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人們日常所離不開的,其中又以衣居首。衣着服飾,既具有實用性,同時也體現了文化和審美,涉及生活習俗、審美情趣、文化心態、宗教觀念等諸多方面,實爲觀察和了解一種文明與文化最直接、最便利的窗口。得益於漢字音、形、義一體的特殊性,我們可以通過與服飾相關的字來一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特點和發展脈絡。

  與服飾相關的漢字有很多,今日我們來看一看“衣”字,在闡釋其歷史源流與發展演變的同時,走近中國古人的日常,感受他們穿衣打扮的冷暖好惡。

  “衣”字的字形演變

  “衣”在甲骨文中寫成

  等形狀。整個字形像一件上衣,上面的人字形部分是衣領,兩側開口表示兩個袖筒,下面像左右衣襟交疊的樣子。“衣”的字形從甲骨文到小篆一直比較穩定,基本保持象形寫法。後來經過隸變,筆畫變得平直並有連接,才失去了象形性,最終成爲今天的樣子。

  如其字形,“衣”最初就是指上衣。《說文解字·衣部》:“上曰衣,下曰裳。”當“衣”“裳”並舉時,“衣”爲上衣,“裳”爲下衣。例如《詩經·邶風·綠衣》:“綠衣黃裳。”《詩經·齊風·東方未明》:“顛倒衣裳。”《楚辭·離騷》:“制芰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

  西漢直裾素紗襌衣

  “衣”由專指上衣,進而又作爲衣服的通稱。例如《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論語·里仁》:“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韓愈《醉後》:“淋漓身上衣,顛倒筆下字。”

  再進一步,“衣”又可以指那些像衣服一樣蒙覆或包裹於事物表面的東西,比如炮衣、書衣、筍衣、糖衣、花生衣等。

  在古代詩詞歌賦當中,能見到動植物身上各式各樣的“衣”。例如:唐代陸龜蒙《奉和襲美二遊詩·任詩》“魚驚尾半紅,鳥下衣全碧”,宋代陸游《小園獨立》“新泥添燕戶,細雨溼鶯衣”中的“衣”,是指鳥類的羽毛。南朝梁元帝《和鮑常侍龍川館》“苔衣隨溜轉,梅氣入風香”,唐代白居易《營閒事》“暖變牆衣色,晴催木筆花”中的“衣”,是指苔蘚。唐代李建勳《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隔紙烘茶蕊,移鐺剝芋衣”,五代宋齊丘《陪遊鳳皇臺獻詩》“金桃帶葉摘,綠李和衣嚼”中的“衣”,則是指果實的皮,等等

  [明]陳洪綬《花鳥草蟲寫生冊》

  “衣”由指衣服這種事物,進一步又可以表示“穿(衣服)”這樣的動作行爲,古時一般讀成yì。例如《莊子·盜跖》:“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此處的“衣”是給自己穿(衣服)的意思。在此基礎上,“衣”也可以表示給別人穿(衣服),例如《史記·淮陰侯列傳》:“(漢王)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

  [宋]劉松年 宮女圖

  “衣”現在還作爲部首使用。以“衣”爲部首的字大多跟衣服有關,比如“初”的字形是用刀裁衣服,因以“裁衣之始”表示起始、開端之義;“裕”則以衣物很多來表示富足之義;“衰”最初是指用草編織的雨衣;等等。

  衣着服飾與人類文明的發展密不可分。隨着社會的進步,“衣”這種最初緣於保護身體的物品,其功用早已不再止於避寒防曬、蔽體遮羞。孔子說:“(君子)見人不可以不飾。不飾無貌,無貌不敬,不敬無禮,無禮不立。”這是將儀容、儀表與禮儀修養聯繫在一起。屈原則說:“餘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寶璐。”更是將個性化的服飾視爲人格與情懷的象徵。

  有人說,服飾是無言的文化。而漢字作爲語言符號,通過自身的音、形、義把這種文化形態記錄下來。“衣、冠、鞋、襪”等常見的服飾用字,記錄並串聯起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最不容忽視的要素,是考古出土文物之外另一種形式的歷史刻錄和見證。

  本文原載於《月讀》(2019年第1期,作者富麗),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