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是浸潤在詩詞歌詠中的風俗長卷

「黃天動容飄穀雨,祭祀倉頡賜墨花」「詩寫梅花月, 茶煎穀雨春」「鳥弄桐花日,魚翻穀雨萍」「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正當穀雨弄晴時……一年彈指又春歸」…… 在二十四節氣中,穀雨是一幀馥郁的詩箋。

文人騷客留下了無數美妙的詩意華章

在盛夏的開端,幾場細雨,幾卷荷風,在這煙水迷離的日子裡,古往今來的文人騷客留下了無數美妙的詩意華章,在他們眼中的穀雨是:一部古老文化的傳承史,一幅異彩紛呈的風俗畫,一個追懷倉頡的奉祀節,一曲遙寄滄海的壯行歌,一盞芬芳濃鬱的二春茶,一首郊野踏青的遊春曲,一闋國色天香的牡丹詞,一幅勤勞稼穡的農耕圖……一首首、一闋闋以穀雨為主題的經典詩詞,穿越浩瀚時空浮現於眼前。

穀雨開啟了一程古老民族詩意風俗之旅

充滿詩意的穀雨節,讓傳統文化更顯厚重,畢竟,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既助雅興,又為節氣穀雨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審美意蘊。

(圖片來自網路)

歡迎文友互動交流,共同學習


民間俗諺"春雨貴如油"說的就是穀雨——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有"雨生百穀"之意,是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時。此時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滋潤,池塘裏浮萍開始生長,春茶也在此前後採收。春季將盡、夏季將至,萬物生長、蒸蒸日上,正所謂"一年之季在於春"。

一、15℃為「春捂」臨界點

俗話說:"穀雨寒死老鼠",說的就是穀雨時節天氣忽冷忽熱,容易感冒,注意保暖。穀雨過後,氣溫逐漸升高,雨量開始增多,但也要注意保暖。很多人像夏天一樣穿衣服,其實季節還沒有到,濕氣很容易從裸露的部位進入體內。對於捉摸不定的天氣,很多人寧可多穿點也不願意凍著,說是"春捂"。其實,這樣的做法也是錯誤的。春捂也應有度,15℃是春捂的臨界點,超過就要減衣不要再捂了,否則反而容易誘發"春火",體內產生的熱與潮濕相遇容易生病。尤其是早晚與中午溫差大,早晚應注意保暖。老人和孩子尤要注意這點,可適當調整穿衣層次,早晚多穿一件衣服就夠了。

穀雨民間習俗:

飲穀雨茶

穀雨茶,經過雨露的滋潤,營養豐富,香氣逼人。喝起來口感醇香綿和,對人的身體特別好,通全身不暢之氣:以茶驅濕氣、以茶防病氣、以茶養生氣。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穀雨摘茶習俗,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以祈求健康。

食香椿

民間有「三月八,喫椿芽兒」的說法。穀雨食椿,又名「喫春」,寓意迎接新春到來。穀雨前後這段時期正是香椿上市的時節,香椿營養豐富,故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

祭海

穀雨祭海祈福是中國沿海地區的地方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穀雨時節中國長江以北沿海地區桃花盛開,春汛水暖,百魚上岸,休息了一冬,漁民開始整網打漁,為了預祝豐收,最主要是為了祈求平安,人們虔誠地向海神獻祭,並舉行盛大儀式,成為漁家狂歡節。

禁殺五毒

漢族民間傳說中的「五毒」是五種動物,它們應該分別是蛇、蜈蚣(也叫雷公蟲)、蠍子、壁虎和蟾蜍。穀雨節流行禁殺五毒的習俗。穀雨以後氣溫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穀雨貼,進行驅兇納吉的祈禱。這一習俗在山東、山西、陝西一帶十分流行。

賞花

穀雨前後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牡丹花也被稱為「穀雨花」。如果你未婚,也沒有找到心上人;或者你暗戀某人;或者你們的窗戶紙還沒有捅破,那麼,你在穀雨這一天去賞牡丹花。除了賞花外,務必要與牡丹花合影留念,並且將合影照片掛在你的臥室:注意男左女右的掛在牆上,以你躺在牀上分左右,你的桃花運會大旺。

