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Potsdam),是德国布兰登堡州的州府,其北部与柏林相邻(到柏林市中心约26公里)。二万九千多平方公里的布兰登堡州把柏林及这个迷你首府团团卫护著,若不是因为拥有盛名,一般人可能会将之误认为柏林的小卫星城镇。这个最早见于公元九九三年德国文献的古城,在漫长的中世纪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镇。1660年,布兰登堡选帝侯威廉定波茨坦为陪都营建宫室而发展。当时成千上万的法国新教徒受到迫害,威廉接纳了这些备受宗教摧残的人,其中约有两万名迁居波茨坦。这些新教徒中有许多是商人和各行各业的手工艺名匠,他们把故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波茨坦的发展,给这座古城的兴旺繁荣注入生机。十八世纪初,是号称「军人国王」的腓特烈威廉一世扩军备战时期,波茨坦变成皇家卫戍部队的驻地,军人曾占全市人口的四分之三,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军人城市。1740年其子腓特烈二世成为普鲁士国王,是为腓特烈大帝,在欧洲政治舞台上曾显赫有名,不仅继承了乃父的雄心霸业、到处攻城掠地;而且还富有哲人的文采,兴建了豪华的夏宫,公务之余常到这里与艺术家、哲学家槃桓。在他的建设下,波茨坦成为皇室居住地和普鲁士的军事、文化中心,地位几可媲美国都,最终并成为「普鲁士的凡尔赛」,与柏林一样记录了普鲁士、第二帝国、第三帝国的兴衰荣辱。

无忧宫05.JPG

波茨坦是一个人口不多却非常美丽的城市,室内有将近30座大大小小的皇宫,而我们来参观的就是在波茨坦最有名的无忧宫,是德国最美丽的皇宫之一

无忧宫04.JPG

无忧宫(Schloss Sanssouci),源自于法文的sans(无)-souci(忧虑),意指国王可在宫中无忧无虑、逍遥自在。因坐落在沙丘之上,故又有「沙丘上的宫殿」之称。为布兰登堡地区波茨坦最著名的霍亨索伦家族(Hohenzollern)宫殿。西元1745年至1747年根据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草图,设计洛可可式小型夏日宫殿。这个设计并由建筑师乔治·温彻斯劳斯·冯·克诺伯斯多夫(Georg Wenzeslaus von Knobelsdorff)授权。到西元1840年至1842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将建筑物规模再作扩大,并将两边侧殿延伸。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无忧宫宫殿建筑与其宽广的公园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原因为:「无忧宫的宫殿与公园,可视为普鲁士的凡尔赛宫」。

无忧宫06.JPG

跟施威林城堡一样,如果要在里面拍照必须付费,并配戴识别手环

无忧宫02.JPG 

这座华丽的宫殿,位置在波茨坦北郊无忧(sanssouci)园中的东北部,整个园林占地两百九十公顷,相当于北京的颐和园,宫前长两公里半笔直的林荫大道横贯东西,与西端的新宫殿相连。坐落在丘峦之上的宫殿,前面是一片以林荫道为中心的宽敞广场,两侧有翠绿的丛林,广场正中是用圆形花瓣石雕组成的大喷泉,泉水如银练般射向高空,更衬托出宫殿的华丽。

无忧宫11.JPG

1745年山下的空地上被建起了一座巴洛克风格的观赏花园。从1748年开始,花园的正中心建起了一个带有喷泉的蓄水池。但令人遗憾的是,腓特列大帝从未能亲眼看见喷泉喷水。因为在他的那个时代,还没有足够的技术让喷泉喷出水来。从1750年开始有大理石雕刻成的罗马神话人物,美神维纳斯,商业神墨丘利,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黛安娜,生育和婚姻之神朱诺,众神之神朱庇特,战神玛尔斯以及智慧之神密涅瓦和连同具有比喻意义的四元素,火,水, 风,土被放置在水池的四周。

