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已经到来,很多国人都会在这个小长假期间进行一场愉快的旅途,而在“全国四大悬崖秋千”行列的广东清远天子山悬崖瀑布秋千也是迎来了客流的高峰期,而在荡秋千的游客中,却有三个穿着古装的女大学生,让人感觉非常奇怪,因为穿着古装拍照是非常好看的,但是荡秋千就有着很多的不方便了!

  而根据女大学生介绍,而在清明节荡秋千是从古时传下来的习俗,而我们穿着古装荡秋千,则是为了倡导现代人,多多关注传统文化,并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民俗。

  而有民俗专家介绍说, “荡秋千”源于民间劳作,唐宋时期盛行。清明节荡秋千,古时女人最爱。 清明节有“荡秋千”的习俗 民俗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取得食 物,常要攀藤上树,在劳动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民间最早的秋千活动,人们称为“千秋”。 传说是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时只是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 族,把“千秋”带入中原,汉武帝时因为它与“千秋万寿”这个祝寿词冲突,而改为“秋 千”,后来就改为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期,荡秋千逐渐成为女子嬉戏玩耍的 游戏,女子们衣衫裙裾随风飘动,摇曳多姿,甚是好看。

  民俗专家表示,荡秋千流传至今,仍受人们的喜爱。寒冬一过,人们换上春装,架起秋 千,在空中飘来荡去,翩翩若飞,可以舒展心情,开阔视野,平衡身心,增大胆量,忘却烦 恼。“无风一上秋千架,小姝身材比燕轻”,荡秋千对于妇女尤其适合!

  传统医学认为女子 多郁症,荡秋千是非药物解郁的好方法。时至今日,在儿童公园、儿童乐园里还专设有“秋 千”,供孩子们玩耍。 秋千,谐音“揪着迁移”,最早的秋千多以树丫为架,然后拴上彩带即可,而后发展成 各种绳索+踏板式的秋千。“荡秋千”以唐代最为普遍,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发展成清明节的重要习俗。

  而女大学生的这种行为,不仅让人们了解了秋千的由来,也让人们更加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点赞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