沐浴

穀雨沐浴穀雨的河水也非常珍貴。在西北地區,舊時,人們將穀雨的河水稱為「桃花水」,傳說以它洗浴,可消災避禍。穀雨節人們以「桃花水」洗浴,舉行射獵、跳舞等活動慶祝

祭祀文祖

祭倉頡陝西白水縣穀雨祭祀文祖倉頡習俗,「穀雨祭倉頡」,是自漢代以來流傳千年的民間傳統。清明祭黃帝,穀雨祭倉頡。倉頡廟會是在穀雨節舉行。

走穀雨

走穀雨古時有「走穀雨」的風俗,穀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來。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俗話說:有「雨前香椿嫩如絲」。穀雨前後北京人多會喫香椿,香椿跟冬天喫的雪裡蕻一樣,都是季節性很強的食物,一過了季就沒了。穀雨前後正好喫香椿,營養價值也最高。也有穀雨茶,就是俗稱的「雨前」,雨前茶即為在穀雨節氣到來之前採制的。

穀雨可賞牡丹花,牡丹不僅叫富貴花,也被稱為「穀雨花」,穀雨三朝看牡丹,此賞花習俗已延續千年之久。有關此時的牡丹花卉節,很多地方都有,品種多顏色多,規模盛大。

穀雨是雨水充沛的時候,此時降雨對農作物、花卉生長等都是極有好處的,正是「雨水生百穀」。同時棉花播種也是以穀雨作為指標的。

穀雨的另一習俗就是貼「穀雨貼」,也是起源於農耕文化。雨量充沛時期農作物生長快,病蟲害也會隨之增加。穀雨時候就是要禁殺五毒(蠍子,毒蛇,蟾蜍,蜘蛛,蜈蚣)於是有了「穀雨貼」這樣的「殺蟲劑」,不過是神符一類的東西,貼紙上畫大公雞捉蠍子,上面寫著:穀雨三月中,蠍子逞威風。神雞叼一嘴,毒蟲化為水,還有太上老君如律令之類。

這種禁蠍的符咒畫得五顏六色的被貼在屋內或者門上。保障農家一年無蟲害之憂,風調雨順大豐收。這一習俗過去在陝西臨渭、大荔,甘肅白水等地十分流行。 穀雨時候也是漁家下海捕魚的時候,沿海地區有海祭風俗。


(北京民俗版權作品)近知北京風物,遠播四海民俗

「北京民俗」專註民俗文化

投稿,認識,閑扯請加民俗君微信:beijingminsu


「清明後十五日,為穀雨,言雨生百穀,物生清靜明潔也。」

古人愛惜春天,是要做送春詩,來和它正式告別的。楊萬裏有《三月二十七日送春絕句》:"只餘三日便清和,盡放春歸莫恨它。落盡千花飛無絮,留春肯住欲如何?"

不知不覺,走到了穀雨,這是春天最後的一個節氣,再往後就是夏季了。水中的浮萍開始生長,田野裏處處回蕩著布穀鳥「家家種穀」的殷切呼喚。柳絮飛落,杜鵑夜啼,櫻桃紅熟,正是一派萬物生長的氣象。

穀雨之後,氣流運動帶來了南方的水汽,有雨的日子,逐漸多了起來。

「寂寞的夜有寂寞的雨,寂寞的雨當然有寂寞的聲音。」詩人這樣寫道。然而穀雨時節的雨,並不是寂寞的。無聲的夜裡,它落在大地上、曠野中,催生出大地上的食物,天地間充斥著希望的氣息。

