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覺得自己邏輯思維蠻差的,想在這方面做一些改善 ,希望有大佬帶帶~



冒昧推薦一本有毒的邏輯書——《有用的邏輯學》。

《有用的邏輯學》這本書是一本關於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的,或者經常聽到的邏輯謬誤的鑒定手冊。全書分類型列出了常見的87種邏輯謬誤,讀罷全書,你可以在與別人說話時和聽到某些待考證的傳言時,運用書中的方法,甄別其中的錯誤,跳出邏輯的陷阱,找到進入理性思考大門的鑰匙,在生活、工作與學習中保持清醒的頭腦,無往而不勝(這就有點誇張了)。

《有用的邏輯學》作者梅森·皮裏是亞當·斯密研究所主席,曾為密歇根州希爾斯戴爾學院哲學與邏輯學榮譽客座教授,希爾斯戴爾學院在2008被評為美國上市的最佳文理學院。作者常以專家身份出現在CNN和BBC電視節目中,出版超過40本專著,包括《提高你的智商》、《福爾摩斯IQ全書》和《謬誤大全》。

生活中的邏輯謬誤,不認真思考,很容易掉進別人給你設下的邏輯陷阱,所以熟悉常見的邏輯謬誤,可以幫助我們不會在別人的花言巧語中迷失自己。下面我列舉了4個比較常見的邏輯謬誤。

1. 重音的陷阱

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母親告誡我們不應該對窗戶丟石頭,所以我們可以對窗戶扔些金屬塊。例子中孩子們就犯了重音謬誤,母親強調禁止丟石頭,而孩子們卻誤認為強調「排除」的部分,從而認為其他部分是可以認可的。重音是一種口語謬誤,書面語中強調語氣的地方通常使用斜體字,或者引述支持此言論的人的語錄。在發言中,任何未思慮周詳的強調都很容易冒犯他(她)人,同時暗示你未對細節思慮周全。這項謬誤在於強調語氣所造成的弦外之音。

重音謬誤的產生緣於不同音高的變化會影響事實的傳達,對語意扭曲的程度則更具字詞重音的不同而產生差異。即使一個簡簡單單的片語,稍稍改變重音,也可以明顯表現出不同的意義。如:我們都知道皆而平等,但沒有理由將投票的權利賦予每一個人。(事實上,我們大概知道人生而平等,但是「生」而平等意味著他們無法平等太久。)

在聽別人說話或演講時,要注意不要被說話者的重音所支配,通過熟練的使用重音謬誤,你可以不受別人通過重音刻意歪曲事實的控制。

2. 最強的人組成軍隊,就是最強的軍隊

最強的人組成軍隊,就是最強的軍隊嗎?很抱歉,不是,這只是美好的願望罷了。這種觀點是典型的合稱謬誤,認為對某類別中的個體成員而言成立的事實,對整個類別也成立。有些名詞可以指代整體組成的部分,但把整體的某一部分等於整體這一觀念是錯誤的。

當我聚集了所有最強的人到軍隊中,他們就成了最強的軍團。這是存在很大的問題的,軍隊的力量取決於它的士氣和團結精神,更不用說 它的速度。作戰能力和補給能力這一類集體屬性。就像一個由才華橫溢組成的管絃樂團就不一定是很好的樂團,因為演奏時可能每個人都忙於個人秀了,而不顧整體的配合。團隊是一個獨特的整體,它可能具備其中每個個體都不具備的性質。把整個團隊當成個體,就會導致謬誤。

3. 只要能救人性命,那就值得。不,不值得

人們會說:「哪怕只能就一個人的性命,那也值得。」有些時候人們會覺得「人的生命是無價的」,這時情感比理智更讓人信服。但問題是,舉國之力來拯救一個人的生命,這樣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這樣的代價也是無法承受。一個人的生命對於他的愛人或者父母這樣的至親而言可能是無價的,但對於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來說,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我不認識你,你有什麼事與我何干,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想法處處可見。

假想你是一名電車司機,你的電車正以每小時200公里的速度行駛,你發現在車軌的盡頭有五位工人正在施工,但由於剎車不靈你無法讓車停止而在軌道盡頭有一條分叉,在那條分叉路上只有一位工人。這時你可以選擇把電車拐向分叉,撞上一位工人卻救了另外五位,這時你將怎麼做?別無選擇,在這種緊急情況下,和很多人一樣,大多數人會選擇撞向那一位工人。我們在衡量拯救一個人需要付出的代價時,應該考慮到有多少人會失去生命。

4. 說三遍就是對的?

我們先來看一段對話:

「可是老師,那不是我乾的!」

「但馬冬梅,這把彈弓是你的。」

「可是老師,那不是我乾的!」

「而且有人看到你撿起了石頭。」

「可是老師,那不是我乾的!」

這樣的對話可以無休止的進行下去,除非對方使出殺手鐧,以訴諸武力的方式速戰速決。這段對話中馬冬梅再三的重複不是她乾的,她想通過不斷重複企圖說服老師,或使老師疲乏放棄追究。這樣的謬誤其實是訴諸心理因素,而不是訴諸理性。再三重複利用不斷重複,增加觀點被接受的可能性,這裡存在一個完全錯誤的假設:一再重複的事情更有可能是真的。

我們童年時聽過很多諺語,比如「三思而後行」和「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分工合作更有效率」和「廚子太多煮壞一鍋湯」等等相矛盾的諺語,這一切都說明瞭簡單的再三重複謬誤所帶來的巨大影響。當別人再三重複每一句話時,你需要警惕他是否想通過重複的謬誤來歪曲事實。

以上的4個邏輯謬誤是不是很有趣?《有用的邏輯學》這本書對於謬誤的分析具體完整,作者文筆詼諧幽默,諷刺辛辣,常常從一件小事中看出背後蘊藏的巨大陷阱。這本書教你如何看穿謬誤、避免謬誤,甚至利用謬誤從常見的言語中給對手挖出邏輯漏洞,在辯論時,讓你的話語字字鏗鏘有力,充滿戰鬥力,可以說這本書真的是一本有毒的書。

突然想起諸葛孔明舌戰羣儒的場面:只見他引經據典、滔滔不絕、滿舌生花,辯的孫權的謀士們啞口無言。世界紛繁複雜,腦袋裡有了邏輯,就有了分析世界的工具,就可以讓你在辯論時口若懸河、妙語連珠。擁有了邏輯這把利器,讓生活中的詭辯和謬誤無所遁形。


可以先看看考研邏輯,算是入門了
謝邀。 邏輯思維的書可以參考一些邏輯題之類的,各種思維訓練什麼的,書店裡很多。 多讀一些推理小說也有幫助,最經典的福爾摩斯探案集也可以。 個人比較建議,如果有興趣的話讀一些哲學類的書籍,比如笛卡爾的《談談方法》,比較適合作為入門讀物,哲學思維對邏輯能力的提高很有幫助 有些邏輯思維方面的小遊戲挺好玩的,很有用 畢竟不是專業的,分享一下經驗,如果大佬看到了歡迎指正。 以上。


書不太知道,你多玩玩狼人殺吧,感覺這個遊戲玩的好的人,邏輯不會太差

強烈推薦兩本有助於入門的書:《簡單的邏輯學》和《走進邏輯學》。祝好


演算法導論

推薦一個低成本的方式:去閱讀彼得·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他提出了厲害的傢伙們通常是養成了一些好習慣。

你只需要慢慢累積這些習慣,讓習慣成為自然,結合現實作出成績,自然就是能力了

--

其它,你可以看我歷史回答和專欄。


GMAT裡面有一個邏輯部分。仔細學完,幫助會很大。親測有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