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篇原創文章

“愛之越深,恨之越切”——今日份心靈雞湯。

這世上,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是一瓶含糖飲料解決不了的,如果沒能解決,那就再來一瓶!

何出此言呢?因爲,“肥宅水”加速短命啊!裏面添加的大量簡單糖,特別能加速超重、肥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速度,絕對是“甜蜜殺手鐗”!

雖然既往已經有不少研究證實過含糖食品和飲料的健康危害,並各種敲黑板警告大家遠離肥宅水和肥宅食品,但是,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貌似並不滿足於既往的研究成果,可能是覺得人羣數量不夠大、年齡跨度不夠廣吧,所以,爲了說明“糖”這種“口蜜腹劍”的食物成分對健康的影響程度之重,這一次,對超過10萬人隨訪了近30年,並將得出的結論發在了上週美國心臟協會(AHA)的期刊《Circulation》上。

將結論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含糖飲料攝入過多,早死的風險增加!而且,就算是將添加糖換成人工甜味劑(也就是“代糖”),也並不能完全降低早死的風險……

接下來,屋主帶着大家簡單瞭解一下相關研究數據:

研究對象:1980年-2014年間,參加護士健康研究的80647名女性,以及1986年-2014年間參加衛生專業人員隨訪研究的37716名男性(入組時都沒有患慢性病);

研究時長:將近30年;

死亡人數:共36436人死亡。其中7896人死於心血管疾病、12380人死於癌症;

統計結果:含糖飲料飲用量越大,早亡的風險越高。並且,飲食質量、運動習慣、年齡、體重等因素不能完全抵消含糖飲料的這種可怕影響;

男女差異:如果不考慮年齡因素,相比於那些不經常喝含糖飲料的人( ≤ 1次/月),每天喝 ≥ 2杯的:女性死亡風險增加63%,男性增加59%。

再具體到含糖飲料的飲用量,與不經常喝含糖飲料( ≤ 1次/月)的人相比:

每月喝1-4次,死亡風險增加1%;

每週喝2-6次,死亡風險增加6%;

每天喝1-2次,死亡風險增加14%;

每天喝 ≥2次,死亡風險增加21%。

乖乖,真的是“殺人不見血的肥宅水”啊~~~

在各種早死事件中,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與含糖飲料是關係最爲密切的!

每天多喝一杯含糖飲料,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增加10%;

每天喝≥ 2次含糖飲料,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增加31%、癌症死亡風險增加16%(研究特別指出:結腸癌死亡風險增加38%,女性乳腺癌死亡風險增加34%)。

嘖嘖嘖~~還是挺觸目驚心的,不是嗎?

看到這裏,或許會有人問:那我喝”無添加糖“飲料,總可以吧?甜味劑不是糖,應該不會有這些可怕的擔憂吧?

哈佛的學者們就知道會有人問這類問題,所以,對使用人工甜味劑的飲料與早死率也做了分析,結果發現:相比於基本不接觸甜味劑飲料的人,用人工甜味劑飲料(比如阿斯巴甜aspartame、糖精saccharin及三氯蔗糖(sucralose等)來替代含糖飲料雖然早死率會降低,但降低的幅度很小

每天喝 ≥1次人工甜味劑飲料,總死亡風險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依然增加;

每天喝≥4份人工甜味劑飲料的女性,總死亡風險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分別升高30%和43%;

人工甜味劑依舊容易導致體重增加及糖尿病的發生。

事實上,人工甜味劑並不是”糖的安全替代品“這件事兒,早就有很多研究在關注並提出警告,今年1月份,《BMJ》上發表的一篇爲WHO提供循證指南的迄今爲止最詳盡的綜述就提出過:目前沒有高質量可信服的證據證明人工甜味劑有助於減肥或體重控制(詳見舊文:

零/低熱量代糖真的是你吃甜不發胖的黑武器嗎?

),甚至,甜味劑的健康意義可能只是個泡沫。

甜味,原來是如此憂傷的美……

其實,這已經不是AHA《Circulation》期刊第一次說含糖飲料的危害了,2015年,Circulation發表過一篇研究,主題是2010年全球各地區含糖飲料攝入所帶來的疾病負擔,包括對糖尿病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的”貢獻“。

好消息是:以上各條死亡率,中國和美洲差了一大截。壞消息是:20-44歲的國人,被含糖飲料”禍害“得最嚴重,年齡越小越是重災區!並且,男性被含糖飲料禍害的程度比女性更嚴重!(這只是2010年的結果,時隔9年,中國的含糖飲料早已氾濫成災……)

類似的研究結果,JAMA上也發佈過,對1994~2004和2005~2010年間美國成年人添加糖食品和飲料攝入情況與死亡率的關係作出過對比分析,證實添加糖的過量攝入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美國成人添加糖攝入量常年超標,而中國人民目前的添加糖食品飲料消費狀況一點兒不遜老美……想想路邊的各種網紅奶茶攤鋪、以及街上越來越多的圓滾滾的身材——從孩子到成人,細思極恐!

2018年4月6日,英國加入法國、挪威等國家的行列,正式開始徵收“糖稅”。因爲,添加糖的大量攝入,不僅僅是製造超重肥胖這麼簡單!

2019年1月,有研究提出:含糖飲料的攝入有可能增加慢性腎病的發生,要提高警惕!

2019年3月,貝勒醫學院、Weill Cornell醫學研究所的研究者們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小鼠研究發現:每天攝取適量的高果糖玉米糖漿(一種常用於含糖飲料的甜味添加劑,相當於人每天飲用12盎司的含糖飲料),會加速小鼠腸道腫瘤的生長,且這一影響與肥胖無關——千萬別把動物試驗的結果不當回事兒哦~~~

【敲黑板】:含糖飲料,指的是飲料中含有蔗糖、乳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高果糖玉米糖漿等添加糖的飲料,大家只要在購買時閱讀「配料表」就能知道有沒有這些成分。可樂、汽水等碳酸飲料,運動飲料,功能飲料,液體或固體飲料類的奶茶、咖啡等,都屬於含糖飲料。

關於添加糖的攝入限量,屋主既往生活有點苦,我能吃塊糖嗎?一文中,有非常詳細的解讀,不瞭解的朋友可以去複習一下。一般情況下,隨便一罐可樂或者一瓶500毫升的果汁飲料,輕輕鬆鬆就能讓你的添加糖攝入量超出世界衛生組織 WHO、中國營養學會和美國心臟協會 AHA 的建議。

最需要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鮮榨果汁!它含有相當量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是一種極容易被忽視的”濃縮糖水“,類似的還有蜂蜜水——這兩種,是欺騙性最強的,極容易讓你們中招~

……

文末,聽我語重心長一句勸:雖然,確實有人可以憑藉強大的基因對抗糖對身體的不利影響,但是,跟基因和表觀遺傳對賭,你真的不一定能勝出!小心駛得萬年船——這七個字,放之四海而皆準。

—— 全文終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