无忧宫18.JPG

无忧宫中的亭子

无忧宫07.JPG

无忧宫08.JPG

腓特烈大帝是欧洲一代军事奇才,曾在七年战争中以一国之力对抗欧陆群雄,并为普鲁士赢得最终胜利,就连拿破仑都受他兵法影响很深。腓特烈大帝渴慕法国文化,并与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有密切的信件来往,素有「哲学家国王」之称。无忧宫外观模仿法国凡尔赛宫,并加入腓特烈个人的爱好,建于一七四五年至一七九七年,前后持续五十年之久,是十八世纪德国建筑洛可可式艺术的精华,也是腓特烈大帝留给后人印象深刻的建筑。

无忧宫09.JPG

无忧宫著名的园林风景是由腓特列大帝决定在伯恩施泰德(Bornstedt)的南侧山坡上建立梯形的葡萄山开始的。在这以前,这只是一块种有橡树的小丘。在腓特烈·威廉一世时期,这里的树木被砍伐,用于建筑波茨坦市和加固泥泞的沼泽地带。1744年8月10日腓特列大帝下令,将这片当时的「沙漠之山」开垦成葡萄梯形露台。这片斜坡被规划成六个宽阔的梯形露台。为了达到尽可能的利用太阳射线的目的,墙被建成了以台阶为中心的微弓形状。其中承重墙的墙面被更换,取而代之的则是来自葡萄牙,义大利和法国的单株葡萄藤。在168个玻璃罩子里面,则被种上了无花果树。梯形露台的前端则被绿色草坪覆盖。并被种植上了紫杉树,和灌木加以分割。120阶台阶(今天是132阶)被建筑在中轴线上,这个梯形露台被分成六个部分。

无忧宫19.JPG

无忧宫116.JPG

艳阳高照、气温直逼38度,所以我放弃走到最下层的喷泉,因为"下去容易上来难"。如果从喷泉往上看是这样的,看到这长长的阶梯我都醉了(照片取自维基百科)

P1190390_Potsdam_sans_souci_rwk

空拍图(照片取自维基百科)

Sanssouci-Air

里面是无花果,外面则是葡萄藤

无忧宫17.JPG

君主制建筑特色:为权力和荣耀的象征,组成部分包括圆拱、拱顶和圆穹,最常使用的建筑材料是砖、方形石块和混凝土,并会对公共建筑做些雕刻装饰,还以一排排的柱廊组成建筑物的正面,从建筑物规模宏大、结构坚固看来,建筑物的确有某种功利、炫耀目的。

无忧宫12.JPG

黄墙、灰瓦、绿色圆顶的王宫,外观结合巴洛克与古典主义风格,内部的豪华装饰则是典型的洛可可代表作,是普鲁士的夏日行宫,也是波茨坦最引以为傲的建筑艺术象征

无忧宫10.JPG 

腓特烈二世希望在这座夏季宫殿中能让他暂时远离宫廷政事,心无旁骛的沉浸在自己的兴趣(音乐、哲学)中,他还曾邀请过法国知名的思想家伏尔泰(Voltaire)前来交流讨论,可惜两个人后来闹翻了

无忧宫13.JPG

整排宫殿的黄色壁面上都有人物的雕像,以及大小形状一致的落地窗,整体外观设计非常整齐简单,跟其他皇宫比起来没有算是比较朴实的

无忧宫14.JPG

宫殿本身只有一层,但其形如拱门的落地大窗、窗间众多的雕像,以及在建筑中央的大圆顶组合下,充分显示出宫廷的气派四壁镶金、光彩夺目,多用壁画和明镜装饰,辉煌璀璨。东侧是腓特烈大帝的会客室、琴室、卧室、工作室和图书室,琴室中放置著小钢琴和他喜爱的笛子,墙壁上是名画家门采尔的油画「横笛音乐会」(Adolph Von Menzds)绘吹笛子的情形,这位国王习惯每晚七时在这里举行小型音乐会,兴起时他会亲自吹上一曲。宫殿西侧是五间贵宾室,房间以淡绿、银白、紫罗兰、浅玫瑰等色装饰,与典雅的家具协调华丽,当年腓特烈大帝与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交往密切,曾让他在宫中住了三年。建于一七五五年至一七六三年的画廊,珍藏一百二十四幅价值连城的世界名画,大部分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作。宫内各处还有一千多尊以希腊神话人物为主题的石刻雕像。一九九一年八月腓特烈大帝遗体,从西南部皇族发源地霍亨索伦堡(Burg Hohenzollen)迁回无忧宫,东侧阳台的墓冢是他长眠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幸免于战火,是国内少数几个未经战火破坏的著名建筑之一。

