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劉笑笑 實習生 鄧傑秋 通訊員 張馨心

  他耗時一年時間,創作了長達120米的百名英模長卷,用雄渾的書法書寫了近百年來的百位英雄人物,每位英模人物的事蹟後面都是一朵淡淡的菊花,寄託作者對英雄人物的悼念和哀思。3月25日上午,在市北區合肥路街道洪福廣場,一副裝幀精美、別具一格的百米書法長卷正在廣場上展示,吸引了不少居民駐足觀看。這是合肥路街道樺川路社區居民、草根書法家張家榮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週年,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創作的《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百位英雄模範》百米書法長卷,老人希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助力紅色精神薪火相傳,讓革命精神能夠永垂不朽。

  張家榮介紹自己創作的百米英模長卷。

  今年70歲的張家榮是一名“草根書法家”。沒上過一堂書法課的他,硬是憑着自己對書法創作的一腔熱忱,和五十多年日復一日的苦心鑽研,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張氏字體”,《百名英模百米長卷》正是張家榮獻給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週年的作品。

  記者看到,長卷共分兩卷,合起來長達120米。上面書寫了近百年來的百位英雄人物,如方誌敏、鄧恩銘、趙一曼、冼星海等,每位英模人物的事蹟後面都是一朵淡淡的菊花,寄託作者對英雄人物的悼念和哀思。他們中有的是先烈,手握鋼槍,爲了理想英勇犧牲;有的是手拿筆桿子的文人,爲了革命信仰慷慨就義;還有的是音樂家,爲了新中國的誕生譜寫出雄壯的樂曲,鼓舞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趕走侵略者,建立新中國。他們當中,有羣體英雄,更多的是個體英雄,還有許多女英雄,亦有國際友人。每一位英烈,都有大約300字的生平介紹,用楷書書寫,兩卷合起來,共有3.5萬多字。同時,每位人物介紹後面都有一枚印章,刻有“中國夢”“強國強軍”“祖國統一”等,一共459枚。

  這幅長卷由張家榮耗時整整一年才創作完成。2018年元旦,張家榮萌生了創作這一作品的想法。“我與新中國一同成長,經歷過困苦,也見證了祖國的繁榮與富強。”說到激動時,張家榮眼睛有些溼潤。“我就琢磨,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週年,從書法方面來說我能做點什麼?於是我就查閱了大量資料,找到了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做出貢獻的100名人物的史實資料,準備寫成書法作品,宣傳這100名英雄人物的事蹟,激勵下一代。”打定主意後,張家榮每天要麼泡在圖書館,要麼就坐在電腦前,到處搜索整理英烈們的事蹟。整整用了5個月的時間,去年5月他完成了文字稿件。從5月開始,張家榮每天早上5時就起牀,用毛筆將記錄英模的文字稿件謄寫到宣紙上。除了有要緊事,張家榮幾乎每天都要在桌前書寫至少8個小時。張家榮之前右眼因黃斑前膜動了手術,左眼也不幸患了白內障,看東西看不清,一看小字就眼睛生疼。就這樣,他堅持創作,終於在去年12月18日,完成了百米英模長卷的創作。隨後,他自費1萬元進行了裝裱。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張家榮第一次用書法向重大活動慶典獻禮了。張家榮曾創作1650米的書法版《紅高粱家族》,中英文百米長卷的毛澤東詩詞、600米十大元帥詩詞選長卷等作品。2017年底黨的十九大剛剛閉幕,張家榮憑藉着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書法創作的熱情,又即時創作了“十九大百米長卷”;上合峯會期間手書了“上合峯會成立宣言”。在他心裏,紅色文化創作是他一直以來的堅持,“人活着就要做點事,餘年能給國家留點東西,也能給子孫後代留下一些值得保存的記憶”。

  張家榮至今身居陋室,家中只有最簡單的傢俱,其他滿滿的都是書法創作的筆墨紙硯。有人說他傻,字寫得好怎麼不寫道德經、古詩詞賣錢,非要搞長篇的紅色文化創作。在他看來,革命先烈的詩詞不亞於古詩詞,其中不屈的革命精神更需要廣爲頌揚,讓紅色精神能夠薪火相傳。“這幅百米長卷我將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時,帶着它走進校園,對孩子們進行宣講。將來,我會把它捐給國家。”張家榮告訴記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