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現任主席札依德·侯賽因(Zeid Ra'ad Hussein)認為,在大國角力互相杯葛之下,聯合國將不再具有維持國際秩序的功能。

「聯合國內部呈現五巨頭當政的狀況-五個常任理事國的權限過大,傷害到組織本身。」

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分別為美、中、俄、英、法。

侯賽因所說的「杯葛」,指的是常任理事國在面對如敘利亞戰爭或以巴沖突時,對決議行使否決權的權限。

「他們合作的時後,事情可以有所進展,但是他們不合作的話,一切都停滯不前,總體而言,聯合國在解決我們看到的人間慘劇上面,所扮演的角色已經不再重要。」他說,「我認為這必須改變。否則,這個組織可能會崩潰,國際社會也因此蒙受巨大損害。」

對於自己無法獲得上頭批准人權調查員進入委內瑞拉與尼加拉瓜等地,或是難以推動決議案進入葉門等被戰爭摧殘的地區,他也罕見的展露出挫敗感。他認為聯合國的缺點在敘利亞七年半的戰爭中被凸顯出來,因此他呼籲改革。他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帶給人類的教訓正在逐漸被淡忘。

直言不諱的批評者

侯賽因一向敢於批評各國領導人,比如他就曾經批評過特朗普。

華府另一方面,譴責侯賽因瞄准以色列政府做抨擊並不公平。

「有一種感覺,常任理事國傾向動用否決權,刻意形成僵局。英國法國還好,他們像是癱瘓一樣,但是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就非常頻繁。」侯賽因在任期屆滿前,在他湖畔的聯合國辦公室接受記者采訪。

侯賽因這個月初曾經告訴記者,他並不打算在接下來的四年繼續連任,因為他不相信美中俄三國會支持他。

他的任期在8月31日結束,聯合國秘書長已經欽點智利前總統米歇爾·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接手人權理事會主席一職。

羅法/夏立民(法新社)

作者: 羅法(发自台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