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馬 燕

  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宣佈深化增值稅改革,今年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該政策於今年4月1日正式實施。

  蘋果中國區產品線旋即於4月1日全線下調價格,單品最高降價幅度達8%。

  蘋果應聲降價

  降幅大於降稅力度

  蘋果官網顯示,iPhone的幾個典型產品都降了500元,如iPhone XS Max 起售價由 9599 下調至 9099 元,iPhone XS 64GB的售價則由 8699 元下調至 8199 元,256GB的價格是10099元,降價之後是9599元。配無線充電盒的新 AirPods 價格也從原來的 1599 元調整爲 1558 元。

  同時,蘋果官方在公告中也指出,如果蘋果在用戶收到產品之日起的14個日曆日內降低任何Apple品牌的產品的價格,用戶可要求退還差額。

  有媒體指出,這可能是蘋果公司對我國增值稅從16%降至13%的迴應。

  不過,仔細觀察蘋果此次的降價幅度,不難發現,下降幅度較大的幾款產品,比如iPhone XS Max、iPhone XS和iPhone XR,其降價幅度超過了增值稅稅率下調幅度,達到了5%甚至更多,也就是說,剔除增值稅稅率下調帶來的影響,蘋果官方還主動降低了這些產品的售價。恰巧,這幾款產品此前的銷售情況也不如蘋果官方預期。

  而像iPad Air和iPad mini這類銷售比較平穩甚至有所回暖的產品,此次售價下降則幾乎與增值稅稅率下調的幅度保持一致。由此可見,此次蘋果旗下產品售價下降主要是增值稅稅率下調的結果,但在銷售情況不容樂觀的iPhone XS Max、iPhone XS和iPhone XR等幾款產品上,蘋果還是“夾帶私貨”,在增值稅稅率下調帶來售價下降的基礎上,進一步小幅下調了其售價,以期藉此機會刺激消費者購買慾望,拉動相關產品的銷售。

  雖然不少網友表示,蘋果產品即使降價也買不起,其中不乏調侃的意味,但是對於蘋果產品的用戶來說,降價帶來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

  降價後蘋果的銷量還是很說明問題,據媒體報道,當天“蘋果”品牌在天貓成交環比前一天增長90%,而蘋果天貓官方旗艦店成交更是環比前一日暴增310%。

  通信觀察家項立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蘋果此次降價,降稅是一個表層原因,更本質的原因還是其輕奢戰略的失敗。

  專家稱友商也會逐漸降價

  華爲新品定價不會高

  不過,項立剛認爲,隨着增值稅率的降低和蘋果的降價,其他品牌手機也會逐漸降價。“比如,華爲Mate20就降價了,即將發佈的P30價格也不會定太高。”

  華爲Mate20就在3月底的時候進行了一次全系降價500元,不少第三方商家的Mate20 Pro甚至直接降了一千元。

  而從OPPO、vivo等其他手機品牌給《證券日報》記者的反饋來看,公司內部尚沒有討論過降稅的影響。

  事實上,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爲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流轉稅是廠商與銷售商的“過手稅”,在商品的發票上,每一件商品都清清楚楚寫着廠家商家得到多少,總價中又有多少是消費者向國家繳納的稅款。增值稅在會計上體現爲終端消費者承擔所有稅款。增值稅稅率下調,可以說是直接減輕了消費者的負擔。

  有媒體指出,3月31日前,一臺蘋果手機的稅率是16%,現在是13%了,蘋果把總價降了下來,消費者拿到發票,明白這是國家讓利於民,刺激消費的舉措。而當其他廠商開出了4月份第一張增值稅發票的時候,如果總價未變,就意味着它們產品漲價了,如果說消費者還沒有明顯的感受,只是因爲廠家“祕而不宣”罷了。

  降稅帶來降價空間

  更多企業和商品將會降價

  其實,增值稅稅率下調,最先反應過來的是車企。

  3月15日,總理在記者會上明確提出“4月1日就要減增值稅”。當晚,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即通過官方微博宣佈,提前下調梅賽德斯-奔馳及smart在中國全部在售車型的廠商建議零售價。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和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也緊接着於3月16日宣佈下調在中國銷售的汽車產品廠家建議零售價。同日,捷豹、路虎、沃爾沃和林肯等品牌也宣佈下調在華銷售汽車價格。

  日前,國家稅務總局官網上公佈一則消息:部分品牌汽車立即通過下調零售價格,率先對此次減稅作出反應,減稅政策利企惠民效應已初步顯現。

  有分析指出,增值稅降稅率是否會帶動某類商品降價,具體會降價多少,是由該類商品的市場競爭程度和相關企業品牌影響力決定的。但此次增值稅降稅率無疑爲企業提供了降價空間,可以預計,將會有更多的企業、更多的商品加入到降價的行列中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