无忧宫15.JPG

其实忘忧宫还有的一段传说。历史上传言腓特烈大帝是个同性恋,在他尚未登基之前,曾经跟皇宫中的侍卫有发展出一段感情,而这段恋情曝光后,这名侍卫就被他的父亲,也是当时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处死。有人认为腓特烈大帝之所以为这座宫殿取名无忧,并且亲自参与宫殿的装潢设计工程,是为了纪念这段感情。

无忧宫22.JPG

宫殿的名字以镶金的字母呈现

无忧宫24.JPG

整体配色非常活泼,给人明亮且放松的舒适感

无忧宫23.JPG 

无忧宫26.JPG

蓝绿色加上金色装饰,凸显出普鲁士王室的庄严和贵气,中间是腓特烈大帝的人像

无忧宫27.JPG

腓特烈大帝特别常喜欢狗,据说他不相信人,只相信他的狗(所谓的畜生比人强),所以他养的11只狗死了之后都葬在皇宫旁,这个石牌就是牠们的墓碑。原本他希望能跟自己的爱犬葬在一起,可惜当时没能如愿以偿,但经过种种的流离动乱,他终于如愿跟他的爱犬葬在一起

无忧宫31.JPG

墓上为什么放马铃薯呢?18世纪中叶各种瘟疫和灾害导致普鲁士的作物欠收,腓特烈二世听说南美洲的马铃薯,产量高,容易种,营养价值高,于是引进德国,准备大量种植。但保守的农民认为地下的植物和鬼神有关,不想种植。即使下达命令要农民种植也没用。1740年,腓特烈二世在柏林郊区,叫士兵种了一大片马铃薯,开花结果后派重兵守卫,人民对国王种的宝贝植物非常好奇。腓特烈对士兵说:若有人来偷挖,就睁一眼闭一眼。没想到人民偷回去种的马铃薯,又好种又好吃。于是马铃薯的种植才在德国普及,所以在腓特烈二世的墓上到现在还有人献上马铃薯,那为什么放玫瑰花呢?因为腓特烈大帝喜欢男的!!

