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档古典音乐的视频节目,能有多与众不同呢?

  没有你所想象的正襟危坐、殿堂式的高冷,即便你对古典音乐毫无涉猎,这档节目也能让你感受到一种难能可贵的「亲切」——

  只是一对热爱古典音乐的父女,散步漫谈,娓娓道来一个又一个音乐故事;接着再由女儿即兴演奏,父亲拆解、细述。

  其中不乏应有的乐理知识,但却不枯燥乏味、更不至于复杂难懂;每一次即兴演奏和细致拆解,让你真正听到古典音乐的另一面。

  更重要的是,看完这档节目,你可能最大的感受是:太养眼了!

  可以先欣赏一下节目的预告片,感受一下。

  没错,这真的不是一档旅行节目,而是一档画面唯美自然的古典音乐节目。在视觉享受的同时,你需要做的,只是打开耳朵

  这档节目可能会让你真的意识到:古典音乐从来不会拒人门外,而且就像这档节目的名字一样,音乐可以如「呼吸」一般自然。

  那么,节目的主讲人究竟是谁?

  一位是杨照(本名李明骏),看理想的朋友们想必对杨照已经相当熟悉(看理想节目《史记百讲》、

  《古代中国的留言》

  主讲人)。他是台湾最出名的作家及文学评论家,同时也是一位非常资深的乐评人。

  过去十多年来,他通过电台,通过文字,通过一场又一场音乐会前的演讲,曾经带领无数不同年龄层的朋友真正爱上古典音乐。

  杨照,作家、文学评论家

  他对古典音乐的认知和见解常常与众不同,形容古典音乐与我们的关系时,他这样描述:

  大部分时候,许多复杂的古典音乐就像是远方别人参与的葬礼,不能说与我们无关,毕竟生命的共同经验很快会将那种哀戚与肃穆的气氛感染到我们身上,然而我们却也不能说这与我们有关。

  我们不认识那死者,没有对于死者的记忆、感情,哀戚与肃穆只有普遍普通的意义,一点也不具体。

  然而在那梦幻般神秘的时刻,我们会不知其来由,无法清楚对自己说明交代地,对于应该不干我们的事产生了强烈的好奇。甚至超越了好奇,而有了强烈的切身性,吸引我们不能不靠近过去。

  在《呼吸》节目里,杨照的评价和观点并不见得多么客观,但是却能带你了解每一位伟大音乐家的另一面,了解古典音乐的另一个视角。

  比如,他谈到莫扎特时,用了“悲哀”这个词来形容这位举世公认的“音乐神童”。

  他评价莫扎特“音乐天才”的标签时说:其实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满足“音乐的天才”的所有选项,对观众反馈敏感的可能个性和自我会有所欠缺,技法纯熟的又会影响到创作与创新。

  节目的另一位主讲人叫做,李其叡,也是看理想出品节目里出现的第一位女性主讲人。

  李其叡是近年来台湾最著名的少女钢琴家,目前正就读于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及媒体学院,著名钢琴家李云迪也是毕业于此。

  就在今年,李其叡刚刚获选德国汉堡TONALI基金会的年度十二位青年钢琴家之一。

  她也是杨照的女儿。

  在录制《呼吸》节目时,李其叡才16岁。她在节目里和父亲穿梭在德国汉诺威的街头,分享彼此感受到的音乐乐趣。

  其实与其说《呼吸》是一档古典音乐节目,倒不如说她更像一场父女之间关于音乐、关于成长、关于情感的音乐漫谈。

  身边许多朋友看完后都纷纷感慨,这大概是我们理想中父亲与女儿的交谈和相处状态

  除此之外,每一集节目里,李其叡也是一位专业的演奏者,用钢琴现场示范每一集节目里的音乐重点。

  在每一集节目中,《呼吸》都会引入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和一个古典音乐的相关主题——贝多芬、莫扎特,又或是巴赫、德彪西…听觉的锐度与退化、音乐天赋的惊异与叹息…

  这档节目里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就是通过一种「说故事」的方法,带着我们有步骤地了解古典音乐的每一个环节和其中最重要的根本知识。

  可能到最后你依然会问,古典音乐跟「我」到底有什么关系,我真的需要认识、需要了解、需要聆听古典音乐吗?

  的确,古典音乐、艺术无法给我们带来任何或速效或功利的作用,对于这样的疑问,或许可以借杨照的一段话来作一些解答:

  现代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太多反向训练感官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教我们如何关闭感官,如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不知味,如何吸收得越来越少。这些力量我们往往不察不觉,其影响之大超乎想象。

  而文化艺术的功能和作用,就是教会我们抗拒日常、抗拒因循、抗拒感官的退化。文化艺术让你耳聪目明,教你冲破平庸。

  平常懒惰、低度利用的感官一旦被打开,很自然会从得到的乐趣中衍生出下一步的渴求来。越多人勇敢开发自己感官的可能性,就会有越强大的力量冲破既有生活的平庸。冲破平庸,就是创新。

  现在,这档《呼吸》节目终于重新在看理想App上线

  全季共16集,完全免费

  每周一、三,只在看理想App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