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安排治疗可以缩治疗时间。

资料图片

脑中风是本港第四号致命杀手,惟治疗时间是争分夺秒,若延迟一分钟,可失去一百九十万个脑神经细胞。玛丽医院、港大医学院团队去年初展开「院前脑中风评估」先导计划,旨在加快识别经救护车送院的中风病人,去年七月至今年二月救护员共筛查一百五十九名病人,成功判别八成二病人为急性中风个案,使病人接受电脑扫描、治疗时间明显减少。

救护员示范为病人进行初步评估。

本港每年约一万至一万二千人因急性中风入住公立医院,脑中风更是本港第四号致命杀手,治疗方法主要以「静脉输注溶栓治疗」及「经动脉取栓术」,两者分别须于约黄金四时小时及六小时内使用。玛丽医院急症科医生郭咏文指,处理脑中风个案是争分夺秒每快一分钟,可平均拯救多一百九十万个脑神经细胞。

为及早识别中风病人,玛丽医院、港大医学院团队去年初展开「院前脑中风评估」先导计划,透过为救护员提供培训,包括制订表格协助救护员为病人进行初步评估,尽早预报医院以安排相应治疗。消防处助理救护总长詹柏霖称,先导计划针对十八岁以上、送往玛丽医院的疑似中风患者,救护人员会留意病人是否表达或说话有困难、面部表情不对称、一边手脚无力等,因条件符合便会致电玛丽医院急症室以便提早准备,缩短病人接受治疗的时间。

先导计划在去年七月推行,截至今年二月共筛查一百五十九名病人,当中八成二确诊为急性中风个案。对比没有院前脑中风预报的数字,发现电脑扫描、治疗时间均缩短,其中经动脉取栓术的治疗时间由一百六十六分钟,减至一百三十二分钟,即缩短约半小时,改善病人治疗成果。玛丽医院内科顾问医生谢曼瑜期望,透过院前预报机制,加快病人接受评估及中风治疗的时间,建议市民如出现中风症状应尽快召唤救护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