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叶昌明(大林慈济医院家庭医学部职业医学科主任)
摄影/江欣虹

   成为家庭医学部主治医师有六、七年了,担任职业医学科医师却是近三、四年的事。职业医学科是个相对新兴的科别,在台湾,和内外妇儿等大科比较起来,算是较近期才出现,所以,仍在发展当中。

   平时,我主要负责一些团体健检的业务,以及院内外的临场服务和职业病鉴定,宛如工厂的医师( 通称「厂医」),以提供咨询。在医院,我也是院内的「职业医学科医师」。

   我们团队成员有健康管理中心的劳工健康服务护理师 ( 简称职护) 与职业安全卫生室同仁,每个月走访不同单位关怀。

   至今,关怀过的单位有营养治疗科、护理部门诊区、批价挂号的服务台、脑波室、供应中心等,他们大部分是人因工程,例如:久坐、重复性动作等所导致的酸痛问题,因此,若是工作需久坐的单位,都会建议他们可多起身活动,以避免肩颈酸痛。

   其中,护理同仁们依不同工作性质,而有不同部位的酸痛,像是外科护理师,常常要蹲低帮病人换药,膝盖就会不舒服;注射室的护理师,常常弯腰注射,腰部容易酸痛;跟诊护理师,因重复开关诊间的重门,假如一天有五十位看诊病人,他们平均开关一百次,长期下来肩膀酸痛。

   曾经有一位在手术室服务的护理佐理员,因每日要整理架上的器械,以及整理挂在高处的刷手盒,不合乎人体力学的影响下,她的肩膀受了伤。我们去到现场,了解她的工作环境,并利用「KIM 人因工程危害评估量表」评估严重度,探讨她负担的程度,哪个动作最让她吃力;确定酸痛是由工作造成,且严重度达中高负荷以上,我们便开始进行改善。

   以她的情况为例,原本,她所整理的柜子,不常用的重物摆上层、常用的轻物摆下层,但每日抬手整理重物,反而造成伤害。大家思考后,调整上、下层的物品,将重物排第二层,轻物放高层,接著,置物架的平面加了一个铁片,改善原先网状平面,推动时会卡住的问题。

   有一天,护佐在路上遇到我,很开心地对我说:「真的改善很多耶!」话语中,感受到她对我们的感谢,我听了也相当欣慰。

  另有一部分的护理同仁,最常见的职灾为「针扎」,2015 年我们全年全院针扎人数为37 人、2016 年为42 人,2017 年则为19 人。透过针扎而传染的常见疾病有 B 型肝炎、C 型肝炎、爱滋病,因此,若一旦发生,需尽快处置和持续追踪。然而,针扎是可预防的,方式有正确使用安全针具及正确使用卸针盒。

   很感恩院内主管的支持,尤其是主任秘书刘镇荣,对于员工的职业安全相当重视。每一季,刘主秘听取我们在职业安全委员会上的报告,了解我们每个月至不同单位关怀的现况,只要有益同仁之处,他都会积极改善。

  另外要感谢的就是团队伙伴,职安室李佳松主任对工程方面很有概念,总能提供许多改善意见。而前任职护郭惠真、周美淑和现任职护林欣怡、杨束玲,认真的她们,帮了我很多忙,她们要管理院内所有同仁的健康,将身高、体重、视力、血压、胆固醇、血糖值等每笔资料,逐一登录与追踪,她们可说是,得以让我掌握员工健康状况的窗口。同时,她们也后续追踪,经我们做了一些改善后,是否有效果。

  过去,没有临场服务,现在多了这样的资源,大家可多加使用。不管是急性的职业伤害( 如:跌倒、急性扭伤) 或慢性的职业病( 如:酸痛),尽管未必到达劳保局定义的职业病标准,只要因工作上造成的不适,都可向单位主管反映。当然,我们都很希望,能减少甚至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各行各业有不同的状况,不只护理,其他如工地工人,职业病可能更严重。护理工作虽然辛苦,但是,照顾病人使病人康复,是很有意义且不可或缺的付出;以佛法来说,助人就是在累积福德资粮,且能学到尊重生命,也能照顾家人。

  致敬爱的护理师们,能无畏地造福人间!(本文获「志为护理」授权刊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