无忧宫28.JPG

无忧宫30.JPG

拍照的识别手环要戴在手上

无忧宫33.JPG

无忧宫34.JPG

我们来到无忧宫后面等待入宫参观

无忧宫39.JPG

宫殿背后的半圆形双回廊柱由 88 根柱子组成,灵感则来自于梵谛冈的圣彼得大教堂

无忧宫37.JPG

无忧宫36.JPG

远方看过去的遗迹

无忧宫38.JPG

无忧宫可以遮阳的地方不多,大家全都集中在屋簷下,不过热到深处无怨尤,愈热拍照才会愈漂亮,所以我宁愿热死

无忧宫40.JPG

宫殿内有小画廊、图书馆、书房、寝宫等12个房间

无忧宫42.JPG

无忧宫44.JPG

不要以为我还能记得这些厅到底是什么,快2年前的事我都忘光了

无忧宫45.JPG

无忧宫46.JPG

无忧宫47.JPG

无忧宫48.JPG

真是富丽堂皇

无忧宫50.JPG

无忧宫的天花板装饰

无忧宫51.JPG

怎么看都不觉得这椅子坐起来有多舒服

无忧宫52.JPG

这椅子看起来很新,不知道是很少人坐过,还是有换过布套

无忧宫58.JPG 

无忧宫55.JPG

无忧宫56.JPG

无忧宫57.JPG

无忧宫60.JPG

无忧宫的音乐室。

无忧宫62.JPG

无忧宫63.JPG

无忧宫64.JPG

无忧宫66.JPG

无忧宫68.JPG

无忧宫69.JPG

普鲁士国王菲特烈大帝,这是瑞士肖像画家最著名的肖像画之一,亦是被公认为菲特烈大帝最精确的肖像作品。

无忧宫70.JPG

无忧宫71.JPG

无忧宫72.JPG  

无忧宫的音乐室。

无忧宫74.JPG

无忧宫73.JPG

无忧宫75.JPG

腓特烈大帝对于长笛此种乐器,不但亲自作曲与演奏,还重金礼聘当时最杰出的音乐家,集合于忘忧宫 (Schloss Sanssouci)以推广、学习和演奏长笛。

无忧宫76.JPG

无忧宫77.JPG

无忧宫78.JPG

无忧宫79.JPG

无忧宫80.JPG

无忧宫81.JPG

无忧宫82.JPG

无忧宫83.JPG

无忧宫84.JPG

无忧宫85.JPG  

无忧宫87.JPG

无忧宫88.JPG

无忧宫89.JPG

无忧宫91.JPG

无忧宫92.JPG

接下来是五间贵宾室

无忧宫95.JPG

这间是紫罗兰色调

无忧宫96.JPG

玫瑰色调

无忧宫97.JPG

无忧宫98.JPG

无忧宫99.JPG

无忧宫100.JPG

无忧宫101.JPG

这间是伏尔泰住过的房间

无忧宫102.JPG

两个人闹翻之后,腓特烈大帝把他的房间画上有趣的弥猴作为讽刺,不过看起来好亲切喔

无忧宫106.JPG

无忧宫103.JPG

我觉得颜色太鲜艳了,住在这里感觉眼睛会很疲劳

无忧宫104.JPG

无忧宫107.JPG

伏尔泰的半身像,这是用来纪念他的来访。

无忧宫108.JPG

感觉每张床都好小张

无忧宫109.JPG

普普风的腓特烈大帝画像

无忧宫110.JPG

参观完无忧宫我只觉得观赏价值大过于实际作用。

无忧宫111.JPG

街头表演的艺人

无忧宫113.JPG

忘忧宫公园内最具有故事性的建筑,就是是北方这座风车磨坊。有一次腓特烈威廉一世登上无忧宫远眺美景,视线却被紧挨宫殿的一座磨坊挡住了。不合时宜的“违章建筑”让国王非常扫兴,但他毕竟还是爱自己的子民的,他想以一种公道的方式来解决,于是派人前去与磨坊主协商,希望能够买下这座磨坊。岂料磨坊主人坚决地拒绝了皇帝的请求,理由竟然是:磨坊是祖先留下的,不想卖!就这样她成了最牛钉子户。威廉一世皇帝龙颜震怒,立即派警员把磨坊给拆了。想不到磨坊主人居然就在当地一纸诉状把皇帝告上了地方法庭,判决结果居然是:威廉一世擅用王权,拆毁由私人拥有的房屋,违犯了帝国宪法,应立即重建一座磨坊,并赔偿损失。 威廉皇帝贵为一国之君,拿到判决书也只好遵照执行。没想到时光芢冉,到了腓特烈威廉二世的时代,磨坊主人的儿子因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突发奇想要把磨坊卖给腓特烈威廉二世。腓特烈威廉二世接信后并没有答应,他认为磨坊之事关系到国家的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的象征,应当永远保留。他亲笔回信,赠钱给磨坊主人的儿子偿还债务,并且将磨坊保留了下来。如今这座磨坊成了德国司法独立的象征,代表了一个民族对法律的信念,每年都吸引不少观光客。矗立著的这座磨坊告诉世界,什么是真正的司法独立。

无忧宫114.JPG

历经了多少代统治者,到现在这个磨坊像纪念碑一样屹立在德国的土地上,它代表了一个民族对法律的信念,每年都吸引不少观光者,特别是一些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以观摩磨坊为自己从业的必经程式。

无忧宫01.JPG

想不到吧!这栋竟然是洗手间耶!!也太高级了吧!!!

无忧宫115.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