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128.JPG

汉代黄玉天禄三件。和阗黄玉,玉质较为润透,略有红皮及杂质,三件玉质相同。三件大小不一,神态各异,但动感、雕工、纹饰、风格、玉质等非常相近,判断可能为同一玉师傅的杰作。

DSC_0135.JPG

这张照片很容易看得出是一家子,玉质、雕功、纹饰一致,但沁色有个别差异。

汉代黄玉天禄大 (1).jpg

大件的型较为公瑾,圆凸眼,粗眉后卷,挺鼻,张嘴露齿,下巴留小胡须,后掠耳,头后长角末端上翘,琢有腮毛。三道羽翅纹自肩部上卷至背部,四肢大关节琢有卷窝纹,四肢后缘有平行短阴线作毛纹,四爪各雕琢尖锐四指。尾巴根部上方琢有三道V字形撮毛纹,且琢有平行细阴线表示短毛,尾巴琢绞绳纹,且有分岔右卷。

汉代黄玉天禄大 (3).jpg

大件仍保有西汉凶悍的样貌。

汉代黄玉天禄大 (4).jpg

汉代黄玉天禄大 (5).jpg

可看到玉理中的絮状结构,接近仔儿玉。尾部有较明显的褐红沁,顺著衅裂纹沁入。

汉代黄玉天禄大 (2).jpg

汉代黄玉天禄中 (1).jpg

中件的纹饰、雕工与大件完全一样,但头略歪斜,而沁色在头胸部。在中件身上已可见凸胸现象,这是玉师傅为了舍不得材料,不愿把多余的胸部切除掉而留存下来,也可推论此时的玉材供应已经不是很充裕了,让玉师傅及玉主起了惜材的心思,也可以判断可能时序已进入东汉。

汉代黄玉天禄中 (2).jpg

汉代黄玉天禄中 (3).jpg

颈后部有些杂质。

汉代黄玉天禄中 (4).jpg

汉代黄玉天禄中 (5).jpg

汉代黄玉天禄中 (6).jpg

中件的褐红沁是铁器在玉器表面上锈蚀,连带地造成了玉器表面产生风化变质而沾染上沁色。

汉代黄玉天禄小 (1).jpg

小件的纹饰、雕工、玉质与其他两件一样,但额头较平,吻部较短,虽张口咆啸,但反让人觉得憨态可掬。若以此来推,可能是这块黄玉最后雕的一件,有些工就料的味道。

汉代黄玉天禄小 (2).jpg

汉代黄玉天禄小 (4).jpg

玉质润透喔。

汉代黄玉天禄小 (3).jpg

汉代黄玉天禄小 (5).jpg

汉代黄玉天禄小 (6).jpg

不知玉师傅是否当时就是要作成父母仔三件,怎么看这小件就是满可爱的。

DSC_0131.JPG

这三件wake不是同一时间购藏的,是经过几年由不同的人手中逐一收到,后来在整理藏品时,才发现这三件应该是一家子才对,算不算是帮它们各自流浪了两千年后团员了?如果这三件确是一家子,就可能作为摆饰或是镇器。

大件长宽高:4.9*2.5*3.5CM

36g

中件长宽高:4.3*2.1*2.9CM

25g

小件长宽高:3.8*1.9*2.2CM

16g

 

 

 

 

 

相关文章