约两年开始,以楷书及隶书抄写字典,临别前将约5000多个字稿送上,数年后在内地逝世,当时即将完成中文大学地理系学士课程的李健明,忆起昔日对方与父亲交情深厚,两人公余不时相约郊游,儿时前往其摊档「取字」时,对方经常拒绝收费兼下逐客令,他基于这份长堆心坎的情谊,决定将其字迹转化为电脑字,以保留墨宝继续应用,惟遇到技术问题,直至15年某天从电台节目得悉有台湾公司掌握相关技术,隔年展开「李伯伯街头书法复修计划」,但发现比想像中困难。

阿健解释,以电脑扫瞄霉黄的字稿,再进行分类,已花了5个月时间,之后又要通过设计软件,将文字每一笔画勾出,以除去扫瞄图片的背景,又透过不同方式补上欠缺的字款,如翻找过往制作招牌时留下的原稿,以及通过「拆件重组」方式拼凑其他文字,耗时约两年完成逾7000个手写字形的电脑字体,并命名为「李汉港楷」,取其谐音「你看港街」的意思,现时已应用在部分招牌制作及书籍封面上。

李健明年幼时已到店舖帮忙,帮忙鎅字及做「跑腿」。

费尽心思保留李伯伯墨宝,阿健坦承初心是基于私人感情,字体亦只打算自用,但进行过程中对本地招牌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希望与公众分享,因此考虑以众筹方式集资,公开发行其字体,并尝试改造为「勾通字」,以便使用喷漆留字,相信可应用于广告创作等领域:「李汉伯伯是香港文化的其中一块拼图,值得尊重。」

为进一步推广传统招牌文化,阿健亦不时开设导赏团及工作坊,带领参与者上街欣赏和亲手制造招牌,去年更发行书籍,与读者分享传统招牌文化,并制作「李汉港楷」锁匙扣、磁贴和文件夹等产品,以及印上「出门戴口罩」等字句的潮流小摆设,通过自设网店贩售。

这位创意不绝的「招牌佬」,近期原本计划在荃湾南丰纱厂IP Lab举行展览,但因新冠肺炎疫情被逼延期,他说将利用疫情下减少外出的时机,继续深入研究及保育本地招牌文化,「相对电脑字形,手写字较有人情味,好比发短讯和写信的分别。」他认为,两者各有优点,「让大家多一个选择,不是更好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