在微風細雨的日子裡,萬物生長,滿城花開。農人撒谷插秧、種瓜點豆,在雨水中和土地完成一次隱祕的交流。這些被植入土地的希望,都會順著自然的脈絡,一直走下去。

穀雨,為牡丹花癡狂

今年的春有些急。北方的的柳絲才被細細染綠,而南方的已經有一派綠葉成蔭的規模。牡丹要趕在春的末端,再熱鬧一番。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穀雨的花信牡丹,前些天就開遍了。牡丹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國色天香,出名之前的牡丹,是秦嶺的山裡的野花,吹著西北風,枝幹被山民拿去當柴火、做藥材。

它的興盛與武則天有直接的關係。武則天的家鄉在幷州,她得知離家鄉不遠的香寺種有牡丹,將其移植於長安宮苑。於是,牡丹從宮苑繁盛到了民間。唐朝人對牡丹花的熱愛空前絕後,「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宮外牡丹花開,萬人空巷。

一碗甜蜜的銀耳羹

和春天相宜的滋味,總是一種淡淡的、甜蜜的感覺,一碗蓮子銀耳羹最合適不過。百合、蓮子、銀耳都是應時的食物。

銀耳在古代屬於名貴補品。清朝慈禧的侍女德齡就曾說過:「銀耳那樣的東西,它的市價貴極了,往往一小匣子銀耳就要花一、二十兩銀子才能買到。」

古人覺得無比奢侈的食物,如今早已成了平常人家裡,最日常不過的食材。

將銀耳用溫水泡發,蓮子、百合、枸杞分別放入碗中用水泡發。再把銀耳清洗乾淨,剪去根部,用手細細地撕開成小片。

撕好的銀耳一股腦放入砂鍋內,再倒入足量清水,就可以開大火煮到沸騰。待銀耳煮到濃稠狀態,再放入冰糖攪拌,最後倒入百合和枸杞。

在家休息的午後,翻幾頁書,一碗蓮子銀耳羹裏,窩過最後的春光。

喝下這杯暮春的滋味

「風吹雨洗滿城花,且飲一杯穀雨茶。」穀雨時節,再不喝春茶,就真錯過了。世人多愛明前茶,因清明前的茶細嫩、清香,但終究時候未到。穀雨的茶,經得住泡,雖不如明前茶清,卻比明前茶更有風味。

茶農們說,真正的穀雨茶,一定要是穀雨當天上午採摘的鮮葉,做成的幹茶纔算。做出來的穀雨茶,是要留起來自己喝或用作來招待客人。

他們在泡茶給你喝的時候,會頗為炫耀地對客人說,這是穀雨那天做的茶哦。言下之意,是隻有貴客來了,才會拿出來給你喝。

穀雨時節的六安瓜片,便滿是暮春之味。去山裡討一碗茶吧,杯中葉片漸次展開,茶湯色金黃,甘甜順滑, 新發的春芽,沾染了滿山的青翠和馥郁,飽含著對春天的挽留都喝入口中。

《立春》裏的女主角王彩玲這樣說過:「每年的春天一來,我的心裡總是蠢蠢欲動,覺得會有什麼事要發生。」

然而這個春天眼看著,就要過去了。雖然還是什麼也沒有發生,放眼望去,卻滿是心平氣和的清淡。大概過好每一個當下的日子,再往前只會是越來越開闊吧。

遠方有夏天,正來臨。


看更多美學知識和東方傳統手藝,歡迎關注【東家·守藝人】。


穀雨的習俗,我國地大物博,所以各地的風俗習慣也都各不一樣,這裡舉一部分:

禁五毒

穀雨以後氣溫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病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穀雨貼,進行驅兇納吉的祈禱。

漁家流行穀雨祭海

穀雨時節正是春海水暖之時,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俗話說「騎著穀雨上網場」。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穀雨這天漁民要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

走穀雨

古時有「走穀雨」的風俗,穀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喝穀雨茶

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穀雨摘茶習俗。

穀雨食香椿

北方則有穀雨食香椿的習俗。

穀雨祭祀文祖倉頡

「穀雨祭倉頡」,是自漢代以來流傳千年的民間傳統。

洗澡消災避禍

在西北地區,舊時,人們將穀雨的河水稱為「桃花水」,傳說以它洗浴,可消災避禍。

以上大概就這些,有懂的多的大神,歡迎補充~!


