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美] 戴維·M. 格蘭茨 喬納森·M. 豪斯

  譯:孫渤 趙國星 張峻鳴

  和許多當過幾年兵的門外漢一樣,阿道夫·希特勒對新式武器特別着迷。他在整場戰爭期間頻繁干涉武器的設計工作,並且對干涉的結果過分自信。在1943 年新式坦克的研發過程中,希特勒的這個傾向表現得最爲明顯。希特勒確信,這些新式武器不僅可以幫助德國陸軍的復甦,還將確保在庫爾斯克奪取勝利。

  1943 年夏季德國新式坦克的突然服役是對“坦克恐慌症”遲來的迴應,1941 年夏,德國軍人首次遭遇T-34 中型坦克和KV(克利緬特·伏羅希洛夫)重型坦克時,曾被這種恐慌所籠罩。不久之後,德國當時的三號(Pz.Kpfw III)和(Pz.Kpfw IV)四號中型坦克,逐步換裝更強大的火炮並加厚裝甲。到1942年夏季,四號坦克已經配備了足以擊穿T-34 和KV 坦克裝甲的長身管75 毫米火炮。因爲三號坦克的炮塔太小,無法安裝這樣的火炮,所以在1943 年2月,它的底盤不再用於生產三號坦克,改爲生產支援步兵的三號突擊炮(StuG III)。雖然與坦克比較時相形見絀,但是三號突擊炮在進攻中能爲國防軍的步兵提供必要的直接火力支援。除了這些突擊炮,在“堡壘”行動中參戰的德國部隊仍然裝備着432 輛長身管50 毫米炮的晚期型三號坦克;使用改進型彈藥時,可以在500 米內擊穿T-34 的前裝甲。

  一輛“虎I”式重型坦克後面跟着輕得多的三號坦克

  火炮升級後的四號G 型坦克是德國進攻庫爾斯克時最常見的中型坦克,共有841 輛。它的性能和蘇聯的1943 年型T-34 基本相當。四號坦克的火炮威力更大,火控更出色,三人炮塔布局更合理,無線電設備也更好。而蘇聯T-34坦克的裝甲和機動能力更加優秀。這兩種坦克都具備在典型交戰距離內擊毀對手的能力,因此戰鬥的勝負更多地取決於戰術、訓練和戰場環境,而不是技術指標。庫爾斯克會戰之前,三號和四號坦克都安裝了側面裝甲裙板,以防被無所不在的蘇聯反坦克槍在近距離內擊穿德國坦克薄弱的側裝甲。

  早在1941年遭遇T-34 之前,德國已經着手研發一種用於突破的重型坦克。1942年秋季,這種坦克投入量產,命名爲“虎Ⅰ”式(六號坦克)。“虎Ⅰ”配備一門威力巨大的88 毫米高射炮的改進型,加厚的裝甲也足以抵禦同時期蘇聯的坦克和反坦克炮,是1943 年戰場上最致命的坦克。它能夠在1000 米外擊毀蘇聯的整個坦克編隊,面對後者在同距離上的還擊時能毫髮無傷。舉例來說,1943 年7 月5 至6 日兩天裏,第505 重裝甲營的兩個連總共擊毀111 輛蘇聯坦克,自身僅損失三輛。15 針對“虎”式坦克,蘇聯人採取的戰術是儘可能迅速地縮短距離,攻擊它們裝甲比較薄弱的側面和後方。但這種戰術實施起來難度很大,在整個“堡壘”行動期間,兩個“虎”式坦克營在戰鬥中只損失不到十輛坦克,卻摧毀了數以百計的蘇聯坦克。

  然而,生產每一輛“虎”式坦克都需要耗費30 多萬個工時,在整場戰爭期間它們只生產出1354 輛,還不到T-34 一個月的產量。生產“虎”式坦克消耗了大量本就捉襟見肘的各種資源,其實可以用於更大量地生產結構簡單的坦克,就像蘇聯和美國所做的那樣。另外,在1942—1943 年關鍵的冬季交戰當中,希特勒寧可犧牲技術方面的突然性,也要命令當時尚不成熟的早期型“虎”式坦克參加戰鬥。屈指可數的幾輛新式坦克,沒能在斯大林格勒地域造成多大影響。更糟糕的是,1943 年1 月14 日,一輛“虎”式坦克在列寧格勒附近被紅軍繳獲。

  紅軍雖然已經注意到“虎”式坦克帶來的致命威脅,但是來不及開發足以對付它的武器。像KV-85 重型坦克這樣,第一批能夠抗衡“虎”式的蘇聯坦克,直到庫爾斯克會戰結束之後纔開始服役。在這段時間裏,蘇聯投入使用的是一種重型自行火炮——SU-152(SU 是俄語中自行火炮samokhodnaiaustanovka的縮寫)。1943 年1 月,蘇聯工程師僅用二十五天的時間,就將152 毫米野戰炮嫁接到一種過時的坦克底盤上。這種新式武器立即投入批量生產,到1943年5 月,首批四個裝備重型坦克殺手的團已經組建完畢,並立即開赴前線,起初每個團僅配備十二輛SU-152。接下來的戰鬥當中,SU-152 表現出足以摧毀德國“虎”式、“象”式和“豹”式等新型車輛的能力,於是得到了“獵獸人”(Zveroboi)的綽號。

