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對於鈷、鎳、鋰等礦產的需求越來越大,而各國對這些資源的爭奪也愈加激烈。

《日本經濟新聞》2月10日報道,爭奪鈷和鎳等稀有金屬的競爭正日趨激烈。因爲稀有金屬是純電動汽車(EV)和可再生能源電池的必要材料,但由於中國企業的攻勢和已經佔據的優勢,令供給風險和行情的波動明顯。

日本軟銀集團(SBG)和德國寶馬(BMW)等貼近消費者的企業正在接近上游的礦山業務。此外,有色金屬企業也競相進行回收利用的技術創新,支撐“去石油化”時代的新產業。

報道稱,中國企業在資源型國家推進的稀有金屬產業攻勢猛烈。例如當地時間1月11日,在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中國3家公司聯合開辦的鎳和鈷化合物工廠舉行開工儀式,公司管理層和印度尼西亞的主要經濟閣僚全部到場。這家工廠可以一條龍生產高純度的鎳和鈷化合物,爲世界最大規模。

此外,鎳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企業控制了剛果鈷資源的80%以上,也就是說,中國企業掌握了全世界鈷資源的近一半。

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此前涉足稀有金屬業務的日本各有色金屬企業則將利用金屬的處理技術,開闢“城市礦山”。

對於缺乏資源的日本來說,確保稀有金屬是國家性的課題。日本經濟產業省曾呼籲豐田等大型企業,在2019年度成立確保鈷資源的事業共同體,併爲此展開了協調。報道中國指出,日本如果想要挽回劣勢,還需要採取跨境合作和海底資源開發等大膽舉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