先別說有什麼習俗,可能很多人連穀雨是什麼都不知道呢。

看我來介紹一波吧!

穀雨,屬於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節氣。二十四節氣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同樣是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穀雨便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

這時候,農民們便開始新的一輪弄事,例如北方華北平原霜期結束,穀子、水稻開始播種。黃河流域的冬小麥處在拔節或抽穗階段,要抓緊施好孕穗肥,袂苗要於二葉期追施「斷奶肥」。種棉區這時將播種棉花。

長江以南的地區,人們都在忙著耕田,施肥、插秧育苗,準備種水稻;茶農忙著收春茶,製作新茶。當然,在這個時節,肯定不是總是在勞動,人們也會享受這個時節的時光,各地的風俗也是不盡相同。

「祭海」活動:在中國北方沿海一帶,漁民便會在「穀雨」這一天,舉行隆重的「祭海」活動,祈求海神保佑,出海平安,魚蝦豐收。

飲茶習俗:上面提到茶農開始收春茶、製茶,自然少不了喝茶。穀雨時節採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滋味鮮活,香氣怡人。

走穀雨:這時候,人們會選擇在這一天走村串親,不僅可以欣賞到大自然的風光,也能促進親朋之間的情誼。

怎麼樣,今年不懂,下一年可要知道什麼是穀雨了喔。


穀雨節氣就要到了,

作為春季最後一個節氣,

穀雨有兩個意思,

第一個意思是播谷降雨,

預示著穀雨時節雨水充足適合穀物生長;

第二個意思則與穀雨的由來有關,

傳說倉頡造字「天雨谷,鬼夜哭」,

所以把倉頡造字這一天叫做穀雨。

在穀雨時節,

全國很多地方都會有相應的習俗,

例如:「走穀雨」

古時有「走穀雨」的風俗,

穀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

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來。

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穀雨茶」

這是南方穀雨摘茶習俗,

傳說穀雨這天的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

所以有條件的人可以穀雨時期逛逛茶園也不錯。

「洗澡消災避禍」

在西北地區,

舊時,人們將穀雨的河水稱為「桃花水」,

傳說以它洗浴,可消災避禍。

穀雨節人們以「桃花水」洗浴,

舉行射獵、跳舞等活動慶祝。

其實每到一些特定的節日,

很多人都會回想起的某些回憶,

尤其是對於兒時家鄉的記憶,

小編在這方面有和大家感同身受的地方,

因為一旦離家,

無論是外出工作還是上學,

總會在某一時刻非常的想念家裡的點滴以及父母,

雖說現在手機這麼發達可以視頻,

但總感覺少了一點感覺。

而家庭雲就很好的彌補了這個缺點,

通過家庭中的有線或無線網路,

接入家庭可以聯網的設備,並通過寬頻與互聯網相連,

是一個為家庭全家共享而組建的私有雲。

可以實現多屏互動,輕鬆雲共享。

願你在他鄉,也能找到那朵暖心的「雲」!


「穀雨前後,種瓜點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谷得雨而生,作物得雨而茂盛。穀雨是播種移苗、種瓜點豆的最佳時節。在我們這裡它只是一個農業節氣,按節氣種植莊稼,沒有什麼其它習俗。


穀雨時節,「楊花落盡子規啼」,柳絮飛落,牡丹吐蕊,自然景物告示人們:播種季節到了。穀雨有「雨水生百穀」的說法,是播瓜掩豆和釀酒的最佳時節。

據傳洋河釀酒人自古以來在穀雨時節踩曲、封窖、釀酒、祭祀后稷。穀雨時節為什麼要先祖呢?穀神后稷培育五穀。「五穀生、始有酒」,後來人們又將其奉為酒神。穀雨時節,蘇酒集團承續傳統,恭祭先祖后稷,緬懷蘇酒宗祖羅洪林、朱天罡,祈求國強民富、酒業興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