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雲大師

  每個人打從出生開始,就處在不斷的學習當中,舉凡生活所需的各種技能與知識,甚至包括天文、地理、歷史、法律、經濟、藝術、建築……等各領域的學科,都要把握有限的生命多方學習,學到的知識、技能愈多,人生就能活得愈充實,生命也才能發揮愈大的能量。

  /取自網路

  在學習上,由於每個人的態度不同,因此也有層次上的差別:

  一、不肯學習,遊手好閒,終於頹廢終生。

  二、認真記憶,不肯思索,可能冬烘一輩子。

  三、滿口說理,沒有行動,註定一事無成。

  四、真才實學,做中體驗,愈做愈有成就。

  五、解行並重,智慧通達,生命從中昇華。

  學習不只爲了求得知識,更要開啓智能;讀書不應只在求得學問,更要身體力行,也就是佛教所謂的「解行並重」。在《百喻經》裏記載:

  有一個人熟讀各種航海技術的書籍,對於航海理論說得頭頭是道,因此商人們都認爲他必定是個航海專家。有一天,他和許多商人一起出航尋寶,航行途中船長突然得了急病死去,商人們於是公推他擔任船長。從未有實際航海經驗的他,自以爲已經完全懂得航海技術,於是毫不遲疑地接手領航。可是沒多久,船遇到大漩渦,他口裏一直喃喃的背誦着掌舵的方法,然而船卻不聽使喚的隨着漩渦打轉,最後整船人都一起翻覆沉沒。

  /取自網路

  譬喻裏善於背誦的航海者,正如戰國時代的趙括「紙上談兵」一樣,都只有理論上的知識,卻又自以爲真知,到了真正要用時,一點力量也使不出來,輕則害己,重則危害他人。

  反觀春秋時代的軍事家孫武,他以兵法謁見吳王闔閭,吳王在看過他的《孫子兵法》後,問他:「可以用女子操練嗎?」孫武說:「可以。」吳王就派了一羣宮女給他。

  孫武以吳王的兩個寵妃爲隊長,並施以嚴峻的軍法管理,起初衆宮女大笑不止,孫武說:「號令不明爲將之罪,明而不從是領兵官吏之罪。」由於孫武三申五令,宮女仍然輕忽嘻笑,不聽號令,因此儘管吳王求情,孫武仍依軍紀將兩位寵妃處死,此後宮女認真操練,隊伍整齊。又經過一段時間後,孫武報告吳王說:「兵已練就,王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吳王因爲起用孫武,國勢因此日漸強盛。

  俗語說:「真金不怕火煉。」真正有用的知識是實務,因此不管修學任何事物,應以融通爲要務,以方法、技巧爲輔助,以勤熟爲功效,以用心、下手爲實際,也就是要解行並重,如此纔不會流於空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