  蘇聯軍人爲SU-152 突擊炮取的綽號是“獵獸人”(Zvierboi)

  不過,庫爾斯克會戰期間,能夠參加戰鬥的“虎”式坦克數量很少。瓦爾特·莫德爾的第九集團軍只得到(第505 重裝甲營的)兩個連,每個連有十四輛坦克。在南線,馮·曼施泰因的南方集團軍羣下轄一支擁有四十五輛“虎”式坦克的獨立部隊,即第503 重裝甲營,“大德意志”師和三個黨衛隊師還各有一個“虎”式坦克連,整個集團軍羣擁有102輛“虎”式坦克。

  “虎”式坦克通常編組成特別的重型坦克部隊,從未打算作爲國防軍的制式坦克。擔任這一角色的是新型的五號坦克,或稱“豹”式中型坦克,這種坦克就是爲對付蘇聯的T-34 而生的。最初,德國打算生產一種T-34 的仿製品,不過後來,還是決定生產一種比T-34 更重、武器更強的坦克,作爲擊敗紅軍的制勝武器。1943 年夏“豹”式坦克首次列裝的時候,比同時代所有中型坦克都要重50% 以上,換做其他任何國家的陸軍都會把它定義爲一種重型坦克。

  “豹”式坦克裝備新型長身管75 毫米炮,可以擊穿當時任何一種蘇聯坦克的裝甲,而厚實的正面裝甲足以抵禦蘇聯的制式76.2毫米坦克炮。“豹”式坦克的戰術弱點是側裝甲較爲薄弱,另外,“豹”式坦克於1943 年春匆匆投入生產,多次遭遇新產品常見的嚴重缺陷。5 月剛剛服役,“豹”式坦克就暴露出發動機容易起火等機械故障。位於柏林附近的一個專門的工廠瘋狂工作,在庫爾斯克會戰前重新組裝和返修出廠了約200 輛“豹”式坦克。這些坦克編成兩個營(第39 裝甲團指揮的第51 和第52 裝甲營),可是它的設計還是不夠成熟。1943 年7 月的戰鬥剛剛進行了五天,“豹”式坦克就只剩下10 輛;有123 輛在戰鬥中被敵人毀傷,46 輛因機械故障而無法戰鬥。庫爾斯克會戰期間,“豹”式坦克在德國坦克乘員當中惡名昭彰,不過,隨着設計逐漸成熟,到1944 年它已經成爲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坦克。然而,像“虎”式坦克一樣,“豹”式坦克的造價極其昂貴,操作也很複雜。在整場戰爭期間僅生產出5976 輛,只相當於蘇聯三個月的坦克產量。

  “象”式反坦克殲擊車

  “豹”式和“虎”式坦克後來都成爲極爲出色的武器,而1943 年出現的第三種新設計,即“象”式反坦克殲擊車,卻無法相提並論。這種古怪的設計也因出自費迪南·波爾舍博士之手,而被稱爲“費迪南”式或“波爾舍虎”式。“象”式反坦克殲擊車的誕生之路,開始於一次失敗的坦克設計競標,亨舍爾的設計最終獲勝併成爲“虎Ⅰ”。後來,希特勒要求新型的“虎”式坦克配備一門身管更長(71倍口徑)的88 毫米炮。然而,設計出可以容納這種火炮的炮塔,卻需要一個費時費力的漫長過程。爲儘快滿足這位獨裁者的要求,這種長身管的88 毫米炮安裝在固定式的裝甲戰鬥室裏面,從而誕生了一種使用波爾舍底盤的無炮塔式突擊炮。

  作爲一種差強人意的即興之作,“象”式反坦克殲擊車充分反應了德國人的嗜好,他們不是集中資源,大批量生產性能平平但必不可少的武器,而是癡迷於少量超級武器帶來的虛假優勢。希特勒堅持要求“象”式殲擊車及時投入庫爾斯克會戰,因此,有76 輛這種古怪的車輛裝備到第653和第654重型坦克殲擊營。另外,由於這種車輛的預定用途是在遠距離摧毀敵裝甲車輛,全重67 噸的“象”式並未配備任何機槍,面對使用近距離反坦克武器的蘇聯步兵時無法自衛。因此,“象”式只能遠遠待在戰線後方的掩護射擊陣地。

  庫爾斯克會戰期間,一羣紅軍戰俘坐在一個排的德國“豹”式坦克附近

  1943 年5 月,在施佩爾和古德里安的合力推動下,德國的坦克月產量達到988 輛這一新高度,其中包括300 輛“豹”式坦克。在這之後,由於“豹”式坦克的生產問題,產量再次下滑。1943 年7 月,庫爾斯克地區的1866輛德國坦克中,只有347 輛是這種新式的神奇武器,主力仍然是舊式的三號和四號坦克。希特勒和蔡茨勒指望這些最近才服役的、不太可靠的武器能贏得技術優勢。雖然進攻時間因反覆生產和修理而一再推遲,但仍只有區區幾百輛新式坦克能夠參加“堡壘”行動,主要是不可靠的“豹”式。套用溫斯頓·丘吉爾的那句名言:在人類戰爭的歷史上,從沒有如此大的期望被如此多的人寄託在如此少的東西上。

  本文節選自《庫爾斯克會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