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從很早就具有了詩緣情的傳統。詩歌作爲最早的文學表達形式,對於情感的抒發向來是被人所看重的。人有七情六慾,人有喜怒哀樂,這種情感的表達都可以鑲嵌在詩詞當中。雖然斯人不在,但這種情感卻因爲詩歌的流傳而長久的流傳下去,成爲古典詩詞史上乃至古代文學史上獨特的風景線。

  今天我們談到的一首古詩沒有作者,題目只有兩個字就叫做《悲歌》。看題目就能夠知道,這首古詩定然有着悲涼的調子。詩詞所表達的內容非常常見,表達的情感我們也都能夠感同身受。尤其是其中的十個字的詩句,讀出來確實悲涼無比,無愧於題目當中的悲歌兩個字。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

  思念故鄉,鬱郁累累。

  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

  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這就是《悲歌》這首古詩的全文,產生於東漢末期,不知道作者是誰,但是其中所用的語言文字非常的簡潔明快,通俗易懂。詩歌有兩千年的歷史,但是到今天,我們依然可以不用藉助任何的工具,就能明白表達的情感、書寫的內容。

  這不得不讓人感慨漢文字漢文化的魅力。

  尤其是這詩歌當中的第三聯10個字。“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不但點明瞭這故事的主題,而且還真正契合的題目。這是多麼悲涼,何其悲壯!

  這首古詩產生於東漢末期,那是兵荒馬亂的年代。兵荒馬亂當中,最苦的就是那些遊子。他們往往背井離鄉,卻因爲兵荒馬亂沒有辦法回家,只能是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登高望遠遙望故鄉,就算是回到了故鄉。

  思念故鄉的心情,在他們心中纏繞。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峯阻擋了他們遙望故鄉的目光,更加使得他們的思鄉愁苦澀無比。

  接下來的詩句,更是強化了這種悲涼的情調。“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想要回到故鄉,可憐兵荒馬亂的歲月,家裏已經沒有人了。想要渡過眼前的這條河,無奈卻總也找不到船。

  這裏不光是思鄉之苦,更有思念之人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也更有對這個兵荒馬亂時代的控訴。

  但是“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這種苦澀的心情所不能表達出來的。沒有人能夠傾聽,也沒有人敢抱怨,只能把這種愁緒深深的埋在心底。就如同車輪一般,柔腸寸斷。

  這首古詩的主題寫的是遊子思鄉,但是反襯的卻是兵荒馬亂背景下個人的生命之弱小。他們內心當中的苦澀如何來排解,他們內心當中的難過又有誰能夠幫助。今天的我們讀到這兩句古詩的時候,也會被其中瀰漫的悲涼情調所打動。

  雖然這是那個時代獨有的情感體驗,但今天我們也完全能夠讀懂,完全能夠親身體會。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也做這個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