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跌倒的高危人群及其家属讲解跌倒的不良后果及提供教育,加强公共卫生环境的管理,是预防跌倒的有效护理措施。


  1  做好入院评估介绍  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应从多方面收集以往有无跌倒的病史,本次患病或既往病史中是否有易引起跌倒的疾病,患者的视力情况,入院时或入院前用药是否有潜在跌倒的危机,步态及平衡能力,下肢能力,下肢肌肉骨骼是否有疾病,本身的肢体行动能力等,详细介绍病室环境,易引起跌倒的危险场所,如厕所浴室楼梯等,以引起患者的重视,对活动不便易跌倒的老年人建议家属陪护,对于因种种原因家属无法陪护者,应详细说明病情,并签字为证,以免发生医疗纠纷。


   2  采取各种必要的安全措施  了解病史后要帮助患者熟悉病房和周围环境,患者夜间起床可先打铃通知护士,让护士给予帮助,老年人的病床应适当降低,地面应保持平整干燥,如果刚擦过地应有明显标志,提醒老年人注意防滑。洗手间和走廊内照明光线要充足并要有扶手。对长期卧床者及眼科手术后的患者,突然起床很容易引起跌倒,故交代患者最好在床上大小便,如必须起床时应由家属或护士协助患者大小便、下床活动、坐卧轮椅等,对于有跌倒的可能的患者最好有预防跌倒的记录单。

 

  心理行为的护理干预  老年人跌倒一次后,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害怕跌倒而限制活动,有的因本身疾病长期卧床不起,而易产生消极心理,对这类老年人除加强肌力和平衡功能的锻炼外,心理护理更为重要,因此,对于有这种跌倒恐惧心理的老人,护理人员不仅要帮助他们了解如何预防跌倒,帮助老人克服恐惧心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